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场危险因素分析
填埋垃圾产生的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和二氧化碳,以及少量的一氧化碳、氢气、氧气、氮气、硫化氢等。甲烷、一氧化碳、氢气和硫化氢等均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这些物料的危险特性见表1所示。
表1 垃圾中有害气体危险特性
垃圾中还可能带有哑炮、发令纸等易燃易爆物质,这些物质如果受到摩擦、挤压,可能自燃,积聚热量发生爆炸。如果垃圾场作业人员在场内吸烟、垃圾场内橡胶输送带摩擦生热、垃圾场内电气不防爆、垃圾中的破碎玻璃形成高热聚光点、生活用火、山火、燃放鞭炮、拾荒人员使用铁器工具碰撞产生火花、雷击等均可形成点火源,引燃垃圾沼气或垃圾中的易燃易爆物质。垃圾场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将伤害到垃圾场的作业人员、拾荒人群,以及附近的居民。
安全保障措施
1.防火间距
干式气柜(气柜是用于贮存各种工业气体,以及平衡气体用量不均匀性的一种钢制容器设备。垃圾场的干式气柜,主要用于贮存垃圾发酵产生的易燃易爆沼气。)与周边建筑物的防火间距,应满足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第4.3.1条的要求。如果外部防火间距不够,一旦气柜泄露,周边建筑物的明火等可能引起气柜燃爆。
甲类厂房、干式气柜与架空电力线的最近水平距离不小于电线杆(塔)高度的1.5倍。若与架空电力线的距离不够,一旦电线杆倒塌,可能产生放电火花。
架空敷设的电缆与热力管道的净距不应小于1m,否则应采取隔热措施。电缆与非热力管道的净距不应小于0.5m,否则应采取防机械损伤措施。
2.防爆区域的管理和电气安全
垃圾场堆放项目设计部门应绘出垃圾沼气可能分布的危险区域图,根据释放源的级别和位置、易燃物质的性质等,确定电气设备的级别和组别,便于设备运行后的维修及管理。
抽风机室、净化装置、压缩机室、加气站配置的电气设备,以及照明灯具,要满足防爆要求。电缆敷设的穿墙或穿管孔洞要采用阻火材料作隔离密封,以防电缆蹿烧。
设备与管道均要设置防静电接地,输送沼气管道4个及以下螺栓的法兰、阀门等连接处应设金属跨接线,防止静电放电产生火花。
3.防爆和报警
垃圾处理厂抽风机室、压缩机室和液泵房内,应设置足够大的泄压面积,以便在发生燃爆时,厂房的主体结构和主要设备不会遭受严重破坏。
泄压设施宜采用轻质屋面板、轻质墙体和易于泄压的门、窗等,不应采用普通玻璃。泄压设施的设置应避开人员密集场所和主要交通道路,并靠近有爆炸危险的部位。作为泄压设施的轻质屋面板和轻质墙体的单位质量不宜超过60kg/m2。屋顶上的泄压设施应采取防冰雪积聚措施。如果厂房发生燃爆,轻质屋面板和轻质墙体不会导致对周围设施造成很大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