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通信管道施工方案

  
评论: 更新日期:2017年05月29日
2.根据标出的通信管道高程在人孔两侧各设两排电缆支架,电缆支架穿钉固定于人孔壁上,每个电缆支架设四层电缆托板。电缆支架、托板必须安装牢固,托架布置标高符合图纸设计要求。
3.进入人孔硅芯管根据排列分为八束四层从人孔两侧通过。每两束硅芯管通过钢丝捆扎于电缆托板上。捆扎应结实但不能破坏硅芯管质量。各硅芯管在人孔内断面位置应保持一致,不得交叉、拧花。
4.硅芯管通过人孔后,便与普通硅芯管安装一样,16根绑扎于一体。
4.5横向通信管道施工
根据图纸设计,分歧人孔与手孔之间设直径114mm镀锌钢管。镀锌钢管埋置于水稳基层下方的二灰土底基层中。
1.对已施工完二灰土底基层进行横向开挖,开挖断面以刚好能放入钢管为宜,开挖深度在分歧人孔端为路面设计高程下90cm,在手孔端为硬路肩75cm外向下80cm。开挖管道沟线形要顺直,沟底表面需清理干净。
2.钢管需接入分歧人孔,有分歧人孔引致路肩。钢管进入人孔处用水泥砂浆抹成圆棱,管道缩入孔壁30-50mm。手孔暂未施工,可先预留钢管深入手孔长度。
3.钢管采用套管螺纹连接,外套管长10cm,内壁套螺丝扣,管管端部外套螺丝扣,两端钢管均应拧入1/3以上。保证套管连接牢固。钢管连接前用钢锉将钢管端口搓成圆形,避免损伤电缆,接续完毕后,用油灰对套管两端进行涂抹,涂抹要均匀,密实。
4.敷设钢管时注意避免水、杂物进入钢管,钢管敷设完毕后,应将钢管两端用木塞闭避免钢管内部受污染。
5.钢管敷设完毕,对管沟进行回填压实,方可进行基层施工。
4.6通信管道施工控制要点
1.基坑开挖注意沿中央分隔带中心线进行开挖,开挖深度符合图纸设计要求,开挖断面满足通信管道施工要求。基底需进行夯实。
2.过桥通信管道托架严格按照每两米设一根,托架所用型钢满足图纸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托架焊缝宽度控制在5mm,托架采用热镀锌防腐处理。
3.过桥管箱安装牢固,拼接严密。
4.硅芯管每隔2米用塑料打包带捆扎,捆扎要结实,牢固。并保证每根硅芯管在每一断面相对位置不变,硅芯管不得相互交叉、拧花。
5.管道敷设时,人孔附近管道渐变段、过桥、过涵洞等管道弯曲处,弯曲半径不小于1米。
6. 硅芯管敷设、捆扎完毕后,经检验无损伤、不漏气,确认符合质量标准后,可进行回填。回填时,先回填15cm厚细粒土,并用小夯机进行夯实。严禁将石块、砖头、冻土等填入沟内。
7.管道接续控制在2Km左右接续一次,接续时采用厂家专用连接件施工,接续连接件内使用橡胶密封圈密封。一般尽量在人孔内进行接续,16根硅芯管接续点应尽量落在同意人孔内,人孔管道内暂不用连接件连接,将硅芯管口对接,用包装胶带临时粘接,绑扎在电缆托架上。
8.当无法避免在人孔外接续时,应将各硅芯管接续点错开,避免接续头过大,接续时应严格保证接头无损伤、不漏气。
9.接续时应防止泥沙、水等杂物进入管孔。
10.横通信管道钢管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并采用热镀锌防腐处理。
12.横向通信管道接入人孔、手孔处应缩入孔壁30-50mm,并用水泥砂浆在端部抹圆棱。如管道斜插入人孔,应将钢管端部切成斜面,保证管道斜面与人孔孔壁的平面平行。
5.1 组织保证
制定质量目标,建立组织保证机构,包括所有与质量有关的部门和人员,配备专职质量检查员,施工班组配备兼职质量检查员,形式自上而下的质量检查监督工作网络,各级质量管理人员由会管理、懂技术、熟知施工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人员担任。
5.2 思想保证
在职工中开展广泛的思想教育,使全体职工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思想,根据施工的特点,组织干部职工学习施工技术规范及技术操作规程,举办培训班,进行岗前培训,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
5.3 技术保证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公路施工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要求进行标准化施工,以施工操作质量保证工序质量,进而保证施工的质量。
5.4 设备保证
保证施工机械的完好率,提高机械的生产效率,加大施工机械的投入量。
5.5 施工过程保证
根据施工现场情况,编制好实施性施工方案,严格按照确定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进行施工。加强质量管理工作。坚持工前技术交底工作,使施工人员施工有依据、操作有方法、质量有标准,施工中加强现场技术指导,同时做到上一道工序达不到质量要求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保证每一道工序的质量。
5.6 物资保证   
施工材料进场前,首先由项目部试验室进行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不能进入现场。每一批材料进场,必需证件齐全,质量合格,按照规范要求的检验批频率进行抽检,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才能使用。各种材料的贮存堆放要按规范进行,防止材料失效和混用。储存时间过长的材料要进行检验或按规定进行处理,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不使用。
