安全管理网

制氧装置的危险性及安全要素分析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09月26日
 续表3-2
物质名称
主要特性  
氧气
氮气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避免高浓度吸入。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18%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穿一般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18%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穿一般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灭火方法
用水保持容器冷却,以防受热爆炸,急剧助长火势。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本品不燃。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发生火灾时,戴好呼吸器可用氩气灭火。
急救措施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迅速撤离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
应急行动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续表3-2
物质名称
主要特性  
氧气
氮气
禁忌物
易燃或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乙炔
 
 
侵入途径
吸入
吸入
吸入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地方。远离火种、热源。储存场所不宜超过30℃。应与易(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易燃品禁止在氧气区域存放。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地方。远离火种、热源。储存场所不宜超过30℃。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地方。远离火种、热源。储存场所不宜超过环境温度。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活性金属粉末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包装、运输
技术要求
危规号:22001
UN编号:1072
包装分类:Ⅲ
包装标志:5,11
包装方法:钢质气瓶
运输要求: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和附件破损。
危规号:22005
UN编号:1066
包装分类:Ⅲ
包装标志:5
包装方法:钢质气瓶
运输要求: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和附件破损。
危规号:22011
UN编号:1006
包装分类:Ⅲ
包装标志:5
包装方法:钢质气瓶
运输要求: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和附件破损。
注:此部分资料来自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类别划分原则。
 
        3.2生产装置中主要危险化学品的分布
制氧装置运行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危险化学品在各装置或部位的分布见下表。
3-3  装置中主要危险化学品的分布一览表
危险化学品
装置
压缩(或液化)空气
空气过滤、压缩
 
 
 
空气清洗和预冷
 
 
 
空气纯化
 
 
 
空气分馏
氧压缩机
 
 
 
氮压缩机
 
 
 
氧、氮液化
 
 
液体储存系统
 
 
 
气体储存系统
 
 
        3.3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空分制氧装置涉及的氧气为助燃物质,属强氧化剂,泄漏后能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等)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可能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氮气、氩属窒息性物质,当空气中氮气、氩含量过高,人吸入后血氧饱和度下降,人会因缺氧而窒息,以至死亡,液氮还可引起低温冻伤;制氧装置中大量电气设备的使用还易引发触电事故;大型机械设备的运转能产生噪音危害等等。因此,制氧装置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是爆炸、火灾,其次还存在中毒窒息、触电、机械伤害、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伤害、低温、噪音等危险有害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1、火灾、爆炸
        空分制氧工程以空气为原料,空气在分馏塔内分离过程中,各种组分分别在塔内不同位置得到富集。纯氧具有强氧化性、助燃性质。如果空气来源不清洁、没有达到《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GB16912-1997)要求的指标,即空气中的有机物在除尘装置、分子筛预过滤系统中没有达到过滤指标,也就是没有净化彻底,有机物在纯氧中积聚,在整个生产系统中的各个位置都容易发生爆炸。小的爆炸不容易引起注意,大的爆炸可损坏设备,甚至导致人员伤亡。
空气中的有机污染物含量多种多样,并且是不固定的,它们有乙炔、甲烷、乙烯、丙烯等碳氢化合物,有二硫化碳、其它含碳化合物、硫化物及其它还原性物质等。我国冬季使用燃料煤量大,空气中二硫化碳、二氧化硫量较高,如果过滤净化不彻底,在生产系统中积聚,在氧气或液氧中达到爆炸下限即可发生爆炸。
        乙炔在上述易爆物质中最为危险。乙炔在液氧中溶解度很低(在上面提到的有机物中为最低),因而易析出、积聚。乙炔的爆炸敏感度很大,最小引燃能只有0.019mj。乙炔的爆炸范围宽、危险性大,是上述物质中危险性最大的。乙炔在液氧中与氧反应能发生爆炸;此外乙炔本身不稳定,易爆炸。这些性质说明了乙炔是分馏塔中最为危险的污染物,因而也不难理解,对于空气分离装置,危险物质的控制指标应以乙炔和碳氢化合物为主。另外,在空分制氧装置中,也不应忽视有机粉尘、一氧化碳等进入空分塔引起爆炸的危险。空分制氧装置所在的厂区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粉尘、一氧化碳等可燃性物质,如果环保处理设施出现故障,产生的粉尘弥漫在空气中以及周围其他工厂产生的有机粉尘和近年来愈来愈严重的沙尘暴天气等情况都可能会对空气预处理系统产生较大影响。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