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潜孔钻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评论: 更新日期:2010年04月03日

5、卸副钻杆
(1) 当孔深达到设计要求后,将钻具提升1米左右,吹净孔底岩粉后,停止供风。
(2) 下放钻具,检查孔底岩粉积存情况,其允许积存高度,不得超过300毫米。
(3) 提升并回转钻具,当主钻杆上部扳子口稍过钎托时,停止提升推进机构、回转机构和抽风机。
(4) 主钻杆上部扳子口和副钻杆下部扳子口各插入一把扳子,用人工将主钻杆正转90度(同时固持副钻杆),使主、副钻杆脱离(此时应注意回转机构与副钻杆不得脱开,以免造成倒杆事故),主钻杆落下,架在钎托上。
(5) 扳起托杆器,托住副钻杆,将副钻杆提至稍高于送杆器托环的位置。
(6) 将送杆器操纵手柄至“Ⅰ”位,使送杆器送滑架中心。
(7) 下降副钻杆,使插头插入送杆器托环,检查逆止器是否落入逆止销孔。
(8) 反转回转机构90度,使副钻杆与回转机构脱开。
(9) 将送杆器的操纵手柄扳到“Ⅲ”位,退出副钻杆。再把手柄扳至“0”位。
(10) 下降回转机构,与主钻杆接合,稍稍提升,取下扳子,将钻具提出孔口至停放位置。
6、停机
(1) 将主令开关扳到手动位置,提升钻具。
(2) 当冲击器提升到距孔口1米左右时,停止供风,以防吹塌孔口。
(3) 停回转机构、停通风机。
(4) 切断电源。关闭风、水管路。

四、行走
1、行走前的准备
(1) 行走机构各部传动机构及制动器灵活可靠,履带板、履带销连接完好。
(2) 查看线路,排除故障,路面宽度不应小于3.5米,弯道半径不应小于4米。最大爬行坡度不得超过20度。
(3) 行走距离超过300米或横跨道路上空的障碍物有碍通行时,应放平滑架。穿过带电线路时,钻机各部与导线间的距离不得小于下表规定。
线路电压(千伏) 1 以下 3~10 35以上
安全距离(米) 1.5 2 4
(4) 检查起落滑架滑动齿轮的坚固情况。滑动齿轮不得与蜗轮减速机啮合。
(5) 在未放平滑架而作较长距离行走时,应拆掉风管、水管。钻头球面离地应不小于300毫米,冲击器应用卡瓦固持。
(6) 行走时要有专人指挥,做好上、下联络,车后人员应拉好电缆和风、水管路。
2、行走操作
(1) 合上行走电源开关,接通行走按钮,起动行走电机。
(2) 拉紧行走操纵手柄,离合器接合,开始行走。
(3) 转向应缓慢进行,不可过急。向左转推回左操纵手柄,向右转推回右操纵手柄。
(4) 在松软路面作大角度转向时,应铺垫木板,以免陷车或脱轨;转向困难时,不可强行硬扭。
(5) 行走改变方向时(由前进改为后退)必须先按停车按钮,待电机完全停止后,再进行反向起动。
(6) 到达预定地点后,如较长时停放,应切断行走电源。

五、滑架起落
1、滑架起升
(1) 站稳车体,使尾部稍高。
(2) 检查各部传动、钢丝绳缠绕及绳卡的坚固情况。
(3) 检查主、副钻杆及冲击器是否固牢。
(4) 接通滑架起落机构动力,固紧滑动齿轮。
(5) 接通行走电机正转按钮,起动滑架起落机构,待滑架升至适当位置时,按停止按钮,使滑架暂停起升,接好拉杆和联接螺栓。
(6) 再次起动(正转)滑架起落机构,待滑架升至所需角度时,停机,穿销,固定拉杆。
(7) 脱开滑架起落机构动力,固紧滑动齿轮。
(8) 装接钻具和其它附件。
2、滑架降落
(1) 站稳车体,使前部适当仰起。
(2) 检查传动部位,钢丝绳缠绕及绳卡坚固情况。
(3) 将主钻杆落在钎托上,用卡瓦固持冲击器,检查副钻杆在送杆上是否牢靠,必要时可用绳索拴住。
(4) 接通滑架起落机构动力,固紧滑动齿轮。
(5) 卸下滑架下部拉杆销轴和联接螺栓。
(6) 接通行走电机反转按钮,滑架起落机构反向转动,滑架慢慢降落,当滑架下降到40度时停机。此时,靠滑架的惯性自重自行下落(或点动按钮),待滑架到达适当位置后,拆掉上部拉杆销轴,卸下拉杆,再次反转滑架起落机构,直至滑架平稳放妥为止。
(7) 脱开滑架起落机构动力,固紧滑动齿轮。

六、日常保养
1、按润滑周期表规定,及时对各部位加注润滑油、脂。更换或处理损坏的油嘴和堵塞的油孔。
2、检查并紧固绳卡,钢丝绳每节距内断丝超过7%时应更换。
3、检查并紧固各部联接螺栓。
4、发现漏风、漏水应及时更换密封圈或紧固管路接头。
5、检查或调整行走电机传动皮带和行走链条的松紧程度。
6、检查或调整履带松紧度,其松紧度在两托轮之间应下垂30~50毫米。
7、检查回转机构上下滑动是否灵活,滑板间隙应保持在4~10毫米。
8、检查或调整卷扬机构的抱闸间隙,动作应灵活可靠。
9、检查或调整行走离合器的间隙,应达到操作轻松,动作灵活、有效。
10、检查各仪表指针在停止状态时是否处在“0”位。
11、及时处理绝缘破损的电缆。
12、更换磨损过度的钻杆和钻进不力的冲击器、钻头。
13、清扫岩粉,保持全机整洁。

七、交接班规则
1、交接班必须在机上或机械工作地点进行。
2、交班人员要切实做好机械的例保工作,认真填写机械运行记录。未经交班,不得离开工作岗位。
3、接班人员应提前十五分钟到达地点,作好接班准备。
4、交接双方要认真做到“五交”“三查”;交生产任务、施工条件及质量要求,交机械运行及保养情况,交随机工具及油料、配件消耗情况,交事故隐患及故障处理情况,交安全情况及注意事项;查机械运行记录是否准确完善,查随机工具是否齐全。发现问题,要查明原因,协商处理,重大问题应向有关部门报告。
5、交班人员不得隐瞒事故,由于交待不清而发生问题由产班人员负责。
6、由于检查不周,敷衍了事而发生问题,由接班人员负责。
7、机械发生故障,应由当班人员处理完毕。若处理时间过长,在取得有关领导同意,并向接班人员交待清楚,开始接替以后,方可下班。
8、交接双方要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并共同签字。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