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实施与运行
2.2.1 压力容器的使用管理
正确和合理地使用压力容器,是提高压力容器安全可靠性、保证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
1. 用压力容器的技术负责人对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负责,并根据设备的数量和对安全性能的要求,负责对压力容器使用的培训。
2. 建立《压力容器技术档案》,应将容器数量、变动和使用情况定期进行统计。
3. 做好压力容器运行、维修和安全附件校验情况的检验、修理、改造和报废等技术审查工作,压力容器受压部件的重大修理、改造方案应及时上报安全监察机构审查批准。
4. 发生压力容器爆炸及重大事故,应迅速上报安全监察机构和上级领导,并立即组织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填写《压力容器事故报告书》,报送当地安全监察部门和主管部门。
2.2.2 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和完善压力容器安全使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有效地执行和落实,是确保压力容器使用安全的基本条件,为此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1. 负责人责任制
技术负责人对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负责外,还应根据使用的具体情况,设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工作。
2. 容器操作责任制
每台压力容器都应设有专职的操作人员,压力容器专职操作人员应具有保证每台压力容器安全运行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并经过技术考试合格。
2.3检查
运行中主要检查内容:
1. 工艺条件
工艺条件方面的检查主要是检查操作压力、操作温度及液位是否在安全操作规程规定的范围内;检查工作介质的化学成分,特别是那些影响容器安全成分是否符合要求。
2. 设备状况
设备状况的检查,主要是检查容器各连接部分有无泄漏及渗漏现象;容器有无明显的变形、鼓包;容器外表面有无腐蚀,保温层是否完好;容器及其连接管道有无异常振动及磨损现象;支撑、支座及紧固螺是否完好,基础有无下沉和倾斜;重要阀门的“启”、“闭”与挂牌是否一致,连锁装置是否完好。
3. 安全装置
安全装置方面的检查,主要是检查安全装置以及安全有关的器具是否保持良好状态。如压力表的取压管有无泄漏或堵塞现象,同一系统上的压力表读数是否一致;弹簧式安全阀是否生锈、被油污粘住等情况。
2.4 评审
定期对工厂的压力容器安全状况进行内部审核,及时发现,不符合,制定纠正措施,并实施。
建立并执行管理体系中关于压力容器的条款,系统科学的控制压力容器各个阶段可能出现的风险,消除或降低风险,运用PDCA循环不断提高压力容器的安全水平。
压力容器的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压力容器的发展趋势特点:
l 更高效。高参数、高性能、大型化发展趋势。
l 更安全。安全可靠已成为设备的最重要指标。新材料、新技术、新检验方法不断应用。为实现长周期运行、提高安全性能奠定基础。
l 更节能、更环保。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节能、环保问题备受关注。
参考文献
马德金;《压力容器设计阶段风险评估的风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