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系硫铁矿安全规程
发 文 号:化矿发(1995)477号
发布单位:化矿发(1995)477号
筒内运送爆破材料,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电雷管和炸药必须分别运送,但在开凿或延深立井、斜井井筒时,符合本规程第121条的规定,不受此限;
2.必须事先通知绞车司机和井上、下把钩工;
3.运送硝化甘油类炸药或电雷管时,罐笼内只准放一层爆破材料箱,不得滑动。运送其他类炸药时,爆破材料箱堆放的高度不得超过罐笼高度的2/3;如果将装有炸药或电雷管的车辆直接推入罐笼内运送爆破材料时,车辆必须符合本规程第83条之二的规定;
4.在装有爆破材料的罐笼或吊桶内,除放炮员或护送人员外,不得有其他人员;
5.罐笼升降速度,运送硝化甘油类炸药或电雷管时,不得超过2m/s;运送其他类爆破材料时,不得超过4m/s。吊桶升降速度,无论运送何种爆破材料,都不得超过1m/s。
司机在起动和停止绞车时,不得使罐笼或吊桶发生震动;
6.交接班、人员上下井的时间内,严禁运送爆破材料;
7.禁止将爆破材料存放在井口房、井底车场或其他巷道内。
第九十条 井下用机车运送爆破材料时,机车司机和运送人员,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炸药和电雷管不应在同一列车内运输。如果用同一列车运输时,装有炸药和电雷管的车辆之间,以及炸药或电雷管的车辆同机车之间,都必须用空车隔开,空车总长度不得小于3m;
2.硝化甘油类炸药和电雷管必须装在专用的、带盖的有木质隔板的车箱内。车箱内部铺有胶皮或麻袋等软质垫层,并只堆放一层爆破材料箱。其他类炸药箱可以装在矿车内,但堆放高度不得超过矿车边缘。
3.爆破材料必须有井下爆破材料库负责人或经过专门训练的专人护送。除跟车人员、护送人员和装卸人员外,严禁其他人员乘车。本条文所规定的上述人员都应坐在尾车内;
4.列车的行驶速度不得超过2m/s;
5.装有爆破材料的列车不得同时运送其它物品或工具。
第九十一条 水平巷道和倾斜巷道内有可靠的信号装置时,可用钢丝绳牵引的车辆运送爆破材料,但炸药和电雷管必须分开运输,运输速度不得超过1m/s。运输电雷管的车辆必须加盖、加垫,车箱内以软质垫物塞紧,防止震动和撞击。
第九十二条 由爆破材料库直接向工作地点用人力运送爆破材料,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电雷管必须由放炮员亲自运送,炸药由放炮员或在放炮员监护下由熟悉本规程有关规定的人员运送;
2.爆破材料必须装在具有耐压和抗撞冲、防震、防静电的非金属容器内。电雷管和炸药不应装在同一容器内。如果电雷管和炸药装在同一容器内,该容器必须有紧固牢靠的隔板,电雷管和炸药必须分装在不同的间隔内。严禁将爆破材料装在衣袋内。领到爆破材料后,应直接送到工作地点,严禁中途逗留;
3.携带爆破材料下上井时,在每层罐笼内搭乘的携带爆破材料的人员,不得超过4人,其他人员不得同罐上下;
4.携带爆破材料人员不得在交接班、人员上下井的时间内,沿井筒上下。
第九十三条 所有放炮人员,包括放炮、送药、装药人员,必须熟悉爆破材料性能和本规程中有关条文的规定。
第九十四条 井下放炮工作必须由专职放炮员担任。瓦斯矿井中放炮作业,放炮员、班组长、瓦斯检查员都必须在现场执行“一炮三检制”和““三人连锁放炮制”。
放炮员必须由经过专门训练,有2年以上采掘工龄的人员担任,并持有矿发给的放炮合格证。放炮员必须依照放炮说明书进行放炮。
第九十五条 严禁使用黑火药和冻结的或半冻结的硝化甘油类炸药。
不得使用水分含量超过0.5%的铵梯炸药。硬化的硝酸铵类炸药,在使用前应用手揉松,使其不成块状,但不得将药包纸损坏。严禁使用硬化到不能用手揉松的硝酸铵类炸药,也不能使用破乳或不能用手揉松的乳化炸药。
第九十六条 爆破材料新产品,经设计定型鉴定合格,报部批准,方可在井下试用。
