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毒
油品具有一定的毒性。基础油中的芳香烃、环烷烃毒性较大,油品中加入的添加剂,如抗爆剂(四乙基铅)、防锈剂、抗腐剂等也都有较大的毒性。这些有毒物质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侵入人体易造成头晕、恶心、嘴唇哆嗦、浑身无力,严重的会引起昏迷。因此,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掌握各种油品的性质,可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尽量减少油品蒸汽的吸入量。油品库房应保持良好的通风。进入轻质油库房作业前,应开库门及天窗。进入轻油罐内作业时,必须事先打开人孔通风,并穿戴带有通风装置的防毒装备,佩上保险带和信号绳。操作时,罐外应设专人值班,并轮换作业。
避免口腔和皮肤与油品接触。应用橡皮球或抽吸设备吸油,杜绝用嘴吸油品。作业完毕后,要用碱水或肥皂洗手,未经洗手、洗脸、漱口,不得吸烟、饮水和进食。换下的沾有油污的工作服、手套、鞋口不得带进宿舍、食堂。
加强安全教育
对新职工、临时工、外包工等外来人员,进油库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主要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油库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基础知识和消防知识、安全设施使用方法等。
油库职工应做到“三懂”、“三会”,即懂得油库发生火灾的危险性、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懂得扑救火灾的方法;会报警、会使用消防器材、会进行初期扑救。
配齐消防器材
油库应按安全管理规定配齐消防器材,并放到固定位置。常用的灭火剂有水、泡沫、干粉、蒸汽、惰性气体(氮气、二氧化碳)和卤代烷(1211、1202)等。
常用的灭火方法有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抵制法。常用的消防器材如下:
灭火砂箱。放置于油品作业场所,同时配备必要的铁锹、钩杆、斧头、水桶等。
石棉被。将石棉被覆盖在着火物上,火焰会因隔离空气而熄灭。适用于扑灭储油容器的
罐口、油桶桶口、油罐车罐口、管线裂缝的火焰及在地面上发生的小面积初期火焰。
灭火器。由筒体、器头、喷嘴等部件组成,借助驱动压力,将内装的灭火剂喷出,达到灭火目的。灭火器结构简单,为扑救各类初期火灾的重要消防器材。
灭火器的种类很多,按移动方式可分为手提式和推车式;按驱动压力来源可分为储气瓶式、储压式、化学反应式;按所充装的灭火剂可分为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酸碱灭火器、清水灭火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