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提高煤矿职工安全素质的几点意见与想法:
安全素质与安全知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安全素质包括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生产知识、业务技术素质,责任意识强弱和防治灾害、驾驭现代科技的能力等。提高煤炭企业职工的安全素质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需要较长时期的管理、培训、教育和安全人文环境的熏陶,根据目前煤炭企业的实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把好新工入矿关,形成新的用工理念。即从过去生产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一是逐步减少农协工的数量,井下辅助和掘进头可以由技校毕业生补充,尤其是重技术岗位不能使用农协工。以免造成农协工合同到期不干,技术岗位人才空缺的现象。二是采煤队所需补充的农协工,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有较好的体能和应变能力,必须突出高素质,要杜绝人情招工,对每位新招的农协工都要经过严格的检测和考核,不合格的坚决不要,宁可不招,不能滥招。
2、把好职工培训关,使职工形成新的思想理念:学习好是有用的,培训是最大的福利。要注重培训的质量,逐步改变培训方式,开拓创新,不走过场,不搞形式,要把职工的理论培训与实际操作考核相结合,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员加大奖励力度,对考试不合格人员坚决予以从重处罚,直至清理出职工队伍,使不学无术之人无藏身之地,形成职工人人自我充电,自我加压,自我提高的良好学习氛围。
3、抓好遵章守纪教育,提高职工安全生产意识和遵章守纪、按章作业的自觉性。特别是农协工严重的小农意识和自由散漫习惯。强化农协工的纪律、规章制度教育,要采取有力措施,使之遵守各项法纪法规,特别是遵守安全法规和操作规程,树立按章操作意识。同时加强对职工安全责任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对因不负责而造成事故的责任人,绝不能姑息养奸,必须让他们为此付出高额的代价。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扼制零星事故的发生,为安全好转的长效机制奠定坚实的基础。
4、合理拉开技术工种与普通职工的收入差距,营造一个人人争优创先的环境氛围。技术职工作为企业的宝贵财富,来之不易,要采取必要的奖励机制,合理拉开技术工人与普通工种之间的收入差距,提高技术工人的收入和待遇,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为他们施展才华搭建平台,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用人才的用工机制。
5、把安全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行为化,真正体现党和政府对煤矿职工的人文关怀。
安全文化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标准的总和,是保护人的身体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其核心就是以人文本,实现人的安全价值。煤矿安全文化在初始阶段切记面面俱到和脱离实际的形式主义。它需要设身处地为职工着想,善待职工,真真正正地为职工办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当前应做好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解决好煤炭企业现有农协工队伍“失落感”,增强农协工的信任感和归属感。要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真正是矿山的主人。在对煤炭企业现有农协工队伍的管理过程中,首先要做到农协工和全民合同工一视同仁,同工同酬,按岗计资。打破工资级别,使农协工劳有所获,劳有所值;其次是奖惩同等,无论谁违反了规章、纪律,都能平等处罚;第三是提高提薪同等,只要农协工能力具备工作需要的,就可以增薪提拔;第四是评选先进,福利劳保相同。待遇平等就能消除农协工心中的隔膜,使农协工同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二是加强8小时以外的管理,及时了解和掌握职工8小时以外的生活情况,以便及时的采取相应的对策。事实多次证明,职工的社会、生理、心理等因素的影响直接影响着职工安全生产能力的强弱。因此,把握着职工8小时以外的情况,合理安排,重点调适,为职工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帮助职工身心愉悦的进入工作状态,也是安全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三是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深入实际。要扑下身子,深入职工之中,倾听他们的呼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关心他们的疾苦,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要及时想法解决,职工思想有问题,要耐心细致的做好解释工作。职工伤病或家庭出现变故,各级组织要及时关心慰问,用实际行动去感化职工,引导职工,教育职工,团结职工,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安全生产积极性,促进企业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