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检 查 内 容
|
检查情况
|
备注
|
|
1.安全许可
|
1.1
|
是否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
|
|
|
1.2
|
工商执照经营范围是否安全生产许可证许可范围一致
|
|
|
|
1.3
|
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负责人是否经培训取得上岗证
|
|
|
|
1.4
|
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是否经培训取得上岗证
|
|
|
|
1.5
|
抽查重复使用的包装物(容器)有无定期检验检测报告
|
|
|
|
1.6
|
抽查特种设备,确定其是否具有使用登记证和检验报告
|
|
|
|
1.7
|
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场所能否出具防雷设施检测报告
|
|
|
|
1.8
|
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场所能否出具防静电措施检测报告
|
|
|
|
1.9
|
新、改、扩建项目是否按照国家“三同时”要求审查
|
|
|
|
1.10
|
是否进行化学品登记编制一书一签
|
|
|
|
1.11
|
“安全评价报告”中提出的安全隐患是否整改完成
|
|
|
|
1.12
|
涉及易制毒化学品的,是否取得相应证照,并建立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制度
|
|
|
|
2.安全规章制度
|
2.1
|
是否编制了责任制书面文件
|
|
|
2.2
|
是否建立安全目标考核奖惩制度
|
|
|
|
2.3
|
上下级是否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
|
|
|
|
2.4
|
是否编制了安全管理机构设置文件
|
|
|
|
2.5
|
是否编制了专职安全员任命文件
|
|
|
|
2.6
|
是否建立安全费用提取制度,并予以实施
|
|
|
|
2.7
|
是否按照国家要求落实风险抵押金制度
|
|
|
|
2.8
|
是否编制了安全投入的月、季度、年计划
|
|
|
|
2.9
|
是否编制了总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
|
|
2.10
|
分厂(车间)的是否编制了事故应急分预案
|
|
|
|
2.11
|
预案是否编制事故状态下防治环境污染的应急预案
|
|
|
|
2.12
|
预案是否有定期的修订计划
|
|
|
|
2.13
|
是否建立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巡检制度
|
|
|
|
2.14
|
是否编制了高处、吊装、设备内、动火、动土、抽堵盲板、设备置换清洗作业管理制度
|
|
|
|
3.安全台账记录
|
3.1
|
是否建立安全费用台帐
|
|
|
3.2
|
是否编制了有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
|
|
|
3.3
|
是否编制了特种作业人员花名册
|
|
|
|
3.4
|
其他人员经本企业培训、考核记录、签到本是否完整
|
|
|
|
3.5
|
是否建立班组安全活动记录台帐
|
|
|
|
3.6
|
预案是否每半年演练一次
|
|
|
|
3.7
|
演练是否与社区联动
|
|
|
|
3.8
|
是否编制了劳保用品发放台帐
|
|
|
|
3.9
|
在日常检查中发现的隐患,是否编制隐患整改通知书
|
|
|
|
3.10
|
整改通知书是否有:整改措施、整改单位、整改时限等内容
|
|
|
|
3.11
|
检查整改情况是否有书面回复
|
|
|
|
3.12
|
企业是否编制了相应的作业证
|
|
|
|
3.13
|
作业证内容是否包含以下要素:时间、地点、操作者、监护人、安全措施
|
|
|
|
3.14
|
是否在进行检维修前,编制风险控制措施方案
|
|
|
|
3.15
|
企业有无重大危险源,是否对重大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
|
|
|
|
3.16
|
是否建立重大危险源台帐,并登记建档
|
|
|
|
3.17
|
是否编制了特种设备档案台帐
|
|
|
|
4.警示标志
|
4.1
|
抽查储罐区,储罐外壁是否按盛装介质涂符合规范的颜色,书写介质名称
|
|
|
4.2
|
抽查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有无醒目的警示标志
|
|
|
|
4.3
|
抽查重大危险源(或重要部位),管道、阀门是否按通过介质涂色,并书写介质名称及流向
|
|
|
|
5.人员培训持证情况
|
5.1
|
主要负责人是否明确其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
|
|
|
5.2
|
主要负责人是否知道其应负有的安全职责
|
|
|
|
5.3
|
抽查员工,其是否知道其应负有的安全职责
|
|
|
|
5.4
|
抽查车间,企业员工是否了解本岗位职责内容
|
|
|
|
5.5
|
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是否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及安全注意事项的安全培训教育
|
|
|
|
5.6
|
抽查车间,职工是否正确穿戴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
|
|
|
6.建构筑物安全情况
|
6.1
|
变(配)电所及开关柜是否未设在有易燃易爆物质的厂房内
|
|
|
6.2
|
变(配)电所及开关柜若要贴邻建设的,是否用无门窗的防火墙隔开
|
|
|
|
6.3
|
易燃易爆物质贮罐是否设置防火堤
|
|
|
|
6.4
|
易燃易爆物质贮罐是否按物质种类设置隔堤
|
|
|
|
6.5
|
生产场所和库房与员工宿舍是否在同一建筑物内
|
|
|
|
6.6
|
抽查危险作业场所,其是否设置出入口不少于两个,且不在同一方向的安全通道
|
|
|
|
6.7
|
抽查危险作业场所,其门窗是否向外开启
|
|
|
|
6.8
|
抽查库房,其内是否没有设置办公室和休息室
|
|
|
|
6.9
|
是否修建事故应急处理池
|
|
|
|
7.设备设施安全情况
|
7.1
|
抽查车间,齿轮、皮带轮、皮带、联轴器、飞轮等部件是否设置安全防护罩
|
|
|
7.2
|
抽查车间,电气线路中是否设置防止触电的安全装置(漏电保护装置、安全连锁装置、信号与报警装置等)
|
|
|
|
7.3
|
抽查企业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是否由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生产
|
|
|
|
7.4
|
易燃易爆物质贮罐是否设置降温喷淋装置
|
|
|
|
7.5
|
有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场所是否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检测报警装置
|
|
|
|
7.6
|
抽查有化学灼伤、易燃易爆物质的车间,设备、管道是否没有使用玻璃管道、管件、阀门、液位计、压力计
|
|
|
|
7.7
|
抽查易燃易爆物质的场所,是否安装防爆型照明电气
|
|
|
|
7.8
|
抽查易燃易爆物质的场所,是否安装了事故应急照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