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守护生命”安全知识大赛试题

  
评论: 更新日期:2016年07月14日

“守护生命”安全知识大赛试题

单位: 姓名 身份证号: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2014年8月31 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 起施行。
A. 10月1日 B. 12月1日
2.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 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A. 减少 B. 预防
3. 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 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A. 安全 B. 全面
4. 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 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A. 个体 B. 主体
5.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的安全生产条件。A. 要求 B. 规定
6. 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 生产经营活动。
A. 从事 B. 进行
7. 组织 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A. 制定 B. 执行
8. 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A. 解决 B. 消除
9. 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 救援预案。
A. 紧急 B. 应急
10. 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 和培训计划。
A. 教育 B. 计划
11. 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 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 危险 B. 危害
12. 从业人员超过 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 一百 B. 三百
13. 从业人员在 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 一百 B. 三百
14. 组织或者参与 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A. 制定 B. 拟定
15. 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如实 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 A. 填写 B. 记录
16. 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A. 排查 B. 排除
17. 制止和纠正 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A. 违章 B. 违规
18.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 能力。 A. 管理 B. 执行
19.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的 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 A. 相关 B. 主要
20. 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单位 有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A. 应该B. 应当
21. 鼓励其他生产经营单位聘用 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A. 执业 B. 注册
22.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 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A. 具备 B. 了解
23. 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 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A. 应急 B. 紧急
24. 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A. 合格 B. 完成
25. 生产经营单位使用被 劳动者的,应当将被派遣劳动者纳入本单位从业人员统一管理。 A. 应聘 B. 派遣
26. 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岗位 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 A. 职责 B. 安全
27.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 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A. 必要 B. 一定
28.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 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等情况。 A. 建立 B. 健全
29. 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 新设备,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A. 更换 B. 使用
30. 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上岗作业。
A. 必须 B. 一定
31. 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 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A. 生产 B. 安全
32. 安全设施 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A. 投资 B. 资金
33. 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 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评价。
A. 危险 B. 相关
34.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 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A. 较大 B. 一定
35.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 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 A. 安全 B. 生产
36. 维护、保养、检测应当作好记录,并由 人员签字。
A. 检测 B. 有关
37. 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者处置 危险物品的,由有关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审批并实施监督管理。A. 抛弃 B. 废弃
38.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物品,必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建立专门的 管理制度,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接受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管理。A. 安全 B. 经营
39. 生产经营单位对 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A. 较大 B. 重大
40. 生产、经营、储存、使用 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不得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并应当与员工宿舍保持安全距离。 A. 生产 B. 危险
41. 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应当设有 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 A. 满足 B. 符合
42. 禁止锁闭、封堵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员工 的出口。
A. 宿舍 B. 通道
43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 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A. 严格 B. 认真
44. 并向从业人员 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A. 如实 B. 简单
45.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 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A. 符合 B. 满足
46.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对安全生产 进行经常性检查。
A. 状况 B. 情况
47. 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当 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有关负责人应当及时处理。
A. 及时 B. 马上
