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应用系统置换工作的安全注意事项
提前组织专门力量到每个用户家进行安全检查以消除用气隐患、整改违章,更新老旧阀门和老化的软管 ,规范安装热水器的烟道,同时收集用户的燃具品牌、型号等信息,向每个用户分发“天然气置换手册”,宣传天然气置换知识、要用户配合的几点要求、安全使用的注意事项等,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用户的燃具信息准确对预防错改和漏改起关键作用。选择合格的燃具改造单位和技工也是实现安全目标的重要保证,各品牌的燃具尽可能由其指定的特约安装维修单位进行改造,要求配件由原生产厂提供、要求所有技工持燃气管理部门颁发的岗位证书上岗,与改造商签订的合同中要有明确的质量标准和工作要求,同时执行厂方规定的燃气置换燃具改造作业指导书;每台燃具改造完成或更新后要求点火调试,向用户宣传安全、正确的使用方法;实践证明由特约安装维修单位进行改造的燃具质量较好,以后的售后服务也没有扯皮现象;反之改造的燃具质量较差,其烟气中一氧化碳含量有超标倾向,对用户的安全和健康会造成负面影响。燃具改造部分要求包修一年,改造完成后向每户发放质保卡,便于用户报修以及时排除用气故障,确保使用安全。每户的转换工作完成后,组织专职人员进行百分之百的安全、质量复查,以良好的燃具改造质量来保证用气安全,我公司为此培训了100多名安检人员,投入不小但效果显著。投用时间较长或有安全隐患的户内管,采用更新、并将立管和煤气表都移至室外公用部位的办法解决,以保障安全可靠供气,将立管和煤气表都移至室外是预防居民发生燃气事故最积极有效的措施之一。抄表时间也宜提前在燃具改造日隔夜的晚高峰后进行,抄表的同时关闭家中全部煤气阀门,在灶具和热水器的醒目位置张贴禁止使用的标志以防止用户在未经改造的燃具上使用天然气而发生意外。对表前阀门未全部关闭的立管当晚进行气密性检测,检测不合格的必须要查找原因,经修复合格后方可通气,这个程序为避免事故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各户立管置换可在改造或更新后在灶具上点火,至火焰燃烧正常,严禁用脱排油烟机将放散气体排入公用烟道导致邻居中毒。当天家中无人配合置换工作的用户,应采用明显警示标志告知用户,燃具因未按天然气要求改造而禁止开启使用,经多次上门还是无人的用户集中后在报纸上公示,通知他们迅速联系进行燃具改造或更新以防后患。工业用户的燃烧设备、公建商业用户的大锅灶、炒灶等燃具也需选择改造厂家,按规范要求进行改造,使其能与天然气这一气源相适应。每片置换完成后应召开各部门负责人会议,发扬成绩、查找不足、制定改进措施和奖惩办法,对违章和有质量问题的单位和个人通报批评并给予相应惩罚,对在置换中能及时发现隐患和排除故障的单位和个人通报表扬并给予奖励,形成人人重视安全和工作质量的氛围,使以后的置换工作越做越好,从而实现零事故的预期目标。
4 宣传教育工作
充分发挥报社、电台、电视台、居民社区、物业管理公司的积极作用,采用多种形式广泛进行宣传,使广大市民和工商用户理解、支持天然气置换工作,掌握天然气的优越性及安全、正确的使用方法;了解哪些燃具可以改造后继续使用,哪些燃具不可以改造后继续使用,哪些燃具必须强制淘汰;知道户内有哪些用气隐患,应如何正确处理;理解置换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知晓如何做好配合工作,以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确保安全、平稳完成置换工程。我公司通过宣传鼓励用户淘汰旧燃具,更新燃具给补贴费,现场购买灶具送软管,用户的燃具和软管更新后安全用气更有保障。天然气置换工作涉及千家万户,保障安全平稳是天然气置换工作的前提,万一因工作疏漏而发生中毒、火灾、爆炸事故都将有损企业形象、造成经济损失、并影响置换工作的全局。因此,全体参与置换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上岗前培训,熟悉置换程序、工作标准和质量标准,确立“安全第一、用户至上”的理念,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事事时时处处讲安全,人人都是安全员和安全宣传员,使安全工作全员参与、贯彻始终。自2003年3月份天然气置换工程开工以来,我市已置换居民9.5万户,置换中压A和中压B级管道分别为106km和92km,低压管近500km,置换调压器107座;应用系统更新灶具4.2万台,更新热水器1.5万台,发现并消除漏点1200多处,立管更新并出户0.7万户,更新老化的软管3.5万m,整改各类户内隐患0.9万处,为今后的安全用气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