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的测定或监测
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测定应在满负荷生产状况下进行。测试、测定的方法一般情况下依据下面的规定(新标准出台后执行新的规定)进行:
1. 测试频次及测试点设置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
2. 化学毒物采样测定方法按照《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测定采样规范》(WS1?996);
3. 噪声的测定按照《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WS/T69?996),测定仪器每测定点分别记录A、C声级;
4. 粉尘的测定按《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5748?5);
每个测试点的测试结果取其平均值(噪声结果除外)作为评价依据。
案例:某火力发电厂对作业场所的噪声、化学物质、粉尘作了职业有害因素测定,部分工作场所和监测点测量数据如下:
噪声测量结果
工作场所 或车间 监测点 噪声级dB 日接触时间(h) 国家标准dB(A)
A C
锅 炉 #1炉A引风机 87 94 <1 94
#1炉B引风机 87 92 <1 94
#1炉A送风机 91 98 <1 94
#1炉B送风机 91 96 <1 94
#1炉A一次风机 92 100 <1 94
#1炉B一次风机 93 101 <1 94
#1炉A磨煤机 94 101 <1 94
#1炉B磨煤机 94 99 <1 94
#1炉B2给煤机 76 86 <1 94
#1炉C1给煤机 76 84 <1 94
#1炉12M平台 81 88 <1 94
……………………
汽 机 #1机0mB冷却水泵 91 98 <1 94
#1机0m真空水泵 98 103 <1 94
#1机0m凝汽器 90 101 <1 94
#1机汽轮机 89 95 <1 94
#1机发电机组 86 98 <1 94
#1~2机组主控室 56 68 70
……………………
输 煤 #1皮带B组给煤机 87 92 <2 91
#1B皮带中部 84 88 <2 91
#1B皮带输送机 88 92 <2 91
……………………
化 水 #1中间水箱 82 85 <1 94
除盐水泵 86 88 <1 94
水处理值班室 63 71 70
……………………
灰 水 B2喷水式柱塞泥浆泵 90 97 <1 94
D1喷水式柱塞泥浆泵 90 98 <1 94
……………………
注:《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规定,新、改、扩建企业8小时工作日噪声容许值为85dB(A),接触时间减半,可相应放宽3 dB(A)。
化学物质测定结果
作业场所/车间 采 样 地 点 化学物质名称 测定浓度(mg/ m常?卫生标准(mg/ m常?
化学 1-2号闭式水联氨泵 氨 14.3 30
1-3号给水联氨泵 氨 20.4 30
1-2号给水联氨溶液箱 氨 6.9 30
1-2凝水氨溶液箱 氨 17.9 30
1-2号给水氨泵 氨 5.7 30
1-2号磷酸盐溶液箱 氨 2.7 30
1-2号氢氧化钠溶液箱 氢氧化钠 0.50 0.5
药品间内 氨 1.4 30
药品间内 氢氧化钠 0.23 0.5
药品间门口 氨 22 30
1-2号水汽化验间 氨 1.5 30
1-2号水汽休息室 氨 2.1 30
1-2号水汽取样间 氨 <0.8 30
1-2号水汽取样间 氢氧化钠 0.08 0.5
……………………
水处理 次氯酸纳加药系统泵前 氯 <0.08 1
次氯酸纳加药系统泵前 盐酸 13.7 15
次氯酸纳加药系统盐酸槽 氯 <0.08 1
次氯酸纳加药系统盐酸槽 盐酸 6.54 15
药品间 氯 3.6 1 2.6
药品间 盐酸 <0.8 15
主控室 氯 <0.08 1
主控室 盐酸 <0.8 15
化验室 氯 <0.08 1
化验室 盐酸 5.04 15
……………………
粉尘测定结果
车间 采样地点 有害物名称 粉尘浓度(mg/ m常?卫生标准(mg/ m常?超标倍数 分散度 温度(℃) 相对湿 度(%) 风速m/s
<2 2- 5- 10-
锅炉 #1锅炉A磨煤机 煤尘 2.0 =6 40 42 18 0 22.7 59.1 0.25
#1锅炉A冷灰斗 煤尘 1.6 =6 43 47 9 1 25.2 40.2 0.30
#2锅炉B冷灰斗 煤尘 0.4 =6 32 51 14 3 25.2 50.2 0.16
#1-2锅炉主控室 煤尘 0.4 =6 40 46 10 4 25.3 50.3 0.10
#1锅炉12.6米平台(炉前) 煤尘 1.0 =6 26.1 38.4 0.70
#1锅炉12.6米平台(炉后) 煤尘 0.8 =6 26.1 38.4 0.70
电除尘出灰口 煤尘 1.0 =6 24.5 44.2 1.60
……………………
输煤 煤仓值班室 煤尘 1.2 =6 35 47 17 1 25.1 43.4 0.10
#2锅炉A1落煤口 煤尘 4.8 =6 35 43 20 2 26.3 42.6 0.30
#2锅炉A2落煤口 煤尘 5.6 =6 32 46 17 5 26.3 42.6 0.30
#2锅炉B层#4角 煤尘 1.4 =6 47 49 3 1 21.7 46.9 0.60
#2锅炉B层#1角 煤尘 0.6 =6 32 48 19 1 21.7 46.9 0.60
……………………
输煤 #11皮带落料口 煤尘 1.0 =6 25 55 20 0 23.8 47.9 0.36
#9皮带头 煤尘 3.2 =6 40 35 20 5 22.6 50.8 0.41
#9皮带中 煤尘 4.0 =6 37 42 17 4 21.8 54.7 0.78
#7皮带尾 煤尘 6.4 =6 0.07 42 44 12 2 21.1 52.5 0.23
#7皮带破碎机 煤尘 2.8 =6 45 47 8 0 22.6 68.5 0.25
#9皮带值班室 煤尘 3.6 =6 34 48 18 0 22.0 66.5 0.25
叶轮给煤机 煤尘 8.0 =6 0.33 32 50 15 3 20.7 58.4 0.35
汽车卸煤 煤尘 3.6 =6 38 49 11 2 20.4 58.4 0.35
……………………
从上述监测结果看,该企业作业场所噪声、粉尘和化学有害物质存在的强度/浓度,存在着超过国家规定的工业卫生标准现象。这些数据反映了企业内部环境中,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方面压力与责任。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对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治方面的监管,特别是《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的实施,从法律上进一步明确了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企业开展对现有工程项目及生产工艺,开展对建设项目卫生学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监测,对卫生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配备及使用、职业卫生档案建立和管理情况的现场调查,进行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和控制效果评价工作,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企业选择与自身实际所处环境相适应的科学管理模式,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工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