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浅议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对策与措施

  
评论: 更新日期:2013年02月19日

3. 2 采用系统综合评估法
  系统综合评估法是参照经济计算的定量指标, 结合各种“非经济因素”描述的定性指标。集中专家和评估者的经验及智慧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的评估方法。它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周期长、风险处理对策复杂、影响后果深远等特征。它与单一地以经济指标作为评估依据相比.,从方法角度分析是一个突破。它是以模糊数学、灰色系统理论及区间分析理论等为理论基础。具有理论与经验互补、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3. 3 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指一些经营者或单位为了保护和减轻自己所受风险的损害,而有意识地将风险转移给他人。风险转移有控制型非保险转移、财务型非保险型转移及保险转移3种形式。控制型非保险转移,转移的是损失的法律责任,通过合同或协议消除或减少转让人对受让人的损失责任和对第三者的损失责任。财务型非保险转移是转让人通过专门的机构, 根据有关法律寻求外来资金补偿损失。保险转移通过获得保险公司的补偿, 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
4 加强建筑工程风险措施
4.1 加强预测与决策过程中的风险管理
  在投标决策过程中, 每个承包商面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应进行风险调查和预测, 主要包括分析和研究相关文件、调查和了解当地水文、气侯、地形、当地的原材料、当地的民俗乡规、有关政策文件资料等, 然后将有关风险因素分门别类地进行归纳,找出影响较大、出现概率较高、产生损失较大的风险因素,对每一类风险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提出防范风险的对策, 制定风险产生时减少损失的应急措施等。
4.2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使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多数风险都可以预防和化解,这就要求每个承包商对不同的项目应选派不同的项目经理和管理人员。对工程复杂、风险较大的项目, 应选派经验丰富、知识水平较高的项目管理人员, 并充分论证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方案)的可行性, 加强各职能部门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和支持, 合理配置和使用资源, 以尽量减少由于承包者自身的原因所带来的各种风险。
4.3 以科学态度对待风险, 以法律手段规避风险
  虽然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其产生和消除也是有规律的。任何风险只要预防得力,一般都能化解或规避, 即使出现也能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在消除和规避某些风险时, 应以法律手段实施防范措施,以保护自身利益, 减少损失。
  (4) 采用合理的方式分散和转移风险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是大量存在的, 但有些风险在发生之前是可以分散、转移甚至消除的, 关键是要方法正确、策略对路、技巧得当。精明的承包商在工程实施之前, 就已经在利用技巧转移风险, 如联合承包、将某些单项工程分包、工程保险等。
  (5) 加强各方面的联系和协调
  有助于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风险。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参与工作的人员来自方方面面, 每个人都在为各自的利益工作,在客观上都造成了承包方要应对许多不可确定的风险因素。同时项目管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人的管理。所以,加强各方面的联系和协调。有助于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风险。避免许多不应有的麻烦。从而也有利于工程进度。此外, 风险管理团队的组成对于风险控制也起着重要作用。理想的风险管理团队由风险管理负责人和不同层次项目管理人员组成, 团队中应包括外部专家。不同项目参与人员个人的态度和经验可以造成对项目目标的不同理解。不可避免地这会影响他们如何识别、评估和管理潜在的风险。
5 结束语
  总之,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只有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及企业自身的实施情况,及时分析建设项目管理中可能产生风险的因素,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控制措施,。做好建筑工程的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对策和风险控制等一系列完善和系统的风险管理, 对于促进企业发展、减少社会成本、厉行节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尚堇,蓑大撵. 工程建设风险管理研究.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 2007,(06) (总第232期) .
[2] 乌云娜. 工程建设全过程项目管理策划中国工程咨询. 2007,(10) (总第86期).
[3] 梁建国, 李佳山. 业主对工程风险的应对措施[ J]. 山西建筑, 2005,(7).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