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回柱工
(一)一般规定
80、回柱时必须按照作业规程规定的方法回柱。
81、回柱前要检查周围顶板、支架是否完好,把各种不安全因素处理好后,再开始回柱。
82、工作面有断梁、缺柱时,必须将断梁、缺柱补齐后方可回柱。
83、回柱要两人配合。一人回柱,一人照明观察顶板,回柱时必须在支架完好的安全地点进行工作,要清理好后退路,打好护身柱,并告知在附近工作的其他人员。
84、回柱顺序一般自下而上,由里向外的方式回柱(特殊情况应在规程或措施内规定)。当顶板来压或遇到其它险情时要停止回柱,待处理安全后再回柱。
85、回柱前要详细观察顶板的滑纹变化情况,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回柱方法。
86、工作面上、下两巷放顶线处、断层处及有复合顶板或大面积悬顶和顶板压力过大时,不得人工回柱,应用绞车远距离回柱或用其它安全方式回柱。
87、回出的支柱必须实行全承载、无空载支柱。
(二)移回柱绞车
88、工作面移回柱绞车时,必须打好临时支架,控制好顶板后再移。
89、移绞车时先看好路线,绞车牵柱应找顶板好、吃劲的柱子,新打牵引柱要斜向绞车方向打牢。
90、移绞车必须2~3人操作,拴绳后人员必须撤到安全地点,发出开车信号,移动时要稳,防止碰撞支架和挤压电缆。
91、绞车移动时,不得损坏电机护罩,并严禁用手或脚捋绳。底板软时要下底梁,调正绞车方向。
92、绞车移好后,先把防爆开关打到零位,然后将绞车电缆撤出工作面,盘好放在防爆开关外或顶板完好的地方。
93、移上下顺槽绞车除遵照以上有关规定外,还要做到:移车前要看好移车路线是否有障碍物,并确定好绞车新停放的位置,绞车要停放在顶板完好、支架牢固的地方,并留有人行道。
94、移绞车前要把牵引绳、戗柱打在顶板上,不准打在支架上。戗柱打好后,人要躲在戗柱前方或绞车后方一侧,开车人员要躲在后方一侧,要停停开开,分段前移。
(三)用吊葫芦回柱
95、使用吊葫芦回柱最少2人,1人操作吊葫芦,1人观察顶板,吊葫芦的尾链要拴在牢固的支柱上,大链要调顺,不得拧结,以免将大链拉断。
96、使用吊葫芦回柱,如果遇到死柱子,应用掏底或松顶的方法回柱。
(四)回单体液压支柱
97、单体液压支柱卸载时,必须使用卸载手把或专用工具。卸载时必须由小到大逐步卸载,待顶板稳定,支柱脱离顶梁后,方可快速卸载。
98、单体液压支柱不准用绞车回撤。如出现死柱子,可用掏底和松顶的方法回出,严禁放炮处理。
99、回出的单体液压支柱要补升到放顶线顶板上,实行全承载,并留出人行道。
100、回柱过程中,对支柱要轻搬轻放,严禁乱抛、碰砸,以免损坏支柱。
五、乳化液泵站司机操作规程
(一)启动前的准备和检查
101、检查各部件是否完好无损,表针是否回零,各接头是否松动,手动部分是否灵活,过滤器是否堵塞,吸、排液管是否曲折和被挤压。
102、检查润滑油量是否在油标红线以上,绿线以下,油质是否变质。
103、液压箱内注入浓度为2~3%的乳化液,液位应在液标管2/3以上。
104、打开手动卸载阀,拧开泵头放气螺丝至出液为止,然后拧紧。
105、点动电机,看转向是否与转向箭头方向一致,否则更正。
(二)启动
106、经上述工作后,即可正式启动,并慢慢关闭手动卸载阀,使泵压力逐渐上升到规定压力18MPa,使泵投入正常运行。
(三)停泵
107、先打开手动卸载阀,使泵空载运行。
108、切断电源停止运转。
109、对泵站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汇报有关单位。
(四)注意事项
110、泵站司机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并持有合格证后方可操作机器。
111、泵站运行中声音是否正常,有无漏液现象,压力是否符合要求,卸载阀是否灵活准确。
112、随时补充乳化液,使液面保持在液标2/3以上,液压箱不能敞盖作业。
113、观察泵体温度变化,不得超过650℃,观察润滑油耗量,如须补充应补入适量油脂。
114、泵站司机必须保证泵站正常运转,泵站压力不得低于18MPa。
115、泵站司机必须配备有深度浓度配比检测仪,随时检查乳化液的配比浓度是否保持在2~3%的要求,严禁乳化液泵打清水。
116、泵站司机在交接班时,必须对工作面的管路及各接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泵站压力下降到18MPa以下时,必须及时查明原因,有损坏管路、接头等要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