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签字”即:岗前、岗中、岗后,每一次确认都要有确认人签字为证。
“3追究”即:不签字视为没确认要追究;确认后不准确要追究;挂牌不复命要追究。
通过“333”安全确认制,控制事故发生的主体,控制事故源,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减少和避免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
(四)汇聚党政工团共抓安全的合力
我们在发挥安检、质量、技术、开拓、机电、通风、防突等业务保安部门职能作用的同时,注重发挥纪委线、行政线、工会线、女工线、青年线、保卫线、安全教育线“七条线”的作用。在全矿11个党总支、78个党支部中设立365个“党员安全岗”,在井下70个工作地点悬挂“党员安全岗”牌板,明确岗员职责,发挥岗员作用。共青团组织的82个青年安全监督岗和282个岗员,发挥青年人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当好安全哨兵的同时,开展“零点行动”井下查岗活动,加强对重点采掘工作面,重点岗位及边远死角检查,形成安全合力,共保安全生产。
(五)健全四项制度
一是健全安全执行机制。以提升执行力为着力点,督促各级领导干部履行安全责任。实行“无为问责、有错追究”制,成立以纪委、组干科和安检科组成的干部作风检查小分队,不间断地严查干部作风和安全责任落实情况,对执行力不强、安全责任不落实的干部进行追究,建立“执行任务不找借口、落实制度不打折扣、追究责任不讲情面”的执行机制,以一流的执行力,确保安全措施到位、现场管理到位、干部带班到位、监督检查到位、责任追究到位。
二是健全安全保障机制。干部职工责任联保制,战线领导包区科、区科领导包队、队领导包职工,将领导干部的安全工资与其所包区队、职工安全工作好坏挂钩,安全出问题连带追究担保人的责任。形成从上至下一级包一级,一级保一级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包保体系。
三是健全安全质量机制。实行安全质量责任终身制,对每个岗位的每一项工程或完成一项工作,都明确责任人,对工程(工作)质量终身负责,提高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
四是健全安全考核奖惩机制。全面推行“33211”结构工资制(即生产任务占30%、安全工资占30%、质量工资占20%、经营管理占10%、安全文化占10%)、干部安全质量绩效工资制、全员安全质量风险抵押和阶段性安全活动重奖重罚制度,规范安全考核机制,以安全定收入,在全矿形成“收入增加主要靠安全”、“搞好安全是增加工资的前提条件”的氛围,促使全员落实安全责任,提高搞好安全工作的主动性。
本质安全岗概念的提出,以及近几年的创建实践,促使我们更加注重系统化的改进,对贯彻安全理念、提高安全管理效率等方面都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首先,实现了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员工的生命价值高于企业经济价值、高于管理者业绩价值,员工生命安全是一切管理活动的目标是出发点;员工是所有煤矿安全生产要素中最具能动性、最具安全实现能力的因素,建设本质安全岗的实质是为岗位员工创造安全工作条件,包括设备、设施和场地等硬件条件,也包括程序、培训、制度、文化等软性支持;
第二,达到了预防为主,过程控制的目的。安全生产重在防患于未然,在员工开展岗位作业前、开展岗位作业时,通过系统追问,预知安全知识、预想安全隐患、预施安全措施;通过周而复始的系统追问,实现对全员、全方位的过程管理;
第三,提高了管理活动有效性,促进了安全管理系统的全面提升。以实现岗位安全为目标,实时揭示安全管理薄弱点,提出改进措施,只要岗位没有达到本质安全状态,管理活动的改进就不会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