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现场动火作业与交底

  
评论: 更新日期:2025年07月12日

1.各单位(项目)、分包队负责人要加强动火作业的安全管理和防火安全知识的教育,将其列入分包队入场教育内容,定期检查并作好记录。

2.电焊、氧焊作业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由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颁发的《特种作业上岗证》后,方准操作。

3.各项目必须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施工管理人员在安排明火作业前应对动火人和监护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由责任工长对其工作面及消防措施到位情况进行检查后,申请动火,并填写动火证(见附表),由项目专(兼)职安全员现场核验,再由安装项目部经理审批。项目总包部有要求的,需在安装项目部完成审批程序后,报送总包安全部门核验,由总包部生产经理审批,备案。所有审批程序完成,签发动火证后方可施工。

4.现场明火作业前,必须清除周围2m内可燃物,落实监护人员和监护措施,并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如可燃物不方便清除,必须采取严格的针对性防护隔离措施;作业过程中,责任工长、安全员需进行巡视,识别隐患,检查监护人和防护措施落实情况;每次动火作业完毕后,动火人和监护人要仔细检查作业场所范围内有无遗留火种隐患,确认无误后,才准撤离。

5.动火证审批时间的规定:如动火作业人员连续多天在现场固定作业点(或面积不超过 100M2的施工区域内,动火证上应明确区域范围)进行动火施工,动火证批准时间期限最长可以达 3天,如动火作业点(区域)发生改变,必须重新申请办理动火证。

6.动火证应一式三份,动火作业人员、项目、土建安全部门各留一份,作业人员在动火施工中应将动火证随身携带以备检查,否则视作无证动火。

7.动火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工。

8.焊接(气割)作业人员在以下条件时不得进行动火施工:

a.不了解焊接地点周围情况不准烧;

b.用可燃材料作保温隔音的部位不准烧;

c.装过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不准烧;

d.不了解被焊接物件内部情况不准烧;

e.密闭式有压力的容器不准烧;

f.焊接部位有易燃易爆物品或火星能飞溅到的地方,未采取有效措施之前不准烧;

g.与外单位相连的部位、没有弄清有无险情或明知存在危险而未采取有效措施之前不准烧。

9.电焊施工安全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a.电焊机必须配备专用开关箱,开关箱内必须安装防二次侧触电保护器;

b.电焊机底座必须与楼板钢筋进行绝缘处理;

一次线长度不得超过5米,不允许有接头,防止触电;焊把线长度不得超过30米,不允许超过一个接头,且必须使用橡胶铜芯软电缆,严禁使用硬质线。

c.电焊机进出线口必须有完好的隔离防护罩,接线柱要牢固不松动。

d.电焊机外壳要有良好的保护接地装置。

e.电焊施工下方严禁有可燃物或易爆气体。

f.电焊工要配备电焊面罩和护目镜等劳动保护用品,减少职业危害。

g.电焊作业人员必须随身携带至少2.5公斤水,如发生初期火险或不确定是否隐患未解除,可对火险部位采取浇水措施,将初期火险及时消除。

10.氧焊施工安全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a.乙炔瓶必须安装回火阀,气瓶距离明火距离不得小于10米,氧气与乙炔瓶间距不得小于5米;

b.露天使用时,严禁暴晒;乙炔瓶使用必须立放。

c.氧焊施工必须配备泡沫灭火器或消防水。

d.乙炔瓶与氧气瓶不得同库存放、同车运输,乙炔瓶必须轻装轻卸。

e.施工层气瓶的隔离保护措施到位。

11.动火作业应注意的其他问题:

a.高空焊接或气割时,地面应有专人监护,作业现场必须备有足够的灭火器材。

b.高空进行动火作业时,动火作业人员应配置火花接收器具并使用,防治焊花、熔渣四溅引起火警、火灾。

12.施工现场发生火警、火灾事故时,应根据火场情况,机动灵活地选择灭火用具,灭火器类型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a.扑救 A 类(指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物资燃烧引起的火灾应选用水型、泡沫、磷酸铵盐干粉、卤代烷型灭火器。

b.扑救 B 类(指汽油、煤油、甲醇、乙醚、丙酮等可燃液体)物资燃烧引起的火灾应选用干粉、泡沫、卤代烷、二氧化碳型灭火器。

c.扑救 C 类(指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炔、氢气等可燃气体)物资燃烧引起的火灾应选用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型灭火器。

d.扑救带电火灾应选用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型灭火器。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