48. 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 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应当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A. 同一 B. 不同
49. 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 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A. 管理 B. 分管
50.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 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
A. 安全 B. 相应
51. 生产经营项目、场所发包或者出租给其他单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 生产管理协议。 A. 相关 B. 安全
52. 或者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 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A. 约定 B. 商定
53. 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协调、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问题的,应当及时督促整改。 A. 统一 B. 分别
54.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的 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抢救,并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
A. 相关 B. 主要
55. 生产经营单位 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A. 必须 B. 应该
56. 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 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
A. 载明 B. 说明
57. 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 工伤保险的事项。
A. 办理 B. 申请
58.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 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
A. 减轻 B. 减免
59.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 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
A. 有权 B. 需要
60. 有权对本单位的 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A. 安全 B. 具体
61. 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 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 A. 发现 B. 存在
62. 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 冒险作业。A. 强迫 B. 强令
63. 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 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A. 停止 B. 拒绝
64. 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 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A. 工伤 B. 工商
65. 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 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A. 严格 B. 认真
66. 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 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A. 所需 B. 需要
67. 从业人员发现 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A. 事故 B. 危险
68. 生产经营单位对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监督检查人员(以下统称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应当 配合,不得拒绝、阻挠。A. 予以 B. 给予
69. 天津市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暂行规定适用于_________的领导成员。
A. 各级党委、政府 B. 各级党委(含党组、街道党工委)、政府(含街道办事处)及其工作部门。
70. 安全天津建设纲要所涉及的安全建设范围,主要是_________中,为避免发生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安全事故而采取的预防、控制、救援措施及相关工作。
A. 生产、生活、经营活动 B. 生产、生活、学习、娱乐活动
71. 安全天津建设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市形成落实安全生产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政府属地责任的长效机制,事故风险防控水平和公众安全素质明显提升,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状况全面改善,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_______得到有效遏制。
A. 重特大安全事故 B. 较大事故
72. 天津市安全生产“5+1”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是是指深入实施_________、制度规范、设施建设、全员教育、信息管理和专家检查“5+1”安全监管举措,夯实安全基础,提升安全能力,强化安全保障,以坚决的态度和严实的作风,守住安全发展红线,构建安全天津建设的长效机制。 A. 主体责任 B. 监管责任
73. 领导干部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是_________在履行岗位职责时,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履行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A. 指各级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领导干部
B. 党委、政府部门领导干部
74. 单位负责人接到 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A. 事故 B. 危险
75. 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
A. 立即 B. 马上
76. 不得 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A. 故意 B. 蓄意
77. 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 人不依照本法规定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致使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责令限期改正,提供必需的资金。
A. 控制 B. 投资
78.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 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责令限期改正。 A. 执行 B. 履行
79. 对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 不得担任本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A. 终身 B. 暂时
80. 发生 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三十的罚款。
A. 一般 B. 重大
81. 发生 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四十的罚款。
A. 重大 B. 较大
82. 发生 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六十的罚款。
A. 较大 B. 重大
83. 发生 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八十的罚款。 A. 一般 B. 特别
84.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 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责令限期改正。 A. 执行 B. 履行
85. 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暂停或者 其与安全生产有关的资格。 A. 取消 B. 撤销
86. 未经依法批准,擅自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者 废弃危险物品的,依照有关危险物品安全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A. 处理 B. 处置
87. 生产经营单位未采取 消除事故隐患的,责令立即消除或者限期消除。 A. 方法 B. 措施
88. 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 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的,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 A. 出租 B. 暂借
