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树立科学安全生产观念 强化现代安全制度落实

  
评论: 更新日期:2013年01月05日

  有力的安全监督检查是落实安全规章制度的保障。要将“定期查、不定期抽查和复查”相结合,并做到三及时:“及时检查、及时发现、及时整改”;要坚持“有规必依、违章必纠”的原则,充分发挥安全监督、工会、职工代表、监察部门的作用,除隐患,灭事故。“当赏者,虽仇必录,当罚者,虽父子不舍”;“赏不忘士卒,罚不忘将帅”,赏罚分明。

  5 领导干部要敢于承担安全责任,把握安全项目投入的科学性

  企业安全投入不足,固然是造成安全隐患或事故的主要原因,但是也有相当数量的企业,每年均有一定的安全投资,只是投资方向随意性大,表现出较低的安全投资决策水平。忽视投入的科学性,投入多少才能保证合理、科学的安全系数,又能有效地节约费用,往往不被关注。有的企业领导为了百分之百保证安全,往往放大了投入的成本,忽略了经济效益因素,造成浪费。同时也暴露了一些企业领导为保安全而牺牲企业利益,不敢承担安全责任的思想。因此,重视并合理、科学地进行安全投资,在科学的基础上敢于承担安全责任,是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转变领导干部在安全投入决策方面的工作作风,就是要提高领导干部的安全素质。对企业各级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和主管领导,要进行全面培训,如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经济学、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等。通过培训学习,逐步掌握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素质,并在企业安全生产决策和投入中表现出科学的决断能力。

  审查部门要对安全项目投入进行安全预评价,包括安全系数、等级评价和效益评价等。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依据法律、法规及标准,分析、预测该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和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作为该项目安全设计和管理的主要依据,供企业领导进行投资决策。

  6 建立、完善并落实安全管理激励机制

  职工工作积极性的调动,要求管理者深入理解职工的内在需求,并予以满足,从而刺激其工作热情、激发创造力。因此,企业要在安全管理中引入多种激励机制。一方面可以在各层次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对完成情况好的集体和个人进行物质奖励;另一方面,可以评选安全标兵,从管理层到基层都有代表,满足个人的荣誉感。

  我国的企业研究中,很多人也对激励手段的作用和做法作了探讨,并提出了“形象激励”、“内在激励”、“荣誉激励”等方式和方法,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酌情选择。

  7 建立和落实安全生产“问责制”

  有功则奖,有过则必罚。但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对于一些责任事故,敢于动真格的不多,追究的往往是一些较为直接和底层的责任人,相关的上级领教很少会主动辞职,以至于安全生产制度丧失了其应有的威力和效果。

  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安全生产问责制是建设现代领导者责任的本质要求,是推进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机制,也是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健全完善安全责任追究机制,尤其是要坚定不移地落实安全生产问责制度。

  从2005年4月开始,中国石化集团实行安全生产重大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领导干部要生产经营活动中,对特大及特别重大事故,负有主要领导责任者应引咎辞职或撤职。这一规定被称为悬在领导干部头上的一把“安全之剑”。突出对重大事故问责的原则,特别是强化对直属企业主要领导、主管领导和总部相关部门领导安全责任的追究,其目的是规范事故管理,按照“四不放过”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肃追究领导者的行政责任。

  安全生产问责制为企业管理者敲响了警钟,改变了过去发生重大责任事故后只处理直接责任人而相关行政领导相安无事的状况,使得各级领导不敢在安全工作上掉以轻心,自觉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保证企业的安全经费投入,自觉为杜绝事故隐患采取有力措施,真正担负起“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责任。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