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以“6力”为核心构筑安全文化大堤

  
评论: 更新日期:2020年07月28日

 内容提要

  多年来,企业文化落地生根的问题,一直是困扰企业管理者的难题之一。而安全文化建设更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崭新的课题。

  本文根据岱庄煤矿的行业特点,通过建设以安全为主导的企业文化,独创性地提出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新模式——“6力”安全文化模式,并以“桶箍”模型形象地诠释了六种文化力之间的层次和逻辑关系。

  文章首先介绍了岱庄煤矿的基本情况,阐述了“6力”安全文化模式产生的背景和动机,指明了建设安全文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对“6力”安全文化模式形成过程的介绍,提出了建立“6力”安全文化模式的实施模型——“桶箍”模型,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完整的岱矿模式及管理体系。文章用较大篇幅详细阐述了“6力”安全文化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法和过程。最后,通过图表及数据总结了“6力”安全文化模式的实施效果,并对“6力”安全文化模式及其测评体系提出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以“6力”模式为核心

  构筑岱矿安全文化大堤

  一、岱庄煤矿概况

  岱庄煤矿是淄矿集团继许厂煤矿之后在济(宁)北建设的第二对大型现代化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为150万吨。1998年1月开工建设,2000年1月投产,当年实现达产,第二年实现产量翻番。2002年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创造了速度快、质量优、见效早的国内矿井建设新记录。2005年核定生产能力为320万吨。

  矿井下辖13个生产区队,其中综采队两个,掘进队7个,设有机电、运搬、通防、准备4个辅助单位。另有一座年入洗能力150万吨的大型洗煤厂和一个2×1.2兆瓦的低热值发电厂。全矿在册员工2988人,其中工人技师、高级技工和技工1570人,占员工总数的57.2%。几年来,岱庄煤矿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创新,精细管理,顽强拼搏,追求卓越”的工作思路,把建设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矿井作为追求的目标,高标准、严要求、创造性的落实上级决策,不断导入、消化、吸收先进的管理经验,使矿井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同时以基础保障、理念渗透、管理创新为突破口,扎实开展以安全文化为主体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构建了以“6力”安全文化模式(以下简称“6力”模式)为核心的文化体系,有力地推动了矿井持续稳定、安全健康的发展。截至今天(2007年5月27日),全矿已连续实现安全生产2383天。

  岱庄煤矿的安全文化模式得到了省内及全国知名专家的重视和认可。前来岱矿参观、调研的专家、领导和兄弟企业络绎不绝,极大的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美誉度。岱矿从建成到投产短短6年多的时间里,先后荣获了由中国煤炭建设协会授予的“全国煤炭行业优质工程”奖,中煤政研会授予的“全国煤炭工业文明煤矿”、 全国煤炭工业“企业文化示范矿”、双十佳矿井、全国安全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多次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评为全国煤炭行业特级高产高效矿井、科技创新型矿井。2005年荣获山东省煤炭工业局授予的山东省煤矿安全生产“双基”建设先进单位、2006年被山东省煤矿安全监察局评为山东省煤矿安全程度评估“AAAA”级矿井,连续多年被淄博市和淄矿集团评为“先进单位”和“文明单位”。

  二、“6力”安全文化模式产生的背景和动机

  (一)煤炭行业所处的外部环境迫切需要我们承担起社会责任

  加入WTO之后,我国进入了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基础建设规模的急剧扩张,使各种能源需求大幅度增加,导致不可再生资源急剧减少甚至日渐枯竭,煤炭等自然资源行业争相进入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生产状态,给各项基础管理尤其是安全生产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国家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制定了强有力的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逐渐遏制住各种不利因素的肆意滋长,近几年全国煤炭行业安全生产呈现出逐步好转的趋势。据统计显示2005年全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2.811,比2002的3.1减少了0.289。但从数据本身来看,事故数量和伤亡人数与其他行业相比所占比例依然较大,尤其与世界其他国家煤炭行业相比更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一切就像一块巨石沉重地压在我们的身上。因此研究并建立一个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建设一个强有力的安全保障模式,全方位实施精细化安全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不仅是我们每一个煤矿企业所必须面临的问题,同时也成为我们必须承担的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二)岱庄煤矿面临的实际情况迫切需要我们探索安全发展的有效途径