89. 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 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的,该协议无效。
A. 伤亡 B. 伤害
90.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 规程的,由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处分。 A. 操作 B. 作业
91. 违反本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拒绝、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实施监督检查的,责令改正。
A. 阻止 B. 阻碍
92.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 职守或者逃匿的,给予降级、撤职的处分。 A. 擅自 B. 擅离
93. 生产经营单位不 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经停产停业整顿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予以关闭。 A. 具备 B. 符合
94. 发生 事故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A. 一般 B. 较大
95. 发生 事故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A. 重大 B. 较大
96. 发生 事故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A. 特别 B. 重大
97. 发生 重大事故的,处五百万元以上一千万元以下的罚款。 A. 特别 B. 较大
98. 情节 严重的,处一千万元以上二千万元以下的罚款。
A. 非常 B. 特别
99. 危险物品,是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能够 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A. 危及 B. 危害
100.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 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A. 储存 B. 存放
101. 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 相结合的原则。
A. 应急 B. 救援
102. 迅速 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划定警戒区,实行交通管制以及其他控制措施。A. 划定 B. 控制
103. 保障食品、饮用水、燃料等基本 必需品的供应。
A. 生产 B. 生活
104. 采取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的 措施。
A. 必要 B. 必需
105. 强制 使用器械相互对抗或者以暴力行为参与冲突的当事人,妥善解决现场纠纷和争端,控制事态发展。
A. 隔离 B. 控制
106. 封锁有关场所、道路,查验现场人员的身份证件,限制有关 场所内的活动。 A. 公共 B. 生活
107. 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 规程,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A. 安全 B. 操作
108. 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 配备 B. 设置
109. 特种作业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 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A. 特种 B. 安全
110. 有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并为从业人员 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A. 配备 B. 发放
111. 获得并 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A. 使用 B. 佩戴
112. 拒绝 冒险作业的指挥命令。 A. 违章 B. 违规
113. 遇直接危及人身安全时,采取可能的 措施,停止作业或者撤离作业场所。 A. 安全 B. 应急
114. 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 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A. 安全 B. 操作
115. 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 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 A. 需要 B. 需求
116. 对调换工种或者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以及 新设备的从业人员进行专门培训。 A. 使用 B. 操作
117. 建立健全 源管理制度。 A. 危险 B. 危害
118. 制定专项应急救援预案,每年至少组织 演练。
A. 两次 B. 一次
119. 保持整洁,原材料、半成品、成品 稳固,废料废物及时清除。 A. 堆放 B. 码放
120. 生产需要的坑、口、壕、池必须加盖或者 围栏,施工挖掘的坑、沟应当设置护栏和警示标志。A. 设置 B. 安装
121. 在架空输电线路下,禁止起重机械作业或者 建筑物、构筑物。 A. 搭建 B. 翻盖
122. 电气设备、电动工具和电气线路绝缘必须良好并配备 保护装置。 A. 漏电 B. 安全
123. 保护性 的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应当分别敷设。
A. 接零 B. 接地
124. 禁止穿戴和 易产生静电、火花的服装、鞋帽和工具。
A. 使用 B. 操作
125. 使用 型电气设备、设施。 A. 防火 B. 防爆
126. 动火作业应当严格执行 批准制度。
A. 动火 B. 消防
127. 在高温液态 的吊运影响范围内,不得设置人员聚集活动场所。 A. 物体 B. 金属
128. 事故调查处理应当 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
A. 保持 B. 坚持
129.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 现场情况。
A. 事故 B. 案发
130. 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 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
A. 保护 B. 处理
131. 保障 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保证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符合消防技术标准。A. 疏散 B. 安全
132. 建立消防档案,确定消防安全 部位,设置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 A. 重点 B. 相关
133. 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 品的场所不得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并应当与居住场所保持安全距离。
A. 危险 B. 化学
134. 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承办人应当依法向 机关申请安全许可。 A. 国家 B. 公安
135. 因施工等特殊情况需要使用 作业的,应当按照规定事先办理审批手续。 A. 明火 B. 照明
136. 禁止非法 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A. 携带 B. 使用
137. 禁止生产、销售或者 不合格的消防产品以及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 A. 使用 B. 保存
138. 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和室内装修、装饰材料的 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必须符合行业标准。
A. 安全 B. 防火
139. 人员密集场所室内装修、装饰,应当按照 技术标准的要求,使用不燃、难燃材料。 A. 消防 B. 安全
140. 任何人发现 都应当立即报警。A. 火灾 B. 火情
141. 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 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 A. 报警 B. 报告
142. 任何单位发生火灾,必须立即 力量扑救。
A. 组织 B. 加强
143. 国家对机动车实行 制度。 A. 登记 B. 公告
144. 机动车经公安机关 管理部门登记后,方可上道路行驶。 A. 安全 B. 交通
145. 驾驶机动车上道路行驶,应当 机动车号牌,放置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并随车携带机动车行驶证。
A. 悬挂 B. 书写
146. 机动车号牌应当按照规定 并保持清晰、完整,不得故意遮挡、污损。 A. 悬挂 B. 书写
147. 交通 灯由红灯、绿灯、黄灯组成。A. 信号 B. 指示
148. 同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后车应当与前车保持足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 距离。 A. 一定 B. 安全
149. 机动车通过铁路道口时,应当按照交通 或者管理人员的指挥通行。 A. 信号 B. 指示
150. 没有交通 或者管理人员的,应当减速或者停车,在确认安全后通过。 A. 信号 B. 指示
151. 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 行驶。A. 减速 B. 快速
