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习惯性违章的纠正与预防

  
评论: 更新日期:2010年10月23日

    三、习惯性违章的成因

    从总体上分析,习惯性违章的形成有其历史的、社会的和心理的原因。

    1、历史原因:可追溯到50年代末期,特别是大跃进和文革期间,企业各项安全规章制度遭到严重破坏,违章违纪现象滋生蔓延,很多已成为不良的习惯性行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拨乱反正,恢复和健全了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创造了安全生产的有利条件,然而时至今日,仍有人把规章制度视为“条条框框”,甚至以为“执行不执行无所谓”,仍然坚持违反安全规程的不良习惯做法。
    2、社会原因:一些职工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养成的不良习惯,也是产生习惯性违章的一个因素。同时具体的习惯性违章的做法,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如前所述,一些习惯性违章现象之所以在几代人身上反复出现,正是上行下效或师授徒仿的结果。
    3、心理原因:旧技能的干扰是形成习惯性违章的重要原因,从新中国建国之初到现在,我国工业发展很快,新的生产工具和工作方式不断地更新。然而有些工人习惯了以前的做法,总觉得新做法不如以前的做法得心应手。因为这些老做法经过长期的劳作已操作自如,从信息输入、判断到输出的全过程已渗透入脑以达四肢,因而要掌握新的操作方法和工艺流程,就必须排除老做法和老流程的干扰,而在这新旧交替过程中,很容易使人离开新的轨道而步入旧辙,即导致习惯性违章行为。麻痹大意、侥幸心理、自以为是、求快图省事等是支配习惯性违章行为的思想因素。

    总之,形成习惯性违章的原因十分复杂,某一种具体的习惯性违章行为,都有其特殊的成因,不能一概而论,只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弄清习惯性违章的症结所在。

    四、习惯性违章的纠正及预防

    预防和纠正习惯性违章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关键在于各级领导,重点在于基层班组,中心环节在于抓好安全教育,并要长期树立预防习惯性违章人人有责的意识,现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探讨:

    1、职工个人怎样预防习惯性违章?① 要明确预防习惯性违章工作的目的意义,自觉破除模糊意识,端正态度。② 要重新学习本专业的安全规程;③ 要力戒在自己身上出现习惯性违章;④ 当别人制止自己的习惯性违章时,应虚心接受;⑤ 当发现习惯性违章行为时,应勇于制止或劝阻,使其消灭在萌芽状态;○6要善于从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中予以借鉴,不断提高自己的防护能力;
    2、怎样抓习惯性违章的预防?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真正把反习惯性违章工作的重点放在抓预防上;其次,要多做打基础的工作,进行超前预防;再次要善于抓苗头,见微知著,把习惯性违章消灭在萌芽状态。第四,要举一反三,抓好整改工作;第五,全面抓好落实工作,把预防工作做到每一个人身上,每一个作业环节上,贯穿于企业生产的全过程特别是要做好重点人和薄弱环节的工作;第六,探索规律,掌握预防的主动权。
    3、预防习惯性违章要抓好五个“结合”:一是预防习惯性违章要与安全风险抵押相结合;预防习惯性违章要与安全标准化作业相结合;预防习惯性违章要与企业“创一流”工作相结合;预防习惯性违章要与安全检查相结合;预防习惯性违章要与安全竞赛相结合;
    4、对习惯性违章者的处罚原则及手段:对于习惯性违章者要坚持重罚的原则。一些企业习惯性违章现象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教训就是处罚不严,失之于宽。事实证明,只有从严惩处,罚得使人心痛并彻底醒悟,才有可能铲除习惯性违章。对于习惯性违章者的处罚手段大致有以下几种:
    ① 让习惯性违章者抄写安全规程;② 让习惯性违章者做检讨,写出保证书;③ 让习惯性违章者当义务安全员,纠正违章行为;④ 举办培训班,让习惯性违章者学习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⑤ 对严重的习惯性违章者采取下岗待业措施;⑥ 利用宣传媒介对习惯性违章行为予以暴光;

    习惯性违章有百害而无一利,必须引起企业各级领导的重视,动员全员力量,加强监督制约,最终形成“过街老鼠、人人都打”的良好氛围,营造安全生产的大好局面。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