  2000年以前淄矿集团主体矿区在淄博。淄博矿区有着悠久的开采历史,1904年开始规模化生产,先后历经德、日等国的掠夺式开采。20世纪90年代,淄博矿区进入了整体性资源枯竭阶段,年产量仅有450万吨,企业陷入重重困境。淄矿集团要走出困境,必须建设接续矿区,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此,淄矿集团把济北矿区建设当作企业的“救命工程”。岱庄煤矿在第一个“救命矿”许厂矿投产后仅三个月,也相继投产。特殊的历史背景和严酷的客观现实,使岱庄煤矿的安全生产形势变得异常严峻。主要表现在:

  1、地质构造复杂,掘进量大。采掘面煤层薄、断层多、煤层变化大,建筑物下压煤占储量的80%以上。由于主要是采用条带开采方式,运输环节多、工作面搬家撤免频繁、万吨掘进率高,掘进总量是同样生产能力矿井的1.5倍以上。

  2、员工文化水平低,教育难度大。建矿之初,全矿员工中仅农民工就占了近三分之二,他们多以打工挣钱为目的,对安全工作不顾忌、不在乎的思想非常严重。同时由于生产环境、工艺、设备等生产条件的变化较大,包括老矿区的固定工和现招的农民工,一时都难以适应现代化煤矿生产的要求。

  3、人事关系复杂,协调难度大。除占多数的农民工外,固定工多是淄博老区各矿劳务输出而来,文化背景、思维习惯、生活习惯、处事方式、人际关系等方面差异很大,难以协调、统一。

  4、思想情绪波动频繁,安全隐患大。由于是异地办矿,老矿区员工的思乡情节在所难免。特别是又处于淄矿集团的困难时期,资金严重不足,员工的基本生活需求都难以得到满足,给安全生产带来很大的隐患。

  5、管理基础相对薄弱,执行力差。建矿之初,各项管理机制尚不健全,粗放式管理导致的责任落实不到位和薄弱的制度执行力等,给安全管理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

  重重困难不仅为岱庄煤矿探索安全发展的有效途径,建立有效的安全保障体系提出了迫切要求,也为岱庄煤矿的建设者们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寻找优势、做好艰苦创业的思想准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淄矿的悠久历史和文化积淀为确立岱矿安全模式提供了深厚的基础保障

  2002年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岱庄煤矿领导班子在确立岱矿今后发展思路的时候深刻认识到,建设一个强有力的企业文化系统,用钢筋铁骨般的理念去统一全矿员工的思想,是企业安全、长久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也认识到,在煤矿这种高危险性行业中,工作的全部重点都要围绕安全生产来进行。可以讲,煤矿的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建设全方位的安全文化。

  岱庄煤矿以百年淄矿的历史传承和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切入点,明确了自己的优势:

  1、集团公司的鼎力支持和百年老矿的文化底蕴。淄矿集团是我国建矿最早的百年老矿之一,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由于早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已经显现出员工和矿井双重老龄化的威胁,集团对济北新矿区的建设非常重视,上到领导、下到普通员工都竭尽所能为济北矿区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2、团结务实、敢为人先的岱矿领导班子。矿长不忘抓思想、书记处处讲管理,以矿长和书记为核心的矿领导班子团结协作,相互支持,将各项管理工作力求落到实处,遇到困难迎头上、碰到问题勤钻研,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岱矿管理体系。

  3、勤俭朴素、敢打硬仗的员工队伍。员工队伍的勤俭、质朴是整个淄矿集团的优良传统;敢打硬仗、善打硬仗是岱矿员工的真实写照。

  岱庄煤矿凭借优势,在集团公司及矿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劳动模范的表率带头作用,充分依靠广大干部员工,秉承“艰苦创业、真抓实干、永争第一”的济北矿区精神,以集团公司“谋事在人,成事在干”、“自强不息,创新进取”核心理念做指引,结合岱矿实际情况,发扬“埋头苦干不张扬”的工作作风,发动全体员工共谋大业,系统提炼企业理念,以“安全工作高于一切 重于一切 先于一切 影响一切”的全员安全价值观统一了全体员工的思想。通过加强保障力、提高管控力、强化执行力、增强凝聚力、提升学习力、深化亲和力等措施逐渐建立了以“6力”模式为核心的安全文化体系,并塑造了独具岱矿特色的安全文化“桶箍”模型。