152. 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 让行。
A. 停车 B. 通过
153. 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 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 A. 信号 B. 指示
154.驾驶非机动车在 上行驶应当遵守有关交通安全的规定,非机动车应当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 A. 道路 B. 便道
155. 在没有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应当靠 道的右侧行驶。
A. 车行 B. 人行
156. 非机动车应当在规定地点停放。未设停放地点的,非机动车停放不得 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A. 妨碍 B. 阻碍
157. 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应当走 横道或者过街设施。 A. 人行 B. 车行
158. 通过有交通 灯的人行横道,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 A. 信号 B. 指示
159. 在道路上发生 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 A. 意外 B. 交通
160. 因抢救受伤人员 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
A. 变动 B. 清理
161.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 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 A. 撤离 B. 远离
162. 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 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A. 预防 B. 治理
163. 职业病 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A. 危害 B. 危险
164. 生产布局合理,符合 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A. 有害 B. 有毒
165. 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 设施。
A. 卫生 B. 生活
166. 建立、健全职业 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A. 卫生 B. 健康
167. 建立、健全职业病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A. 危害 B. 危险
168.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 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A. 一定 B. 醒目
169. 对产生 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 A. 一定 B. 严重
170. 对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性同位素的运输、贮存,用人单位必须 防护设备和报警装置,保证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佩戴个人剂量计。 A. 使用 B. 配备
171. 获得职业 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
A. 健康 B. 卫生
172. 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 措施。 A. 治疗 B. 防护
173. 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 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
A. 治疗 B. 防治
174. 对违反职业病 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A. 治疗 B. 防治
175. 拒绝违章指挥和 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
A. 强令 B. 指令
176. 职业病危害 史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
A. 接触 B. 防治
177. 没有证据否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必然联系的,应当 为职业病。 A. 诊断 B. 判断
178. 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应当由参与诊断的医师共同签署,并经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 机构审核盖章。A. 卫生B. 防治
179. 当事人在仲裁过程中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 提供证据。 A. 权力 B. 责任
180. 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不提供的,应当 不利后果。
A. 负担 B. 承担
181. 劳动者对 裁决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 判决 B. 仲裁
182. 用人单位对 裁决不服的,可以在职业病诊断、鉴定程序结束之日起十五日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 判决 B. 仲裁
183. 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有 的,可以向作出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
A. 争议 B. 异议
184. 用人单位应当保障职业病病人依法 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A. 享受 B. 承担
185.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 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 A. 国家 B. 单位
186. 用人单位对不适宜 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A. 继续 B. 持续
187. 职业病病人除依法享有 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A. 工伤 B. 医疗
188. 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 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A. 职业 B. 生产
189. 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 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 A. 管辖 B. 附近
190. 车辆,是指 车和非机动车。A. 机动 B. 电力
191. 机动车,是指以 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
A. 动力 B. 人力
192. 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 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A. 故意 B. 意外
193. 生产安全事故,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造成人员 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生产安全事故以及事故发生后因抢险施救不当造成的生产安全事故。A. 受伤 B. 伤亡
194. 消防设施,是指火灾自动 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防烟排烟系统以及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安全疏散设施等。 A. 喷水 B. 报警
195. 消防产品,是指专门用于火灾预防、灭火 和火灾防护、避难、逃生的产品。 A. 设备 B. 救援
196. 公众聚集场所,是指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客运车站候车室、客运 候船厅、民用机场航站楼、体育场馆、会堂以及公共娱乐场所等。 A. 运输 B. 码头
197.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 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A. 救援 B. 处置
198. 按照社会 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A. 危害 B. 危险
199. 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要求,严格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落实职业病预防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
A. 遵守 B. 执行
200. 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故障,需要停车排除故障时,驾驶人应当立即开启 报警闪光灯,将机动车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方停放。 A. 危险 B. 危害

答题要求:
1.题目为单项选择,请用黑色笔在答题卡上答题。
2.请认真填写参赛人信息,确保字迹清晰。
3. 请参赛组织单位将答题卡收集齐后上交,上交试卷无效。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