第九十七条 有瓦斯或矿尘爆炸危险的矿层中,采掘工作面都必须使用取得产品许可证的煤矿许用炸药和煤矿许用电雷管。使用煤矿许用毫秒延期电雷管时,最后一段的延期时间不得超过130ms。
岩层中开凿井巷或延深井筒时,在无瓦斯的工作面中,可以使用非煤矿许用炸药和非煤矿许用电雷管,但这些井巷必须距离有瓦斯的矿、煤、岩层10m以外。如果这些井巷接近地质破碎带时,矿总工程师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加长这个距离。如果这些井巷工作面发现有瓦斯时,严禁使用非煤矿许用炸药和非煤矿许用电雷管。 不同厂家生产的或不同品种的电雷管,不得掺混使用。不能使用的炸药和未用完的爆破材料须交回爆破材料库。
第九十八条 有瓦斯或矿尘爆炸危险的采掘工作面,必须采用毫秒爆破,严禁使用秒和半秒延期电雷管。在掘进工作面必须全断面一次起爆;在采矿工作面,可采用分组装药,但一组装药必须1次起爆。严禁在一个采矿工作面使用2台放炮器同时进行放炮。
第九十九条 在高瓦斯矿井中放炮时,都应采用正向起爆。低瓦斯矿井采用毫秒爆破时,可反向起爆,但必须制订安全措施,经矿总工程师批准。
第一百条 放炮员必须把炸药、电雷管分别存放在专用的炮药箱内,并加锁。严禁乱扔、乱放。炮药箱必须放在顶板完好、支架完整、避开机械、电气设备的地点。每次放炮时,都必须把炮药箱放在警戒线以外的安全地点。
第一百零一条 从成束的电雷管中抽取单个电雷管时,不得手拉脚线硬拽管体,也不得手拉管体硬拽脚线,应将成束的电雷管顺好,拉住前端脚线将电雷管抽出。抽出单个电雷管后,必须将其脚线末端扭结。
第一百零二条 装配引药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装配引药必须在顶板完好、支架完整、避开电气设备和导电体的放炮工作地点附近进行。严禁坐在炮药箱上装配引药。装配引药数量,以当时当地需要的数量为限;
2.装配引药时,必须防止电雷管受震动、冲击、折断脚线和损坏脚线绝缘层;
3.电雷管只许由药卷的顶部装入,不得用电雷管代替竹、木棍扎眼。电雷管必须全部插入药卷内。严禁将电雷管斜插在药卷的中部或捆在药卷上;
4.电雷管插入药卷后,应用脚线将药卷缠住,以便把电雷管固定在药卷内,还必须扭结电雷脚线末端。
第一百零三条 装药时,首先必须用掏勺或用压缩空气清除炮眼内的矿粉或岩粉,再用木质或竹质炮棍将药卷轻轻推入,不得冲撞或捣实。炮眼内的各药卷必须彼此密接。
潮湿或有水的炮眼,应用抗水炸药。
装药后,必须把电雷管脚线悬空。严禁电雷管脚线、放炮母线同运输设备、电气设备以及采掘机械等导电体相接触。
第一百零四条 炮眼封泥应用水炮泥,水炮泥外剩余的炮眼部分,应用粘土炮泥封实。封泥长度应按本规程第98条执行。
炮脚封泥也可用不燃性的、可塑性松散材料,如砂子、粘土和砂子的混合物等制成的粘土炮泥。
对无封泥、封泥不足或不实的炮眼,都严禁放炮。 严禁用矿粉、块状材料或其他可燃性材料作炮眼封泥。
第一百零五条 炮眼深度和炮眼的封泥长度,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炮眼深度小于0.6m时,不得装药、放炮。在特殊条件下,如卧底、刷帮、挑顶确需浅眼爆破,必须制订安全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批准,可以小于0.6m,但炮泥必须封满;
2.炮眼深为0.61~1m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炮眼深度的1/2;
3.炮眼深度超过1m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0.5m;
4.炮眼深度超过2.5m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1m;