  三、“6力”模式的理论基础

  在形成“6力”模式的过程中,岱庄煤矿具体应用了以下八条煤矿安全生产的基本原理:

  1、安全木桶原理:一个木桶盛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或质地最差的木板。

  2、安全周期原理:安全工作力度的大小、安全状况的优劣好坏,是呈周期性波动的。

  3、安全链条原理:现代化生产的组织体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任何一个链环的断裂,都会危及上下链环以及整个链条。

  4、安全堤坝原理:把安全比喻成大堤,任何细小的局部的隐患,都会危及堤坝的整体安全。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5、斜坡球原理:安全管理工作如同推球上坡,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将球推上斜坡,稍有懈怠松劲球就会滑下来。

  6、暗箱效应原理:井下作业如同是在一个与世隔绝的暗箱中从事着艰苦的工作。长期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会由于疲劳、枯燥乏味而导致情绪的烦闷、压抑、波动和低落,甚至出现监管失控和人际关系紧张。

  7、场所移动原理:煤矿井下采掘工作面以及运输、通风等作业场所,都是频繁移动变化的。一些临时性的支护设施都是为了作业者本身的安全而由作业者自己施工、自己撤销的。

  8、必然性与偶然性原理:必然性是在一定条件下,事物发展产生的确定性结果,而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产生的不确定性结果。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偶然性本身又服从于隐含的必然性,即任何偶然的结果都有其必然的原因。

  四、以“6力”模式为核心构筑岱矿安全文化大堤

  (一)“6力”模式的形成

  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了让企业文化切实发挥作用,让文化力成为真正具有实效性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说,“6力”模式的建设过程正是岱矿发展历程的真实写照。

  2000年元月岱庄煤矿移交生产时,职工状况比较复杂,既有筹建留用队伍,也有来自淄博老区7个矿的劳务输出工,还有大量新招用的农民工,当时被外界戏称为“八国联军”。由于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社会关系、操作技能等多方面的差异较大,职工之间协调意识差、配合不到位、职业技能与先进工艺、设备、现代化大生产不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致使各类事故频发,直接影响着正常生产。为此,岱庄煤矿从基础抓起,健全完善了各种管理制度,并首次提出了“依靠企业凝聚力建设、创建学习型企业,努力提升全员安全第一意识”的观念,一手抓劳动关系协调,一手抓安全技能培训,当年实现达产达效,年后各项工作步入正规,保持了较好发展势头。岱庄煤矿是异地办矿,大部分职工每月只能回一次淄博老家,这种家、矿两地工作模式,职工一时难以适应,想家心切的现象成为影响安全生产的主要矛盾之一。为缓解这一问题,提出了强化企业亲和力建设的课题。2001年岱庄煤矿以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缓解职工的心理压力为重点,开始实施亲情管理。甚至从2002年开始为每一名职工过生日,各种大型的文化娱乐场所相继建成,稳定了职工队伍。进入2002年,随着国家对安全工作越来越重视、抓安全工作的力度越来越大,岱矿班子围绕继续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目标,以解决“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为基点,提出了“保障投入,规范行为,强化执行”的安全思路,先后建立和推行了班组自主管理、安全教育“五项制度”、准军事化管理、精细化管理、“三三四”工资管理等安全保障体系和制度,大力渗透各种安全文化理念,使企业安全的保障力、执行力、控制力不断增强。岱庄煤矿将2005年确定为“安全文化年”,这一年也是全面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全面提高、逐步形成独特管理模式的重要时期。2005年10月17日,岱庄煤矿实现安全生产5周年,通过对安全管理凝聚力、学习力、亲和力、约束力、保障力、执行力、科技力、控制力建设在不同时期发挥的作用来分析,企业的安全管理,确实需要明确安全管理的用力方向和一个系统的管理模式,来确保实现长治久安。然而,如何进行取舍扬弃?如何刚柔并济,切实解决好影响职工安全的意识、行为、环境等问题?直到2006年下半年,在中煤政研会和集团公司的指导帮助下,吸纳成功的企业文化建设理论,根据不同制度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提炼整合形成了包含保障力、管控力、执行力、凝聚力、学习力、亲和力“六力 ”建设的安全文化管理模式。

