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采油厂安全生产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10月16日

        四、HSE管理与“三标”管理未有效结合,存在多头管理、重复工作的问题
        目前基层单位在安全管理方面要做的工作繁杂,有安全科下发的“七本台帐”,有企业管理科下发的HSE管理体系和“三标”管理台帐。内容包括HSE会议记录、环保会议记录等二十多种,而且有三分之一的内容是大同小异,同样的内容不同的反映形式,重复工作量大,致使基层单位疲于应付,存在什么都做,又什么都做不好的现象。对HSE管理和“三标”管理,是将两者结合,或侧重于一方,或是干脆舍弃一方的问题,领导和职工均存在认识不够,思想不统一的问题。
        五、直接作业环节的监督管理力度不够
        直接作业环节的监督管理中存在问题较多的当属动火作业的监督管理,主要有以下两点:
        1、施工队伍职工安全意识差,综合安全素质较低。
        施工队伍的作业人员大多是临时工,施工单位对这些作业人员的日常安全教育培训不够,不了解基本的安全常识,经常发生违规操作现象。
        2、动火管理中存在对施工单位监管失控的现象
        中石化集团公司动火作业管理规定,二级以上的动火作业除了必须办理各种作业票之外,还必须有甲乙双方安全科人员在现场监督,目前安全科负责工业动火人员只有一人,经常出现多处动火,无法分身的状况。因此现场监护工作大多落在基层安全专(兼)职人员身上,施工队往往只有班长在现场,乙方监护人很少在动火现场。由于怕影响生产,因此甲方基层安全监护人很少会因乙方监护人不到位而要求停止动火,而且基层安全监护人全程监护工作疲劳,责任大,责权利不统一,积极性易受损。
        六、对“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在思想认识上不到位
        早在50年代,国家领导人就提出了“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现在仍有相当一部分职能部门和干部职工理解为第一责任人、主管安全的领导和安全部门管安全,安全工作与己关系不大。至于其它部门和人员只是协助而已。诸如特种设备的检测、安装、审验和人员的操作等管理,均认为是安全部门的事;安全检查查出的问题,在整改时,无论大小和类别,均认为由安全部门来负责,这使安全部门成了即是裁判又是运动员的角色,失去了监管的职责。更有甚者,个别基层单位的领导干部在接受安全检查时,当问及安全情况时,回答是:这些事是安全员负责的,我不清楚。这些同志没有理解管什么事就必须管这件事的安全的精神。这样,“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原则在执行中变成了“工作由我主管,安全由你负责”。
        二、主要对策
        安全工作各级各单位都有制度和目标,关键是如何做,做出成果来。针对我厂安全生产工作的现状,我们应该在继承传统做法的基础上,加大力度,推行目前国际上通行的,证明行之有效的HSE管理体系。HSE管理体系是国际国内石油石化行业一致认同的科学管理模式,是建立企业安全长效机制的必然举措。
        一、明确管理职责,加强各级领导的体系基础知识培训,提高思想认识
        要加大HSE体系的推进力度,首先必须对现有的管理模式进行局部的调整,组建一支体系推进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骨干力量,负责体系的日常推进工作。各部门、各单位在管理职责的指引下成立以“行政一把手”为组长的认证工作领导小组。其次是改变观念,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HSE意识。除了聘请有关专家举办 HSE知识培训班外,还要利用安委会、厂务会、党政联席会、生产经营协调会、调度会等会议宣讲建立体系的目的和意义,讲评体系工作,要求各级领导将体系要求融入日常工作,将“三标”管理与HSE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避免产生“两张皮”现象。三是加大推行HSE管理体系的投入力度,整改目前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为HSE管理体系的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在各类改革的竞争竞聘考试考核中引入有关体系知识,使各级管理人员切实体会到体系推进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感,使各级领导进一步加深对体系工作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的认识。
        二、抓好岗位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规范职工行为
        要顺利而高效地实施HSE管理体系,最终取决于全体员工能否自觉地接受HSE管理的理念,并且不断地提高相关的理论素质、技术基础和实践经验。对于现场和岗位的HSE管理来说,提高职工相关素质的最直接、最容易付诸实践的做法就是岗位练兵。工艺操作规程和事故应急预案是前人长期积累起来的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的精华,要通过反复持久的岗位练兵(不只是停留在纸上抄背几道题目的理论练兵,而是要有实际操作、演练和对设备维修保养等的实践练兵),使操作者能够在第一时间迅速高效地采取符合规范的措施或操作,尽量防止事故的发生或减少事故的损失,规范职工在任何状态下的行为模式。使职工在思想上,自觉地使自己的一切行为符合工艺操作规程和事故应急预案的相关要求。只有全体职工的积极参与,充分发挥才干和积极性,HSE体系的推进才会获得真正的收益。
        三、加强风险辨识管理,建立有效的安全监控体系
        HSE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之一是风险辨识和评价。采油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要实行对风险的可靠控制,首先要让全体职工认识到该行业的风险特点,通过认真的分析、思考,为确定的每一项风险制定切实可靠的控制措施,并具体落实到每个职工身上,形成覆盖全厂的安全监控体系。在从事具体工作过程中对可能存在的任何危险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价,从而提出降低或控制风险的具体措施。不但要对现在已经在进行的各项生产过程开展风险识别和评价,取得经验,形成制度,而且在今后开展任何新的工作之前,都要进行必要的风险评估和安全预评价,避免在工程建设项目中老的历史遗留问题还未解决,又产生新的遗留问题。从源头解决设备设施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性。
        总之,企业安全工作的好坏,不仅仅是反映在发生事故的多少和严重程度上,而且还反映在全部的作业过程和每一个成员的安全行为中。建立和推行HSE管理体系,就是要加强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性,通过宣传教育和实施安全责任主体考核制度,来约束、规范、考核职工的安全行为。按照HSE管理体系长效和持续改进的管理理念,建立起我厂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