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HSE管理的对策
领导承诺、重视与支持是前提。中石化HSE管理体系的十大要素中的第一大要素就是谈到领导的承诺。管理者提供强而有力的领导和自上而下的承诺,是成功实施HSE管理体系的基础。领导承诺通过实际行动、自身表率来表达对HSE工作的重视、支持和履行职责,并努力实现不发生事故、不损害人身健康、不破坏环境的目标。有了领导的承诺、重视和支持,下面工作的开展才有保障。比如在体系建立阶段,领导要抽调得力的工作人员成立HSE工作小组,保证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HSE各个阶段的工作,同时要协调各部门共同开展工作,仅靠安全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另外,对识别评价出的重大危害和环境因素,也需要领导组织各部门研究解决。
建设高素质的HSE管理员队伍。HSE管理涉及到许多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比如油库、加油站、车队在开展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时,运用到工作危害分析表(JHA)、安全检查表(SCL)、预危害分析表(PHA )等等,以及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法律法规获取与识别、体系文件编写、程序文件试运行的培训等,这些任务专业技术性强、工作量大、时间周期长。因此,对下属单位的培训师资力量要求很高。要选择文化程度高、事业心强、悟性好、熟悉安全管理、工作认真负责的管理人员全程参与、组织,这是体系建立实施的重要保证。
推行全员HSE管理培训。一要改变“以罚代管”的片面做法。在推行HSE过程中,要改变单纯处罚的方式,重视对员工的思想教育,通过多引导,多教育,调动员工主动参与HSE管理的积极性。同时,在组织培训时,可以一步一步逐渐地把培训范围扩延到每一位员工,让每一位员工都能在第一时间里真正的尝到挤出来的“新鲜牛奶”。二要改变以口代手的形式。在日常的培训中,培训员要深入到基层、现场演示,将讲与“手把手”教结合起来,提高培训效果。如加油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如果我们关起门来东拼西凑、冥思苦想,往往是事与愿违。到现场,和员工一起从交接班开始每一步骤操作一遍,共同探讨注意事项、存在的问题、查漏补遗,那编制出的指导书就更加符合实际、更加便于操作。
建立HSE监督检查考核机制。HSE管理体系的运行是按照PDCA(计划、实施、检查、改进)模式进行的,认真实施HSE程序,坚持进行经常性的审核、纠正,才能达到持续的改进和完善。因此体系建立,实施是关键。要保证体系要求的落实,需要建立强有力的考核激励机制,要在HSE一岗一责里明确规定各岗位的职责,也要在各层次HSE体系推进计划表里规定全体员工各自担负的责任,职能部门要编制相应的检查考核程序,HSE主管部门通过各种途径、方式对各下属单位HSE方面的业绩进行考核,除了考核常规的安全、环保和健康表现外,还要将检查的HSE会议、HSE培训宣传、HSE上报资料质量等工作纳入考核范围,将考核落脚点定位到个人身上,促进HSE工作的开展,起到监督管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