  企业文化是阳光和空气,是企业组织成员间的粘合剂,是相对“虚”的东西——这是对企业文化的普遍看法。如何让企业文化落地生根,就要看如何让人们感受到这些“虚”的东西的存在和价值。“6力”模式的产生让员工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文化力的存在,也明确了构筑卓越文化的标准。

  (二)桶箍模型的建立与岱矿管理体系

  桶箍模型是以“6力”为核心,结合基础的直线职能制和木桶理论形成的岱矿管理运行模式。

  煤矿企业属于传统行业,自然更适用经典的条块化直线职能制管理结构。基础的专业管理资源形成一个平面,结合垂直的管理执行条块,形成立体化的企业管理格局。这个立体化的管理格局好像一个木桶,当然这也同样适用木桶理论:企业管理的弱项和瓶颈决定了企业的实际管理水平。

  一个完整的、不会跑冒滴漏、能够承受压力的木桶还需要将上述的条块紧密结合起来,这就需要用桶箍,即强大的文化力来实现这个结合。这样,桶底、木板和桶箍组合而成一个完整的木桶,形成一个能够承受压力的、严谨的企业管理运行模式。在具体操作中岱庄煤矿将这种文化力分解为保障力、管控力、执行力、凝聚力、学习力和亲和力,六种力共同作用形成了“6力”模式的“桶箍”模型。

  

  (三)“6力”模式的基本内容

  “6力”模式中的六个文化力分别是:

  1、保障力。确保资金投入,充分运用先进的现代化安全技术和装备,搭建一个坚实的安全保障平台,夯实“物”的“保障力”基础。

  2、管控力。在安全理念指导下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细化考核及实施办法,夯实管理基础,保证规章制度、奖惩措施的准确落实。

  3、执行力。使各项规章制度及领导决策能够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保证企业动态管理的精确可靠及较高的运作效率。

  4、凝聚力。落实团队建设与管理,强化安全理念的宣传和渗透,使理念系统在全体员工中逐步实现从认知到认同的跨越,实现员工认识水平的提高和价值理念的统一,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提高员工工作的主动性。

  5、学习力。通过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建立企业创新机制,使员工快速掌握各种安全知识和技能,加深对安全理念和安全管理的认识和理解,变“被动安全”为“主动安全”。

  6、亲和力。落实人本管理,千方百计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加深干部员工之间的沟通,形成和谐工作及生活环境,使广大员工能够安心工作、以矿为家,最终实现全方位的安全保证。

  “6力”之间既相对独立又互为保障,在实施过程中只有相辅相成共同“发力”,才能真正实现“桶箍”的“聚力”作用。

  (四)“6力”模式的实施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人类需要层次论”,即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发生的先后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感情和归属的需要、地位和受人尊敬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等五个层次。企业作为由人组成的经济组织,同样也具有“人格化”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出类似个体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特性。

  “6力”模式中的六个文化力也具有可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类比的内在逻辑层次。根据组织及个人的需求层次,“6力”模式中的六个文化力可以划分为刚性约束层面要素和柔性激励层面要素两个层面。其中保障力、管控力和执行力“三力”属于企业及员工生存及安全需求的刚性约束层面;凝聚力、学习力和亲和力“三力”属于企业及员工归属、获得尊重和价值实现的柔性激励层面。

  “6力”模式中的六个文化力在逻辑上具有清晰的逻辑层次,但在建设过程中没有绝对的先后顺序。“6力”模式的实施过程也是以木桶理论为依据,依照“PDCA”循环持续改进的顺序,并在客观条件的约束下进行的。对于不同企业,“6力”的建设顺序和过程也会不尽相同。因此,这里仍将依照逻辑层次着重介绍“6力”建设的具体做法。