5.光面爆破时,周边光爆炮眼应用炮泥封实,且封泥长度不得小于0.3m; 6.工作面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由面时,在矿层中最小抵抗线不得小于0.5m,在岩层中最小抵抗线不得小于0.3m,浅眼装药爆破大岩块时,最小抵抗线和封泥长度都不得小于0.3m。
第一百零六条 严禁明火、普通导爆索或非电导爆管放炮和放糊炮。
处理卡在放矿漏斗中的矿石或废石可采用空气炮。如果确无其他方法处理卡在放矿漏斗中的矿石或废石时,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可放炮处理,但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每次放炮前,必须检查放矿漏斗内堵塞部位的瓦斯;
2.每次放炮前,必须洒水降尘;
3.安全受威胁的地点,必须撤人、停电;
4.有瓦斯矿尘爆炸危险时必须采用用于溜眼的松动爆破的煤矿许可刚性被筒炸药;每次放炮只准使用一个煤矿许用电雷管,最大装药量不得超过450g。
第一百零七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报告班、队长,及时处理。在作出妥善处理前,都不准装药、放炮。
1.装药前和放炮前,放炮员必须检查瓦斯,如果放炮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
2.在放炮地点20m以内,有矿车、未清除的矿石、废石或其它物体阻塞巷道断面1/3以上时;
3.炮眼内发现异状、温度骤高骤低、有显著瓦斯涌出、矿岩松散、透老空等情况时; 4.壁式采矿工作面的控顶距离不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或者支架有损坏,或者留有伞檐时。
第一百零八条 在有矿尘爆炸危险的矿层中,在掘进工作面放炮前后,附近20m的巷道内,都必须洒水降尘。
第一百零九条 放炮前,机器和电缆等,都必须加以可靠的保护或移出工作面。
放炮前,班组长必须亲自布置专人,在警戒线和可能进入放炮地点的所有通路上担任警戒工作。警戒人员必须在有掩护的安全地点进行警戒。警戒线处应设置警戒牌、栏杆或拉绳等标志。
第一百一十条 放炮母线和连接线,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放炮母线应采用铜芯绝缘线、严禁使用裸线;
2.电雷管脚线和连接线、脚线和脚线之间的接头,都必须悬空,不得同任何物体相接触;
3.多头巷道掘进时,放炮母线随用随挂,以免发生误接放炮母线。严禁使用固定放炮母线;
4.放炮母线、连接线和电雷管脚线必须相互扭紧并悬挂,不得同轨道、金属管、钢丝绳、刮板输送机等导电体相接触。
放炮母线同电缆、电线、信号线应分别挂在巷道的两侧。如果必须挂在同一侧时,放炮母线必须挂在电缆的下方,并应保持0.3m以上的悬挂距离;
5.只准采用绝缘母线单回路放炮,严禁用轨道、金属管、水或大地等当作回路;
6.放炮前,放炮母线必须扭结成短路。
第一百一十一条 井下放炮都必须使用放炮器。开凿或延深通达地面的井筒时,无瓦斯的井底工作面中可使用其他电源放炮,但电压不得超过380v,并必须有电力放炮接线盒。电力放炮接线盒所用的电源、线路连接的方法、开关的构造、装设的地点等都应编制设计,报矿总工程师批准。
放炮器电力放炮接线盒都必须采用矿用防爆型(矿用增安型除外)。
第一百一十二条 放炮员必须最后离开放炮地点,并必须在有掩护的安全地点进行放炮。掩护地点到放炮工作面的距离,由矿统一规定。
第一百一十三条 放炮器的把手、钥匙或电力放炮接线盒的钥匙,必须由放炮员随身携带,不得转交别人。未到放炮通电时,不得将把手或钥匙插入放炮器或电力放炮接线盒内。放炮后,必须立即将把手或钥匙拔出,摘掉母线并扭结成短路。
第一百一十四条 放炮前,脚线的连接工作可由经过专门训练的班组长协助放炮员进行。放炮母线连接脚线、检查线路和通电工作,只准放炮员一人操作。
放炮前,班组长必须清点人数,确认无误后,方准下达放炮命令。
