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气(割)焊
一、一般安全要求
1.1 工作前应检查所有装置,如乙炔气瓶、氧气瓶、胶管、减压阀、仪表盘以及胶管接头是否紧固可靠、有效。上述各装置不得浸染油污、漏气和失灵。
1.2 氧气瓶、乙炔气瓶间距不得少于5.0m。
1.3 严禁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开启氧气和乙炔气阀门。
1.4 严禁把氧气瓶、乙炔气瓶放在阳光下曝晒。
1.5 工作完毕,必须按规定顺序依次关闭各种阀门。
1.6 压力表、安全阀应经常检查,每年进行校验一次。
二、乙炔气瓶安全要求
2.1 乙炔气瓶在使用、运输、贮存时必须直立固定,严禁卧放;应避免剧烈震动和碰撞;搬运时应使用专用小车,不得用吊车吊运;
2.2环境温度超过40℃时,应采取降温措施。
2.3 使用乙炔气瓶,一把焊(割)炬配置一个回火防止器和减压器。
2.4开启阀门时,操作者应站在侧后方,缓缓开启。
2.5 瓶内气体不得用完,必须留有余压。当环境温度小于0℃时,余压要留0.5MPa;0~15℃时,余压要留0.1MPa;15~25℃时,余压要留0.2MPa;25~40℃时,余压要留0.3Mpa
2.6乙炔气瓶严禁与氧气瓶同库存放。作用点与明火间距至少离开10m 。
2.7胶皮软管必须使用正式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
2.8软管长度一般在10~15m为宜。通常氧气管内径为8mm、乙炔管为10mm。氧气管为黑色,乙炔管为红色。
2.9软管与焊枪连接应牢固,必须用卡子卡紧。
三、氧气瓶安全要求
3.1氧气瓶应装减压阀,否则不得使用。
3.2氧气瓶应有两个防震胶圈和瓶帽,瓶帽应拧紧。
3.3氧气瓶应妥善放置,以防倾倒。夏天在露天使用应采取措施,防止阳光照射。
3.4氧气瓶应直立放置,因受条件限制必须卧放时,应将瓶颈垫高。
3.5取瓶帽时,只能用手或搬手旋取,禁止用铁锤或其他铁器敲打。
3.6冬季使用氧气瓶,若氧气瓶咀冻结,应用热水解冻,严禁用明火加热。
3.7不应将瓶中氧气用完,至少要剩0.05MPa压力的氧气。
3.8氧气瓶在运送时应避免互相碰撞,不能与可燃气体气瓶、油料及其他可燃物放在一起运输。在厂(场)内运动时应用专用小车,并固定牢。不能把氧气瓶放在地上滚动。
四、焊(割)炬安全操作
4.1焊(割)枪点火应先开乙炔阀,后开氧气阀,熄火时顺序相反。
4.2发生回火或多次鸣爆时,应迅速将氧气和乙炔气阀门先后关闭,并将焊枪放入水中冷却。
4.3焊枪的各个通道不得沾染油脂。
4.4长时间中止或停止焊接(切割)工作时,必须熄灭焊(割)枪,关闭氧气瓶阀门,除去减压器的压力,放出胶管里的剩余气体。
4.5不得使软管处于拉紧状态,不要使火花落在胶管上。
4.6焊枪各气体通道不得漏气,如漏气应立即关闭各调节阀,查出并解决之后才能继续使用。
4.7焊炬停止使用应挂在适当场所,严禁将带有气源的焊炬放在工具箱里。
第四节 对焊机
1.1对焊机应设在干燥的地方,焊机不得受潮。要平衡牢固,要有可靠的接地装置,导线绝缘良好。
1.2 焊接前,应根据钢筋截面调整电压,发现焊头漏电,应立即更换,禁止使用。
1.3 操作时应戴防护眼镜和手套,并站在橡胶板或木板上。
1.4操作者在闪光焊时,须戴深色防护眼镜及帽子等,以免弧光刺伤眼镜和熔化金属烧伤皮肤。干燥棚要用防火材料搭设。棚内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并备有灭火器材。
1.5焊接后应随时清除钳口及周围的金属溅沫,应经常保持焊接的清洁。焊机上所有滑移部分应注意保持良好的润滑。
1.6交流接触器及继电器应保持清洁,电气触头每隔一个月用细砂纸打磨一次。
1.7对焊机断路器的接触点、电极(铜头)要定期检查修理。冷却水管保持畅通,不得漏水和超过规定温度。
1.8在温度为0℃以下的环境中工作时,焊机在使用后应用压缩空气吹去留在冷却管中的剩水,以免水管冻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