  1、保障力建设

  设备、技术及制度的保障是安全工作的物质基础。要从源头上消除物的不安全因素,保障力建设就是问题的关键。

  在“投入及时足额、装备精良可靠”的安全保障理念指导下,岱庄煤矿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加强保障力建设:

  (1)安全装备投入。加大安全设施的有效投入,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和设备全面保护员工的安全。目前,全矿综采和掘进机械化程度已达到了100%。应用了轨道运输“信、集、闭”控制系统、上下山雷达测速防跑车等自动化技术,实现了辅助系统自动化;矿井所有采掘煤岩都采用皮带运输,实现了运输集中控制化;研制推广了采掘工作面防尘、永久风门开启等自动化装置,实现了矿井通风自动化;建立井下灾害实时监测预报系统,对采煤工作面顶板、掘进巷道离层、井下管网运行等设施实行自动监测,实现了安全检测监控数字化。

  (2)安全制度保证。一方面,建立完善了医疗、食宿、物资供应等保障系统,特别在矿用安全物资供给方面,借鉴商业运营模式建立了物资超市,实行代存代销式仓储管理,有效地保障了安全生产的需要;另一方面,建立安全专项资金提取、使用、审核制度,坚持工程设计先进行安全投入预算、工程开工先投入安全设施,工程质量验收先验收安全装备,实现了计划、财务、现场工程三统一。

  2、管控力建设

  每一次的安全“三违”和每一处隐患,都是在为偶然发生的事故埋下必然的祸根,安全的制度化管理就是要遵循客观规律的必然性,消除任何因侥幸心理可能导致的偶然性事故的发生。“安全链条原理”表明,安全是一个闭合的链条,每一个人都是闭合链条上的一个链环,安全系数的大小取决于各个链环之间的闭合程度和牢固度,加固每一个链环是安全工作的主要内容。岱庄煤矿将每一位员工看作是“安全链条”上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链环”,着力提高对员工行为的管控力,保证整个“链条”的完整闭合。

  以“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循序渐进,细控严防”为原则,通过纵向责任体系和横向制度体系的相互作用,形成立体网状的管控体系,有力保证了管控力建设。主要做法有:

  (1)纵向责任体系建设。依托组织、责任、信息、风险、质量、帮教“六大体系”,按照“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了从矿长、副矿长、科长、队长(厂长)到一般管理人员、安监员、班组长,一级保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垂直管理、逐级监督、相互挈制的组织保障体系。

  (2)横向制度体系建设。横向以理念系统为指针编制了安全教育“五项制度”、《岱庄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汇编》,出台了《关于管理人员下井带班的有关规定》、《关于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的规定》,制定了《岱庄煤矿“三违”认定标准》、《岱庄煤矿地面安全生产和员工健康文明行为管理细则》、《干部百分制考核办法》、《员工文明守则十不准》、《岱庄煤矿“四德”行为规范》等制度。

  3、执行力建设

  健全的安全管理网络只有在强大的执行力下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在“管理成败在于执行、安全好坏在于执行”,“执行不讲条件、不找借口”的理念指导下,以“执行没借口,落实不走样”为原则,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实行全员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同时,在“严、细、实、恒”四个方面加强了执行力建设。

  (1)“严”,就是严制度、严管理、严奖惩。按照《岱庄煤矿“三违”认定标准》,严格检查,严格考核。根据 “安全木桶原理”,每个员工都是安全这个木桶中的一根木板,查找并加固、加长那些最短的“木板”,是提高整体安全管理水平的重点。岱庄煤矿通过对“三违”人员中的一般人员进行过“三关”,严重人员进行过“五关”的层层帮教,对所有违章人员进行分类定期集中帮教,帮教结束后举行“向违章告别”宣誓仪式,召开警示教育大会,让违章责任人现身说法,形成了罚教结合、以帮促改的帮教体系。

