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电缆沟电缆着火,机组强迫停运

  
评论: 更新日期:2023年06月19日

一、事故经过

事件前,某电厂500kV升压站出线I、线运行,5011、5012、5013开关合环运

电力生产重大事故案例汇编

行,5041、5042、5033开关合环运行,5021开关运行,5022、5023开关处于检修状态,

1、2号降压变531B、532B正常运行。1号机组运行,负荷380MW,主汽压力14.3MPa,

机组协调方式,滑压运行,A、B、C、D磨煤机运行,A、B送风机、A、B引风机,A、

B一次风机运行,B、C电动给水泵运行,A、C真空泵运行,背压9.3kPa。

11月15日7时02分,巡检就地检查发现真空泵房电缆沟冒烟,立刻派人查找起火

点。通知消防队,7时03分,监盘发现A、C真空泵电机运行信号反馈黄闪,入口真空

阀关闭,电流正常,B真空泵连锁启动,立刻停止A、C真空泵,B泵运行正常。

7时09分锦I线故障录波器启动,7时09分02秒5012开关跳闸,7时09分34秒

1

5011开关跳闸,机组保护动作,发电机跳闸,灭磁开关跳闸,检查定子电流回零,转子

电压电流到零,机组大连锁保护动作,汽机跳闸,锅炉MFT。厂用电源切换正常。按紧

急停机进行处理,检查发变组保护屏有相低电压保护动作信号,就地检查发现汽机零米

PC母线室冒出浓烟,相继停止汽机变1A、汽机变1B,对着火电缆进行隔离。为保证保

安A、B段安全,启动柴油发电机组运行带出保安段负荷。

运行当班值长立即启动火灾应急预案,即时向公司领导、生产值班负责人进行了汇

报。7时15分开发区消防队、生产各部门、工程部以及基建参建单位相继赶到现场,在

生产值班负责人领导下,立即开始火灾施救,通过确定火源、分段封堵、切断电源、消防

救护的方式,于8时30分扑灭了火灾。

二、事故原因

1.事件直接原因分析

(1)电缆制造质量存在隐患,在事件点存在局部绝缘薄弱的可能,导致电缆长期运行

后放电短路造成火源点。疑问电缆已经全部取样至武汉高压试验研究所化验;化验结果全

部合格,排除了电缆制造质量的原因。

(2)电缆敷设过程中由于同规格的电缆长度不满足要求,通过电缆中间接头完成了电

缆安装;从着火区域清理出的中间接头看,虽未见短路现象,但其零线接触不良,存在三

相负荷不平衡时流过电流造成过热的可能,在电缆运行达到一定时间时,绝缘损坏导致

着火。

(3)电缆敷设过程中由于电缆敷设方式不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

收规范》(GB50168-1992)的要求,部分电缆通过导链平置吊装敷设;或直接推倒电缆

轴将电缆缠绕敷设,以及电缆轴移运过程中吊装方式不合理等造成电缆机械损伤或者电缆

弯曲半径不满足《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1992)的要

求,导致电缆铠装层损伤电缆内绝缘,电缆带隐患投入运行,在电缆运行达到一定时间

时,电缆长期过热运行,绝缘损坏导致着火。

(4)事件经过分析:在2006年11月15日7时03分之前,隐患电缆长期发热导致相

间短路起火引燃周围电缆;周围1号机真空泵、5011开关、5012开关等设备控制电缆在

绝缘受损情况下,相继发出信号,出现了真空泵A、C在DCS画面上黄闪,5012、5011

开关相继跳闸。随着火情的扩大,1、2号机400VPC公用01B段12柜至网控继电器室

MCC电源Ⅱ电源进线电缆ZRC-YJV-1-3×120+1×70发生了相间短路放电,直接导致

周围半径700mm范围内的电缆全部烧损。

2.事件根本原因分析

(1)电缆因制造或机械损伤造成局部绝缘薄弱导致短路。

(2)电缆施工过程管理存在漏洞,施工单位对外协施工队制作的中间接头疏于管理,

未能将中间接头按照《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1992)

电力生产重大事故案例汇编

要求做出明显标识,并通知生产人员加强重点巡检。且中间接头在密闭电缆沟中,运行检

修人员无法巡检到位。从电缆沟内电缆施工现状检查,电缆沟设计空间较小,电缆过于拥

挤,在拐弯处存在交叉敷设现象,个别电缆弯曲半径不够,电缆沟封闭前未清理干净,这

些问题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火情的扩大。

1

(3)各级技术人员在设计图纸审查过程中,未能从风险评估的角度,对电缆沟防火设

施加以考虑。若能加装感温电缆以及布置防火消防弹,对于密闭小型电缆沟出现火情后,

第一时间判断着火区域以及第一时间控制火情应该能起到直接控制作用。

三、事故教训

(1)应尽量减少电缆中间接头的数量。如需要,应按工艺要求制作安装电缆头,经质

量验收合格后,再用耐火防爆槽盒将其封闭。

(2)动力电缆中间接头若制作工艺不良,长时间运行后容易产生开裂,接头受进气氧

化和受潮,绝缘水平下降,进而发生电缆中间接头接地短路和爆破,损伤和引燃周围其他

电缆,造成电缆着火事故。

四、防范措施

(1)组织施工单位立即盘查投入运行的电缆中间接头的数量以及质量,做好电缆标

识,将电缆中间接头纳入生产运行巡检以及检修点检的工作中,加强定期红外成像测温评

估;利用1号机组大修机会将所有存在中间接头的电缆全部更换。在此次抢修的电缆中间

接头处、电缆沟三通口设置观察井配活动钢盖板,封闭电缆沟直线段每隔20m设置活动

钢盖板,加强日常巡检以及定期红外成像测温,对电缆过热预先管控到位;按照《防止电

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完善电缆沟防火封堵施工

(2)组织人力对电缆沟施工垃圾清理并对电缆敷设质量彻底整改。

(3)联系设计院委派专业人员,从设计角度对电缆安装现状以及电缆沟截面是否满足

敷设电缆数量要求等评估,确定1号机组的整改计划以及后续机组的设计变更,同时建议

对点检人员无法开展日常点检的小型电缆沟加装感温电缆和防火消防弹。

(4)严把后续机组电缆敷设质量关,防止出现电缆损伤现象。电缆敷设前后都应做好

电缆验收试验,做好电缆敷设原始记录。将电缆安装工程验收等级由现阶段的二级验收更

改为三级验收,将生产人员纳人三级验收的把关部门。

(5)物资部门落实电缆采购、到货验收,实行专人负责,确保电缆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6)生产人员落实现场设备跟踪专人负责制,做好后续机组电缆质量监督把关工作。

加强生产现场日常电缆巡检工作,发现异常及时汇报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