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安全经济投入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增长。
安全经济投入,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减少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安全经济投入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既相互矛盾,又辩证统一,解决这对矛盾的关键是如何找出两者之间即安全投资与收益的关系。企业最根本的目的是追求效益,要让企业尤其是煤矿企业实现最大的效益,那就是让企业避免事故的发生,实现有效的高效运转。一是要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产环境。不断改善和满足职工对工作环境的要求,让职工在感到满意的舒适环境中工作,能使劳动者保持较好的心情和劳动热情积极参加劳动,且能提高工作效率,能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从而也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二是创造良好的安全工作环境。尤其是煤矿企业,良好的安全工作环境能够减少事故的发生,避免事故给企业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此外,伤亡事故还能造成职工人心不稳,出勤难以保证,生产难以进行,这也是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创造良好的安全工作环境,避免事故的发生,能够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三是增加必要的安全设施投资,有效的预防和避免生产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减少事故造成的各项损失,增进企业潜在的经济效益。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不但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给职工造成巨大的精神伤害,还会影响企业方方面面的工作,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合理的安全生产投入,能减少和防止事故的发生,能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从而也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要从安全经济学角度看待安全投入。谈到安全投入,很多人都认为只要增加安全投入就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减少了收入和利润。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安全投入不应该是企业的负担,它所产生的决不是简单的成本增加。但是,就其本质,安全投入应算是一种特殊的投资,对安全投入所产生的效益不象普通的投资那样直接反映在产品的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改进上,而是体现在生产的全过程,保证生产的正常和连续的进行,这种投入的直接结果是,企业不发生或减少发生事故和职业病、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这个结果是企业持续生产,保证正常效益取得的必要条件,安全与效益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从经济的角度看,如果安全生产做好了,我们的企业效益就有保证,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秩序才能有保证,从而可以发挥极大的社会效益。如果安全生产工作做不好,不但会危及个人的生命安全,而且会给企业造成狠大的经济损失和浪费,并危及企业的正常生产,给人们的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甚至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和政治影响。我矿近年来,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完善了防尘系统、灌浆系统和安全监测系统,购置了便携式瓦斯断电仪、自救器,完善了安全设施,加大了安全培训力度,壮大安全监察队伍。因此,杜绝了伤亡事故的发生。使全矿的各项工作能够在安全、稳定、和谐的环境中连续运转。所以,安全投入并不是单纯的支出,只是安全效益的间接性、滞后性、长效性和实效性。这就是安全投入的特殊性。
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合理控制安全投入,从哲学的角度看,在任何一对矛盾的事故间都可找到最佳平衡点,从经济学角度看,安全投入并非越来越好。合理的安全投入可以与经济效益成正比增长,如果一旦超过某一限度,就变成无所谓的损失浪费,甚至可能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正常的安全投入都应该在安全的失稳点与安全的保障点之间,超过安全保障点的安全投入可能就是盲目的投入,得到的效果,必然会适得其反,不但会增加安全管理的难度,还有可能真的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如果按全资金投入不足,企业盲目生产,从根本上不能消除事故的发生,将直接影响安全工作,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企业对安全的投入应该有预算,力争使用合理的安全投入,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还需要用监督检查等手段对企业安全资金投入使用情况进行必要的监督检查。另外,企业应当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并且通过加大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培训力度,以努力提高自身的安全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力争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做最合理的投入,最大限度的发挥安全投入的作用,减少事故经济损失。以最少的投入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这就是安全工作所追求的最佳状态。
企业的安全工作来不得半点侥幸心理,安全生产就是企业最大的效益,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保障。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是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我们绝不能为一时的眼前利益去铤而走险,而是应该摆正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实现安全投入与经济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