  (2)“细”,就是推行全面精细化管理。以“精心、精工、精品”为安全质量理念,以“管理无盲区,走动零漏洞”为原则,运用执行、回签、监督、纠错等手段,实行了以学习培训、安全生产、任务质量、文明行为等四项二十条为主要内容的全面精细化管理。按照“安全堤坝原理”,严重的“三违”和隐患,是颠覆性、破坏性很强的毁堤行为,因此我们谨记“付出万倍的努力 防止万一的发生”的安全预防理念,在安全管理过程中防微杜渐、明察秋毫、防患于未然,严防“安全堤坝”出现任何一个细小的疏漏。为此在全矿矿井上下精选出122个重点岗位推行了岗位“手指口述”操作法,实现了以点带面,全面铺开的安全管理。区队每班班前对薄弱环节实施精细控制,对17种薄弱人物逐一排查,严防薄弱人物下井。坚持施工、检修技术措施会审制度,确保控制预防到位。凡涉及大型设备安撤、放炮等施工地点,安监员不在现场不允许施工。“场所移动原理”表明,场所移动的临时性,不可避免的会滋生将就、凑合、侥幸等观念和行为。因此,动态的工程质量标准化及全方位的工程质量监督,是安全防护最重要的保障。为此岱庄煤矿在对动态施工实施标准化作业和监督检查的同时,全面实施单岗作业、流动作业、小运输等作业人员系统调度和监控制度,使每位员工的行为都控制在安全网络的约束力之下。

  (3)“实”,就是领导干部作风实。按照《加强各级管理人员管理的规定》,以“严管干部、善待员工”为原则,严格调度、督查和考核,对井下施工人员实行干部走动式管理,对薄弱点进行重点管控,发现问题及时解剖、帮教,消除“暗箱效应”所引发的不利因素。同时规定全体管理人员三三制八个时段下井带班、督查,现场填写“下井检查问题写实簿”,上井填写“检查问题通知单”并由安监员复查。对管理人员每年缴纳的安全风险抵押金,根据考核情况严格落实。

  (4)“恒”,就是持之以恒。在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岱庄煤矿始终严防轰轰烈烈走过场、歌舞升平搞运动式的管理方法。“安全斜坡球”原理表明,安全工作上的任何撞运气、凭侥幸,都可能导致球体的急速滚下,砸伤压坏的首先是推球的人。为严防任何可能出现的懈怠松劲,首先扎扎实实从“恒”字上做文章,逐步形成了全员监督、全员执行、全天候落实的日常管理模式。在广大干部员工中牢固树立“简单的事不折不扣地做对无数次就是不简单”的工作作风,为良好的行为养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凝聚力建设

  凝聚力是使人聚集在一起的力量。岱庄煤矿通过理念渗透、观念更新,使全体员工从思想上建立统一的安全价值观念,实现了“意志统一、无往不胜”的目标。

  在“员工生命如天,安全至高无上”的安全核心理念、“从零开始、向零进军、为零奋斗”的安全愿景、“安全是为了幸福”等为主要内容的“安全四语”的理念指导下,利用电视、广播、网站和电子屏等宣传工具,动态播放安全管理制度、现场隐患和问题的处理、各地煤矿最新事故信息,使员工思想逐步统一,员工的归属感得到加强,凝聚力逐步体现。具体做法是:

  (1)安全文化理念体系建设。针对矿井的安全生产实际,将理念进行了再延伸,提出了“万一决定一万”、“100%减1%等于零”、“五宁五不”等寓意深刻、好记易懂的安全管理口号,形成了岱庄煤矿的安全文化理念系统。

  (2)团队精神培养和团队建设。为更加有力地传播安全文化理念,我们以团队建设为突破口,将全体员工分成矿井、矿领导班子、区队干部、安监员、班组长、职工六个层次,分别深入开展“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做本质安全人”的大讨论,实施理念渗透。

