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夯实基础 转换机制 构建体系 促进安全生产管理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06月07日



     三、对策及建议
 
    1.
目前我国正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企业都在逐步转变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在这一转变经营机制,与安全生产有关的一些新的体系、标准也在逐步推广运用。为了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规范,我认为:要加快与国际接轨,尽快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SHMS),用这种标准、规范性的体系来指导我们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从而使我们用人单位的职业安全健康真正有效地走上预防为主的轨道。

    2.从前面分析可知,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事故伤害的主要原因,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组织机构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严格按安全生产法要求设立管理机构,配备各相应的管理人员,目前国家正在推广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各企业应积极行动起来,在人员培训、考核上岗方面落实这一制度,在安全管理岗位上配备相应的注册安全工程师。

    2)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特别是国家规定的8大教育不能放松,同时抓好经常性教育,做到安全工作年年讲,月月讲,班班讲,大会要讲,小会也要讲,但在教育方式上要力求创新,不要千篇一律,运用多种形式激发职工的参与热情。另外,应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以人为本,对症下药有重点、针对性的教育,对安全意识淡薄的职工要及时做好一帮一,多帮一的帮助,并辅之以必要的约束手段,使其转化,达到既教育个人,又教育大家的目的。

    3)强化三基即:抓基层、打基础、基本功。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安全生产的基本单位,又处于安全生产的最前沿,班级安全管理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情况。故抓安全管理要从基层班组抓起,班组成员分工明确,确保班组安全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等各项措施得到有效实施,班组存在的安全隐患能够得到及时整改,违章违规行为能够得到及时制止,这些可通过全厂性创建安全生产标准示范班组活动得到强化和落实。同时强化班组日检查,工段、车间周检查,工厂月检查及不定期巡查的作用,隐患整改按三定四不推的原则落实。

    3.对于人员、设备、场地等资源条件局限问题的解决。人员方面:一是要加强企业内部人员调整分流,充实一线;二是要充分利用中介机构招聘一些具有熟练操作技能的劳务代理人员以缓解一线人员的压力。对于设备、场地等资源条例不足的问题:一方面要立足本身,在生产计划组织方面多下功夫,充分、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加快生产现场的物流速度,尽可能减少生产环节中的停滞点,以缓解设备、场地的压力,同时,要在目前形势比较好的时候加快设备、场地等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添置必要的设备和场地,为进一步扩大规模作好准备;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扩大产品分包力度,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尽可能扩大虚拟化经营力度。

    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阶段,国有资本要从一般性竞争企业全面退出,所以不少中小型国有企业面临着所有制的改革,机制的转变也使我们安全管理体制有所改变,如何使们的安全管理适应新的形势,这需要我们从事安全管理的人员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在现代企业安全管理方面探索出一条适合企业自身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的模式来。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