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浙江省职业病危害监控实施工作探讨

  
评论: 更新日期:2012年07月08日

  2.减少不必要的监督检查,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职业病危害信息的网上录入,使得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在掌握职业病危害信息的及时性上得到了大大提高,可以更好地利用信息资源,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卫生监督工作,使职业卫生监督有的放矢,减少了不必要的监督检查,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3.形成职业病防治管理良性循环
  通过职业病危害的有效监控,卫生行政部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与用人单位三者之间进行了很好的互动,形成职业病防治管理的良性循环。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利用检测、评价、健康检查等技术支持,为企业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企业主通过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宣传教育,以及与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交流合作,职业病防治意识有了很大提高。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存在的问题
  由于职业病危害监控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①职业病危害信息上报不及时,信息内容不全面,使卫生行政部门不能及时地掌握相关的信息,收集到的信息也不是很全面,为后续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②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和职业病诊断机构在数量上、开展的业务范围、工作质量等方面尚不能完全满足目前的工作需要,成为了制约当地该项工作开展的瓶颈;③部分企业主的职业病防治意识还有待加强,一些企业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上经费投入不足,配合度不够,导致了监督意见不能很好地得到落实;④卫生监督力量不足,面对数据量较大的网上录入工作和后续监控处置工作,在人力上面临实际困难,不能满足工作需要。
  2.改进措施
  一是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企业的职业病防治主动意识,督促企业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
  二是加强培训,按照《规范》的规定,要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和职业病诊断机构、用人单位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送有关的职业病危害信息。卫生行政部门同时也应该对信息报送工作的质量进行把关,并加强监督和指导。
  三是积极创造条件,加强薄弱地区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和职业病诊断机构的队伍建设,从而保证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评价和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是各地的卫生部门应克服人员少、工作量大等困难,做好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信息的网上录入工作。加强卫生监督人员的队伍建设,在监控处置工作的规范上做文章、下工夫。做到及时收集信息,规范监控处置,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类处理,充分利用现有的职业卫生监督力量,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五是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督检查,对未按规定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未按规定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用人单位,进行重点监督检查。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超标的企业要加强监督力度,督促其查找原因,及时整改,同时对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问题后的处理意见落实情况加强监督检查,提高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意识,切实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