  (3)全面实施“六个一”工程。即“一阵地”、“一走廊”、“一屏幕”、“一条街”、“一广播”、“一广场”,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全方位进行了理念的灌输和渗透。“一阵地”就是在区队每天的班前班会后及每月的全矿工作会议上,组织全体员工进行安全誓言宣誓;“一走廊”就是在区队至井口段建成了以安全警语、安全漫画和安全常识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理念宣传“走廊”;“一屏幕”就是在井口候罐厅电子显示屏上24小时滚动播放安全理念。“一条街”就是在井下候罐室、各主巷道、采掘工作面以及“人车”沿线上安装悬挂安全理念、安全寄语、安全警句和安全提示语。“一广播”就是在罐笼和井下候罐室安装“无线传输数字广播”,在员工上下井时段自动播放安全理念。“一广场”就是将安全口号分布在员工娱乐广场周围,将安全理念作为一种永久性的记载和警示,镌刻到员工洗浴楼广场的汉白玉石柱上,让安全理念在员工中从熟记、入脑开始逐渐潜移默化、深入内心,产生自觉行为,用理念渗透的方法增强了全体员工的凝聚力。

  5、学习力建设

  现代企业的竞争就是学习能力和学习速度的竞争,只有加强企业学习力建设,建立全方位的安全教育平台,快速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才能让广大员工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根本性转变。

  在“勤学善用、用知识保护自己”的安全学习理念及“坚持经常性、突出实效性”的安全教育理念指导下,岱庄煤矿结合“学习型组织”建设,在学习力建设方面着重实施了全员安全培训的“631”工程,即60%的培训任务由区队承担;30%的培训任务由矿安培中心负责;1%的培训任务,包括管理人员、特殊工种和优秀员工送到尾部培训机构进行深造。具体作法包括:

  (10狠抓区队培训。在区队培训方面,以“素质在培养 技能在训练”为职工培训理念,以“一三五教育”、“事故案例教育”、“‘三违’帮教”、“党员安全责任区”、“群监网和青监岗”的安全教育“五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着力在员工的安全行为养成、技术技能的提高上下功夫。按照“安全周期理论”,安全状况的波动与安全工作力度的波动呈反向运动,在安全状况平稳的情况下大力加强安全教育,警钟长鸣,尽最大可能“延长”安全周期。我们采取技术员星期天技术授课、聘请设备厂家技术专家授课、请高级技工组织现场班组实物授课等方法,强化员工安全操作技术和应知应会知识的学习。各单位按照工种、专业,每月至少组织2次现场岗位练兵活动,矿每旬至少组织一个工种的技能竞赛,每季度组织一次全矿性的大型技术大比武,评选“武状元”。

  (2)强化安培中心职能。规定每名员工年脱产轮训不少于40个课时,业余培训实行一日一专题、每周一案例、一月一测试的基本标准,不断改进培训方式、方法和内容,狠抓员工安全意识和业务技术的提升。采取电化教育、模拟演示、微机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教育手段,遵循“一般工种侧重于岗位技能应知应会培训,管理人员及特殊工种侧重于安全法律法规、操作技能和安全专业知识培训”的原则,加强对全员、特殊工种、转岗、新工人以及“三违”人员的培训。实施了“教考分离”,教学质量与教师工资挂钩的考核制度。同时,分采、掘、机、运、通五个分口,建立了模拟考试“题库”,每月组织一次应知应会全员考试。同时,不间断地在全矿开展安全知识抢答赛、井口安全知识竞猜、选手提问观众式的安全知识互动赛等形式多样的安全知识竞赛,每年累计参与员工都在3000多人次以上,使全矿员工的学习能力和安全技能普遍提高。

  (3)科学管理外委培训。凡是外委培训,必须按质按量完成计划培训内容。培训结束后,持结业证书、学习成绩、学习笔记到矿安培中心登记审核,并由安培中心和劳动人事部根据培训内容重新编制试卷,组织复试,测试成绩记入个人档案,有效保证了外围人员的学习成效。几年来,全矿已有50多名员工经山东省劳动社会保障厅及山东煤炭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核准,取得了高级技工资格。先后有40余名员工考入中国矿大、山东科技大进行深造。

  通过实施“631”培训,广大员工的学习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在矿领导和技术人员的带领下,先后开发实施了采掘工作面煤层注水、矿井水二次利用等科技项目,率先应用了综掘机红外线自动控制装置、联动阻车器以及安全重点区域红外线自动语音提示等创新技术。通过开展全员技术创新活动,仅去年就研发掘进机截割头安全防护罩、电缆缠绕器、综采电缆桥架、掘进机联机喷雾等革新项目163个,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6、亲和力建设

