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有害物质的分布
由于铅酸储电池的生产工艺设计和使用的有毒有害的生产原料形态不同,决定了在不同工序产生不同的有害物质。
(1)铅烟的产生工序
铅烟是含铅物质中对操作者危害最大的一种形态。在铅酸储电池生产工序种,铅合金配制、板棚制造、铅零件制造、铸球(或切块)、化成焊接、极群焊接、端子焊接等工序主要以铅烟的危害为主。而各焊接工序产生焊接铅烟的部位往往位于操作者的近前下方,高浓度的铅烟极易被操作者直接吸入。同时,铅烟可以在通风较差的车间空气中长时间留存。现有技术水平对铅烟的治理难度均大于其他形态的含铅有害物质。
(2)铅尘的产生工序
铅尘是含铅物质中对操作者构成危害的另一种形态,可以通过呼吸道和食道进入人体。它的产生源主要分布在铅粉制造、和膏、涂板、灌粉、插板、分板、极群配组等工序。产尘方式主要是因震动使含铅粉尘溢散到空气中,当生产场所通风除尘设备运行不良时,地面或设备表面的集尘可形成二次扬尘。
(3)沥青烟的产生工序
沥青烟产生于铅酸储电池橡胶隔添板添加剂配制、电池槽封口胶配制和电池封口胶浇灌作业工序。由于沥青在溶化过程中不易流动,导热性较差。在加热过程中需要不停的搅拌,尤其在手工搅拌时操作人员会大量吸入沥青烟。
(4)碳黑粉尘的产生工序
碳黑粉尘主要产生在铅粉辅料的配置过程中。配料时所得搬动、称量、搅拌都会大量激起轻质碳黑粉尘的飞扬,其次在和膏操作的投加辅料过程中也会有含碳黑的敷料粉尘溢散。
三、控制措施
1、管理措施
(1)健全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并配备专管人员。健全的管理机构和必要的专管人员是企业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前提。铅酸储电池生产企业应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要求设置管理机构并配备必要的专管人员。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是企业实施专项管理的依据,完善的规章制度应包括责任制、管理行为要求、操作行为要求以及设备运行要求等,并应根据企业生产现状定期更新。
(2)坚持对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培训是提高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水平的基础工作,除新职工的三级教育以外,还必须进行经常性的专业知识的教育和培训。这是提高职工对企业是实施监督能力的前提条件,同时还是维护职工基本权益的体现。
(3)定期进行职工健康状况检查和车间空气卫生监测。对接触有害作业职工进行健康状况检查和车间空气卫生监测,是企业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基本体现。系统性的对接害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和作业场所有害有害物质监测,建立职业病监控纪律、职业危害纪录、职业危害监测纪录,不但能够真实的反映出企业接害职工的范围、程度,还能分析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运行动态,有效程度及发展趋势,为企业制定投资计划及工作重点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