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编制
(一)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依据
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应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为指导思想,以《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国家或行业标准为依据。目前主要有:
1963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1956年劳动部、全国总工会颁布的《安全技术措施计划项目总名称表》;1977年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加强有计划改善劳动条件工作的联合通知》;1979年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建委《关于安排落实劳动保护措施经费的通知》;1979年国务院批转劳动总局、卫生部《关于加强厂矿企业防尘防毒工作的报告》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等。
除此以外,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还应依据考虑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包括:在安全生产检查中发现而尚未解决的问题;针对可能引发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的主要原因所应采取的技术措施;针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革新项目和职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等。
(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项目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项目,包括改善劳动条件、防止事故、预防职业病、提高职工安全素质技术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卫生技术措施。以改善对职工身体健康有害的生产环境条件,防止职业中毒与职业病的技术措施。如防尘、防毒、防噪声与振动、通风、降温、防寒等装置或设施。
(2)减轻劳动强度等其他安全技术措施。
(3)辅助措施。以保证工业卫生方面所必需的房屋及一切卫生性保障措施。如尘毒作业人员的淋浴室、更衣室或存衣箱、消毒室、妇女卫生室等。
(4)安全宣传教育措施。以提高作业人员安全素质的有关宣传教育设备、仪器、教材和场所等,如劳动保护教育室、安全卫生教材、挂图、宣传画、培训室、安全卫生展览等。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项目应按《安全技术措施计划项目总名称表》执行,保证安全技术措施费用的合理使用。
(三)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原则
(1)必要性和可行性原则。在编制计划时,一方面要考虑安全生产的需要,另一方面还要考虑技术可行性与经济承受能力。
(2)自力更生与勤俭节约的原则。编制计划时要注意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和设施,挖掘潜力,讲求实效。
(3)轻重缓急统筹安排的原则。对影响最大、危险性最大的项目应预先考虑,逐步有计划解决。
(4)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加强领导、依靠群众,使得计划切实可行,以便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