  现代企业管理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建设和谐企业。亲和力建设的目的就是要落实人本管理、实现企业和谐,使企业得到全方位的安全保证。

  岱庄煤矿以“创造和谐生产生活环境、打造平安幸福矿区”为安全环境理念,在亲和力建设中实施了“六个千方百计”的人性化管理,为安全生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

  (1)千方百计满足员工的物质需求。如:通过实行“三三四”结构工资考核办法,即安全占30%、质量占30%、任务占40%,极大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有效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安全和效益得到更好保证的同时员工收入也逐年提高。

  (2)千方百计满足员工的生活需求。投资兴建了配有空调、电视、电话、衣柜、桌椅、被褥等生活用品的员工单身宿舍楼,全面实行公寓化管理。员工浴室安装了中央空调,配备了吸烟室,并配置了桑拿浴、蒸汽浴、冲浪浴和光疗浴等洗浴设施。实施了工作服免费清洗、烘干和配送“一条龙”服务。实行了食堂饭菜准成本销售、为员工过生日嘱安全等人性化制度措施。

  (3)千方百计满足员工的健康需求。每年为员工进行一次健康查体,人人建立了职业卫生健康档案。为员工办理了重大疾病、意外伤害住院补充保险。推行了平价医疗服务、免费保健等制度。

  (4)千方百计满足员工的文体需求。成立了员工文学、摄影、计算机等业余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活动。每逢重大节日组织开展篮球赛、乒乓球赛、拔河比赛等员工喜闻乐见的文体娱乐活动。设置了多套体育健身器材,修建了室内游泳馆,建立了员工游艺室。每年春节都自办文艺晚会或邀请文艺团体来矿演出,丰富员工节日生活。

  (5)千方百计激发员工参与管理的需求。每季度组织一次员工提安全合理化建议活动,每年度落实有价值的合理化建议都在1500条以上。发挥群监员、青年团员和党员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定期开展现场安全督查,人人与身边员工结成包保“对子”,进行安全谈话,协助做好安全。每年坚持各类先进评比,营造学赶先进的良好氛围。

  (6)千方百计满足员工自我发展的需求。在全员学习培训、建设学习型组织的基础上,以区队为单位,帮助员工设计职业生涯计划。对思想素质好、专业学历高、工作能力强、岗位贡献大的员工,进行重点培养或委以重用。对从事井下工作的大学本科生、专科生、中专生,分别给予工资补贴,鼓励具有专业学历的员工到井下一线实践锻炼,立足岗位成才,尽最大可能地帮助每个员工实现人生价值。

  五、“6力”模式成效显著

  通过“6力”模式的建立和运行,不仅使岱庄煤矿积累了大量的安全管理实践经验,也使企业的整体管理由原来的“粗放型”、“复杂化”,向“集约型”、“智慧型”管理迈进了一大步,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安全指标明显好转

  几年来,员工的违章性质逐步向轻微程度转化,不规范作业行为及“三违”现象快速下降,在山东省煤矿安全监察局历年煤矿安全程度评估中,各项安全指标都呈现出良好的上升趋势。

  (二)生产效率、企业效益显著提高

  生产安全了,企业效益也得到显著提高。岱庄煤矿建成投产以来共生产原煤1961.2万吨,实现利润87395万元,企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上交利税连年攀升,2000年以来累计实现上交利税87395万元,为社会和地方经济做出了突出贡献,为集团公司争得了荣誉。

  六、结束语

<!--内容关联投票-->

  “6力”模式虽然在安全管理实践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有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空间。如随着煤矿安全生产持续时间的不断累积、延长,干部员工的心理压力也会不断增加,如何找到一条有效的途径解决这个问题,是摆在每一位岱矿人面前的新课题。因此,只有不断运用“PDCA”循环法,对“6力”模式进行持续测评和改进,才会更加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实效性作用。同时,“6力”模式虽然产生于安全文化建设,但其理论也可作为企业文化建设及其测评的有效工具加以应用,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的管理实践中进一步加以探索和发展。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