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安全文化建设乃煤矿生产之主动脉

  
评论: 更新日期:2012年11月30日

  三、完善的安全设施是安全生产的根本保证

  通过近年来,媒体曝光的煤矿事故来看,虽然导致发生事故的因素很多,安全设施不配套、不完善、硬件跟不上与事故发生有着必然的联系。近年来,我矿连续加大投入力度,煤矿安全设施得到完善和配套,所以笔者所在的煤矿安全生产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事态,无一起事故发生,实现了全年安全生产,为了促进职工达到规范开采,煤矿增加了安全投入,对生产系统的部分设施进行了维护和更新。在原安全奖金发放的基础上,新增20万元扩大安全资金额。煤矿硬件设施投资累计400多万。矿井的安全监测验监系统升级工作,现也基本接近尾声。对安全加大设施投入的同时,矿井的质量标准化由原来的三级升级至三级,这些,不仅保障矿上职工的安全,也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强化安全教育是提高安全素质的有效途径

  煤矿事故的发生,究其原因不外乎安全意识淡薄和安全素质低劣,以及安全设施不完善等。客观地讲,煤矿发生生产事故存在许多不合理因素。但综合事故方面的主要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二是物的不安全状态。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人的因素造成的。因此提高人的安全文化素质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是减少事故提高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制定了安全教育培训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多步骤、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每年组织两期干部安全生产培训,有力地增强了矿领导驾驭安全生产和监督管理能力。十几年来,矿上没有出现一期大的事故,年年被授予安全生产先进单位。深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努力实现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安全和生产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主体,二者缺一不可,他们具有内在的严密的逻辑性,只有坚持“安全第一”的理念,认真治理隐患,有效防范事故的发生,才能把“安全第一”到实处。

  如果事故发生后组织抢险救灾,依法追究事故责任,深刻吸取教训,一切都迟了。对于生命来说,每个人只有一次,一旦发生死亡事故,就不可能再有改变的可能。事故源于隐患。所以防范事故的有效办法就是主动排查,综合治理各类事故,把工作做在事故发生之前,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所以说,综合是安全的奠基石,是安全生产工作重心所在。贯彻安全生产的方针,必须把预防作为安全生产的主要任务,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治理隐患上来,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把握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权,把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作为矿上工作的重中之重,继续抓好瓦斯治理,真正解决煤矿安全生产的第一杀手,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必须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在新的形势下,深入进行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理念,坚持标本兼治,采取果断的措施遏制事故的发生。同时,努力寻求治本之策。

  五、大力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必须把寓教于乐贯彻始终

  安全文化的价值趋向,就是通过安全文化建设,使职工在娱乐中得到安全素质提高的目的。

  安全文化通过开展各种文娱教育活动,消除煤矿工人世间的心理疲劳,调整职工的心理状态,使职工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的功效和功能,煤矿生产生活,紧张艰苦甚至单调枯燥是煤矿职业的特点。安全文化是愉悦职工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使之恢复精力和体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就必须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安全文化的特殊功效,使职工的身体得到强健,疲劳得到消除、心理得到调节情感得到净化。对安全文化的要求,也是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就是要创造能使职工得到身心愉快悦的文化。这做既不能把安全文化等同于安全教育,也不要把安全文化等同于科技知识的教育。无论什么文化活动,都要服务于职工的身心健康,使够使他们得到有效的休息,正当的娱乐。通过加大投入,拓宽渠道,在矿上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