放炮员接到放炮命令后,必须先发出放炮警号,至少再等5s,方可放炮。 装药的炮眼必须当班放炮完毕。在特殊情况下,如果当班留下尚未放炮的装药的炮眼,当班放炮员必须向下一班放炮员在现场交清情况。
第一百一十五条 放炮后,放炮员和班组长必须巡视放炮地点,检查通风、瓦斯、矿尘、顶板、支架、瞎炮、残爆等情况。如果有危险情况,必须立即处理。
只有在工作面的炮烟被吹散,警戒人员由布置警戒的班组长亲自撤回后,人员方可进入工作面工作。
第一百一十六条 通电以后装药炮眼不响时,放炮员必须先取下把手或钥匙,并将放炮母线从电源上摘下,扭结成短路,再等一定时间(使用瞬发电雷管时,至少等5min;使用延期电雷管时,至少等15min),才可沿线路检查,找出不响的原因,及时处理。
第一百一十七条 处理瞎炮(包括残爆)必须在班组长直接指导下进行,并应在当班处理完毕。如果当班未能处理完毕,放炮员必须同下一班放炮员在现场交接清楚。
处理瞎炮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由于连线不良造成的瞎炮,可重新连线放炮;
2.在距瞎炮至少0.3m处另打同瞎炮眼平行的新炮眼,重新装药放炮;
3.严禁用金属物掏挖或从炮眼中取出原放置的引药或从引药中拉出电雷管;严禁将炮眼残底(无论有无残余炸药)继续加深;严禁用打眼的方法往外掏药;严禁用压风吹这些炮眼; 4.处理瞎炮的炮眼爆炸后,放炮员必须详细检查炸落的矿(岩)石,收集未爆的电雷管;
5.在瞎炮处理完毕以前,严禁在该地点进行同处理瞎炮无关的工作。
第一百一十八条 用放炮方法贯通井巷时,必须有准确的测量图,每班在图上填明进度。当贯通的两工作面相距20m前,地测部门必须事先下达通知书,并且只准从一个工作面向前接通。停掘的工作面必须保持正常通风,经常检查风筒是否脱节,还必须经常检查工作面及其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瓦斯浓度超限时,必须立即处理。掘进的工作面每次装药放炮前,班组长必须派专人和瓦斯检查员共同到停掘的工作面检查工作面及其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瓦斯浓度超限时,先停止掘进工作面的工作,然后处理瓦斯。只有在两个工作面及其回风巷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在1%以下时,掘进的工作面方可装药放炮。每次放炮前,在两个工作面都必须设置栅栏和有专人警戒。 间距小于20m的平行巷道,其中一个巷道放炮时,两个工作面的人员都必须撤至安全地点。
第一百一十九条 爆破材料库和爆破材料发现硐室附近30m范围内,严禁放炮。
第一百二十条 在开凿或延深立井井筒,向井底工作面运送爆破材料和在井筒内装药时,除负责装药放炮的人员、信号工、看盘工和水泵司机外,其他人员都必须撤到地面或上水平巷道中。
第一百二十一条 开凿或延深立井井筒的装配引药工作,可在地面专用的房间内进行。
专用房间距井筒、厂房、建筑物和主要通路的安全距离,都必须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各项规定,且距离井筒不得小于50m。引药必须同炸药分别装在炮药容器内运往井底工作面。
第一百二十二条 在开凿或延深立井井筒时,必须在地面或在生产水平巷道内进行放炮。
在放炮母线同电力放炮接线盒引线接通之前,井筒内所有电气设备必须断电。
只有在放炮人员完成装药和连线工作,将所有井盖打开,井筒、井口房内的人员全部撤出,设备、工具提升到安全高度以后,方可放炮。 放炮通风后,必须仔细检查井筒,清除放炮崩落在井圈上、吊盘上或其它设备上的废石。
放炮后乘吊桶检查井底工作面时,吊桶不得足敦撞工作面。
第七章 运输和电气