5.7 质量监督保证
坚持质量管理的各种制度,质量评定制度、质量检查制度、质量责任挂牌制度、质量事故报告制度、质量验收签证制度、关键工序质量把关制度,做到质量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质量检查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的每一道工序中,坚持“三检”制度,上道工序不合格,不进入下道工序,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1.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把安全工作当作第一位的工作来加强全员安全意识教育,夯实安全基础,强化安全保证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安规》,认真落实检查,建立安全奖罚,有效控制施工安全。工程开工前,项目部组织所有参加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认真学习各项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所有参加人员从思想上高度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知道具体的操作步骤及在施工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提高认识,并落实到行动中。
2. 现场设一名专职安全员,专门负责现场吊装的安全工作,吊装时安全员进行全程检查、全程监督,严防闲杂人等进入施工现场,注意观察现场的各种操作是否有违规现象及不安全施工行为并及时的进行制止,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项目部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行使安全监察职能,项目部专职安全员加强安全检查及监督,时刻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3. 加大施工现场防护设施和设备的投入,确保安全资金来源保障。
4. 做好各项安全施工预案,作好防范工作,落实各项防大风、防雨雪及防火工作,做好用电安全管理工作。
5. 所有进入现场施工人员统一佩戴规定颜色安全帽,悬空作业、边缘作业人员必须同时佩带安全带,安全带钩钩住牢固位置。
6. 作好劳动保护工作,为所有工作人员提供劳动部门规定的劳保用品。
1. 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法规,制定相应措施,保护工地周围的环境,尽量减少破坏工程范围内外的水土、植被。
2. 散体物料及搅拌砼运输等严格执行有关要求。当班施工结束后,剩余砼料及其他废料应收集,集中处理,不得随意从桥面上直接铲除至河道内,造成水体污染,运输工具及其他设备应保持清洁,不得漏洒砼料及其他材料,造成环境污染。
3. 除图纸规定或监理工程师指示外,不得破坏拆除任何构造物及设施,不得随意清除植被和树木。
4. 临时排水设施要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场地排水不得排入鱼塘、河道,以防止污染自然水源。
5. 施工便道设专人洒水养护,确保周围环境不受灰尘影响,在其道口和交叉道路处,拟派专人负责防护和清扫。
6. 合理安排施工区段,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夜间施工时,要尽量远离居民区,把施工噪声控制在最低程度,以确保居民的正常生活。
7. 工程完工后,按要求及时拆除所有工地安全防护设施和其它临时设施,并将工地及周围环境清整洁,做到工完、料清、场地净。
8. 确保河道水源不受污染。
1.所有人员必须佩带安全防护用具。
2.施工时派专人进行安全工作监督,禁止过路行人驻足观望,并对施工部位交通予以疏导。禁止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设置相应施工警示牌。
3.施工临时用电要求使用标准配电箱,实行一机一闸制,由专职电工管理,严禁乱拉乱接施工用电。
4.检查电线是否老化、破损,如有老化、破损立即更换,避免漏电触电事故发生。
5.检查施工机具工作安全性,对机具设置防雨罩,并随时检查其是否满足正常及雨季施工安全用电要求。
6.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各司其职严谨非岗位人员进行特种作业。
7.吊车施工时要求特种作业人员按照机械操作规程安全作业,严谨指挥、司机丝索串岗作业。
8.吊车作业,吊车人员应统一信号,吊车作业范围内,严禁人员驻足、行走。
9.施工中及时派人负责清理施工垃圾,避免施工垃圾污染环境。
10.如用柴油发电机,除满足安全用电的规定外,应对柴油机性能进行检查,避免漏油,污染路基、路面及当地河流。
11.通信管道开挖形成的土方避免堆放于路面结构层上。
12.通信管道材料堆放过程中要轻起轻放,防止破坏,并在管道敷设过程中注意保护路面结构层,避免路面结构层被破坏。
13.成捆硅芯管应适当予以支撑,避免大风刮倒,造成人员或路面结构层损害。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