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责任保险为主要形式的商业保险进入安全生产领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安全生产工作起到促进作用。
首先是保险费的收缴。可以采用差别、浮动费率,根据投保单位的行业风险类别、职业伤害频率、企业安全生产基础条件等,划分不同的费率档次。风险较大、职业伤害频率较高和安全基础较差的企业,缴纳的保险费率相应就高。同时将费率与企业一段时间内的事故和赔付情况挂钩,定期调整缴费标准,对安全措施得力、事故减少、赔付下降的企业,以降低保险费率作为奖励;反之则以提高费率作为惩罚。通过发挥费率机制的作用,促使企业重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安全防范。其次,将有利于保险公司监督煤矿企业做好安全工作。保险公司拥有专业的风险识别、风险度量及分散机制和经验。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实体,为了减少赔偿支出,降低保险成本,必然对投保企业进行细致全面的安全监督检查,对隐患严重的客户提出改进安全工作的措施,同时积极推广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促使企业提高安全水平。如果煤矿企业不按保险公司的建议和要求改进安全生产条件,保险公司会拒保或提高保险费率,这就有利于从事前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第三,将有利于矿工获得可靠保障,减少国家资金负担。根据对许多矿难善后工作的分析,由于投保的矿工寥寥无几,而且保险金额很低,根本无法对矿工和其家属的生活起到保障作用,甚至有些投保人因不符合保险公司的赔付条件而无法获得给付,造成了煤矿矿主的管理成本由政府承担的局面。部分投保团体人身意外伤害险的煤矿一般只是按每班下井的实际人数进行购买,而矿工的高流动性使实名制投保无从落实。引入强制性责任保险,能使矿工的利益得到有效保障,同时也增加了事故发生后补偿损失的资金来源,减轻了国家的资金负担。最后,从国际经验看,很多国家专门立法,要求各类生产企业必须在商业保险公司对安全生产风险进行投保。对于一些风险较大的行业,在额度、范围和强制性上要求更严。美国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可以概括为:政府(广义上的政府,也包括立法、司法机构)制定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保险公司通过经济手段督促企业执行相关规定;企业在法规和强制保险制度的双重约束下认真对待安全生产问题。在英国,雇主责任保险制度和社会保险制度并存,政府把雇主责任保险和公众责任保险作为开展经营活动的必要条件。在我国,尽管安全责任事故频频发生,但责任保险的发展却步履维艰。目前美国的责任险保费收入已占到非寿险总保费收入的45%。而我国在2006年这个比例仅为4%,其中雇主责任险所占的比例更少。
因此,笔者认为,当前在我国煤矿企业推行责任险,应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双重职能,使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相结合,以商业保险运作法定保险的模式,共同推动责任保险在促进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1.政府。首先,应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尽快制定《雇主赔偿法》等,通过明确雇主的责任和义务,强制煤矿企业购买雇主责任险等相关险种,以保障工人权益。其次,鼓励保险公司承保煤矿企业的相关责任保险,并由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可适当实行营业税和所得税优惠,以确保保险公司的总体经营能够收支平衡。再次,提高遇难矿工赔偿额度。我国煤炭行业每年死亡人数接近5000人,矿工多为农民工,是全家收入的主要来源,而在现今过低的赔偿标准下,矿工遇难后其家属的生活往往陷入困境,至今只有山西和河北等少数省将矿工死亡赔偿金明确规定为不低于20万元,而全国其他地区赔付每位遇难矿工的金额一直是1至5万左右。另外,要形成强有力的措施保障责任险的实施,保险监管部门应与煤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协调配合,使保险与煤矿安全生产相结合,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切实保障保险机制作用的发挥。
2.保险公司。首先,保险公司应该根据不同煤矿企业的风险状况、安全生产条件等情况划分不同的费率档次,利用费率杠杆,激励煤矿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对重视安全管理、事故率下降的企业可以适当降低费率,反之则提高费率。其次,合理设计保单条款,避免道德风险。保单设计要充分体现出责任保险和工伤保险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并结合煤炭等高危行业的保障需求特点制定特别的附加险条款,制定全面、具体的承保管理制度。要合理确定赔偿金额的上下限,明确保险公司的免责条款,若保险公司能证明其曾经指出企业安全隐患问题但煤矿未整改导致事故的,可以减轻保险公司赔偿责任,差额部分由煤矿承担或者由保险公司承担后向煤矿追偿。再次,引进煤矿安全生产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监督检查,提供防灾防损服务,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技术,提高煤矿企业工人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和安全生产技术。
目前我国煤炭安全生产工作和保险事业,都处在重要的发展阶段,新情况、新问题很多,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眼界,在学习借鉴国外成熟经验的基础上,从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实践,大胆探索,以寻求更多的途径和更有效的方式方法,共同提高保险在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实现安全生产与商业保险、社会保险的良性互动,走出一条通过发展商业保险来促进工伤预防的新路子,不断开创我国煤炭安全生产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