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如何加强发电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

  
评论: 更新日期:2015年03月29日

 随着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实施,发电企业逐步实现了由生产型向经营型的转变。在这种形势下,怎样做好新时期发电企业的安全工作呢?本人认为只有不断加快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才能实现发电企业的本质安全。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本人对加强发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几点认识。

  一、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和作用

  (一)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

  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工作在文化层面的凝练和提升,是企业安全活动创造的安全生产及劳动保护的观念、行为、环境以及相关物态条件的总和,也就是人们自觉形成的、能够长期坚持并自觉遵守的、约定俗成的行为习惯。安全文化强调人在安全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强调变被动式监督管理为主动式的自主管理。

  首先是表层文化,即物态的安全文化。包括生产设备的安全防护设施,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生产现场的本质安全化以及各种安全技术和科研成果。

  其次是中介文化,即制度文化。包括安全工作规程、安全规章制度、运行规程、“两票”标准化的建设,以营造一种强制力,对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和危险动作给予有效的监督和约束,从而规范员工的行为。

  第三是深层次的文化,即观念文化。它包括了安全方针、安全目标、安全理念及对员工行为的安全引导,培育“三不伤害”观念,强化“我要安全”意识。

  (二)企业安全文化的作用

  安全文化建设是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实现企业长治久安的必经之路。企业安全文化一旦形成,对促进企业的进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导向作用。企业安全生产决策者是在一定的观念指导和文化气氛下进行的。它不仅取决于企业领导及领导层的观念和作风,而且还取决于整个企业的精神面貌和文化气氛。积极向上的、充满活力的安全文化可为企业安全生产决策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健康的价值导向。

  激励作用。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可以形成职工强烈的使命感和持久的驱动力。员工越能认识行为的意义,就越能产生行为的推动力。积极向上的企业安全生产精神就是一把员工自我激励的标尺,他们通过自己对照行为,找出差距,可以产生改进工作的驱动力,同时企业内共同的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又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能使员工产生认同感、归属感、安全感,起到相互激励的作用。

  凝聚作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系统管理理论告诉我们,组织起来的集体具有比分散个体大得多的力量,但是集体力量的大小又取决于该组织的凝聚力,取决于该组织内部的协调及控制能力。组织的凝聚力、协调和控制能力可以通过制度、纪律等刚性连接件产生。但制度、纪律不可能面面俱到,而且难以适应复杂多变及个人作业的管理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向上的共同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是一种内部粘结剂,是人们意识的一部分,通过文化这个柔性连接件,可以使员工自觉地行动,把员工凝聚到一起。

  二、加强发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

  1、电力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要求

  发电企业是提供全社会发展动力的基础产业,今年以来,南方由于遭受雨雪冰冻灾害、地震而引起的大范围停电所带来的影响,再次强有力的说明:电力生产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电力安全生产工作一直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电力体制改革以来,各发电企业尽管在安全生产的硬件和软件的安全保障上下了很大投入,但事故隐患依然不能杜绝,要实现企业安全生产长治久安,很多人还是心中无数,一谈起安全生产,依然觉得“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通过对发电企业安全生产现状的思考,使我们充分认识到:技术的措施只能实现低层次的基本安全,管理法制的措施只能实现较高层次的安全,要实现企业的本质安全,最终还在于安全文化的孕育。

  2、市场经济条件下发电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把安全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理念纳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这是我们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深化。”进一步明确了安全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对于企业来说,安全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安全生产搞不好,一切工作都无从谈起。

  过去,我们通过“铁面孔、铁手腕、铁心肠”等“三铁”手段来抓安全。这种管理来源电力系统几十年的管理经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员工的工作已经由体力劳动转变成脑力劳动,脑力劳动的成果完全取决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责任感、敬业精神和创造力。因此,现代发电企业必须借助企业安全文化来助推安全管理,激发员工的自觉性,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最终实现企业安全发展,以安全发展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