第一百二十三条 使用机车运输,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在低瓦斯矿井进风(全风压通风)的主要运输巷道内,可使用架线电机车,但巷道必须使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在高瓦斯矿井进风(全风压通风)的主要运输巷道内,应使用矿用增安型蓄电池机车。如果使用架线电机,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沿矿层或穿过矿(煤)层的巷道必须砌碹或锚喷支护;
(2)有瓦斯涌出的掘进巷道的回风流,不得进入架线电机车的巷道中;
(3)采用炭素滑板或其他能减小火花的集电器;
(4)在各个装矿点和有瓦斯涌出的巷道区域内,都必须装设瓦斯自动检测报警断电装置,保证在进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0.5%时,切断该区域架线电机车的电源。
2.在主要回风道和采区进、回风道内,低瓦斯矿井应采用矿用增安型蓄电池机车,高瓦斯井应使用矿用防爆特殊型蓄电池机车或矿用防爆柴油机车,严禁使用架线电机车。
第一百二十四条 斜井提升都要有防跑车装置,井口和各水平上部平车场都必须设有阻车器或挡车栏,下部车场应设躲避硐,在井巷内应安设能够将运行中断绳、脱钩的车辆阻止住的防跑车装置。基建掘进期间,还必须在斜井一侧设躲避硐,以保证提升时下部施工人员的安全。
提升斜井兼作人行井时,应在一侧设人行道和安全隔离栅栏,并必须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的规定。
斜井提升和下放时,严禁蹬钩和爬人,严禁从运动中的钢丝绳上跨越或由下钻行。
第一百二十五条 每一矿井应有从国家电网接出的两回电源线路,以保证供电。当有困难时,可以用地方电网作其中一回或两回电源线路,但必须报经企业主管部门批准。当任一回路因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另一回路应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矿井的两回电源线路上,都不得分接任何负荷。特殊情况下,经市(地、州)以上企业主管部门批准,其中一回路可不受分接负荷的限制。
在正常情况下,如果采用一回路运行方式,另一回路应带电备用以保证井下生产过程中供电的连续性。
对主通风机房、井下中央变电所,主排水泵房和提升人员的竖井和斜井绞车等的供电线路,不得少于两回,当任一回路停止供电时,其余回路应能担负全部负荷的供电。
矿井电源线路上严禁装设负荷定量器。
第一百二十六条 严禁井下配电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严禁由地面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或发电机直接向井下供电。
第一百二十七条 井下电气设备的选用应符合表2要求,否则必须制定安全措施,报省(自治区)化工厅(局)批准。
第一百二十八条 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包括电缆和电线)。
检修或搬迁前,必须切断电源,并用同电源电压相适应的验电笔检验。检验无电后,必须检查瓦斯,在其巷道风流中瓦斯浓度在1%以下时,方可进行导体对地放电。控制设备内部安有放电装置的,不受此限。所有开关把手在切断电源时都应闭锁,并悬挂“有人工作,不准送电”牌,只有执行这项工作的人员,才有权取下此牌并送电。
第一百二十九条 采区变电所或其他变(配)电所的变压器高压侧,应装设断路器和欠电压过负荷保护装置。直接向井下供电(包括经过钻孔)的高压馈电线上,严禁装设自动合闸。手动合闸时,必须事先同井下联系。
第一百三十条 为防止地面雷电波及井下,引起瓦斯、矿尘爆炸和火灾等灾害,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经由地面架空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