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落实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的目的是促进现场面貌变化、提高职工素质素养、提升管理水平,保证安全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全面提高。大力推行“七化”,即:所有设备责任化、所有空间洁净化、所有物体体积化、各项工作标准化、员工行为制度化、工作现场标准化、经营管理人性化。在具体工作中,制订个人、班组、集体、违章、绩效、质量第一系列考核制度,严格认真地狠抓对照落实,促使煤矿安全经营管理向精细化管理快速过渡,逐步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全覆盖安全管理体系,安全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有力地保证安全生产有序进行。
5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理念渗透是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前提。在企业文化建设上要抓住各级干部这个重点,积极培育文化管理意识,倡导“事在人为”的工作理念引导各级干部带头践行企业文化理念,创新思维、改进方法。大力倡导推进煤矿发展的“三大法宝”(争取政策支持、打造团队精神、发挥全员作用)、“三大忌讳”(赌博、吸毒、违章违纪)、“三大加强”(技术队伍、机电队伍、营销队伍)、“三个珍惜”(珍惜员工生命、珍惜稀有资源、珍惜本企业的每一个岗位)、“三自精神”(自我压力、自我创新、自我争先)和“三大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并以此规范干部行为,促进干部作风转变,引领他们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起到好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开展“学习型员工”、“学习型区队”、“节约型组织”的创建活动,大力倡导“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不断引导员工与企业建立共同的价值观,从而改善心智模式,形成共同的发展愿景。此外,通过场区悬挂企业文化展板、安全文化展板等理念渗透形式,不断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可度。
6 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煤矿发展
要用发展的眼光和发展的思路看待一切工作,发展才是硬道理,是企业的第一要务。首先要遵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指导方针,建成安全健康型高产高效矿井,加强安全管理,确保职工和矿山的安全是煤矿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其次要将管理和环保并重,建立绿色、环保型煤炭能源基地,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合理开采煤炭资源,不挑肥拣瘦,尽力减少资源的丢失和浪费。同时要严格遵守“三废”处理标准,特别是要建立CDM(清洁发展机制),力争减少瓦斯资源对环境的污染。最后,要以人为本,把职工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职工多方面的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切实让广大职工享受到改革开放和发展给大家带来的实惠,实现矿井跨越式发展,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实处。
总之,煤矿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特殊的系统,其管理工作必然是一项多因素、多环节、动态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正确处理好当前我国煤矿生产中技术力量和管理力量的关系,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用于探索煤矿企业管理的新路子,探求煤矿发展的新方向,最终由重技术发展为重管理,才能促进煤炭工业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才有利于与世界其他企业之间的长期合作、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