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爆炸泄漏事故多。化学危险品爆炸和泄漏事故是造成人员伤亡的"大敌"。爆炸发生之前,如果扑救人员不能撤离现场,就会造成严重的伤亡。
(五)油罐爆炸或沸溢伤害大。油罐发生火灾不仅速度快,燃烧猛,扑救难度大。期间,一是着火罐容易变形坍塌,邻近罐在高温辐射热作用下容易发生再次爆炸,液体流淌火如果处置方法不到位,都会造成人员伤亡。二是在扑救一些重油罐火灾过程中,它可能因为在大量灭火用水喷射或油罐底层水在高温作用下,达到沸腾程度转化为气体时,能突然发生外溢与喷溅而导致人员伤亡。
(六)防护装具故障多。消防指战员配备必须的防护装具是确保自身安全和灭火抢险救援工作的需要,但往往由于平时对防护装具疏于保养,加上技术训练不扎实和操作不当等原因,结果导致伤亡。
(七)火场“爆燃”危险大。爆燃,当一个房间内充满着可燃气体或处于阴燃状态,在打开门窗的瞬间进入大量的空气,遇火源而发生爆燃,虽然只是一瞬间,但对人的安全造成很大威胁,甚至造成伤亡。
(八)电器设施隐患多。在火场上应该考虑所有的电线和生活用的电气设备都是危险的。因为,电通过人体能使心脏肌肉强烈萎缩,中止呼吸,电流能使人身的器官被烧毁。许多场合消防队用梯子或高空作业时,在电器设备火灾或电气设备附近灭火,由于接触电流而死伤。
四、加强在灭火抢险救援中“自我防护”的基本措施
(一)应加强驾驶员队伍建设。主要措施:一要加强驾驶员的选拔和使用。二应加强驾驶员的安全教育。三在行驶过程中,旁边乘座人员不得任意干扰。四应督促驾驶员平时加强维护保养,认真落实安全活动日,认真组织道路水源和灭火作战计划的实地勘察和学习。
(二)应加强处置预案的制定和熟悉。这是处置行动能否成攻的关键。因为,消防部队流动性大,有部分指挥员调任新岗位后,对化学危险品泄漏处置和火灾扑救的对象、场所和处置预案不熟悉、不了解。所以,这就要求消防部队的各级指挥员、尤其是特勤队伍要经常深入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化学危险品的企业,了解各类化学危险品的存量、特性、处置方法,对重点企业要制定预案,特别是对发生泄漏、火灾爆炸后涉及面广、危害大、易引发群死群伤的重点单位,更要详细制定处置预案,适时开展演练。同时还应建立化学危险品查询系统,并和处置预案一起输入计算机,实施科学辅助决策。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打有准备之仗、打有把握之仗。
(三)应加强灾害事故现场情况的侦察。只有重视和加强现场侦察,切实了解事故现场情况,掌握现场“突变”的症兆,才能形成准确的判断,以便果断采取相应的战术和防护措施。
(四)应科学运用“撤退”战略。在灭火抢险救援中,现场情况发生突变的情况下,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人员伤亡,明智地实施战略“撤退”,有利于事后的战术进攻。那么,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又如何通过“撤退”战略来达到预想的效果呢?
1.指挥员不仅要树立正确的火场撤退意识观念,而且还需有丰富的经验、智慧、胆略和高超的指挥艺术,并在参战人员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时,该撤退时,下达“撤退”命令就应果断。
2.一旦迫不得已撤退时,必须坚决服从命令,行动要快速有序,并做到撤而不慌、退而不乱。
3.撤退后的消防指战员,要树立“反攻”意识。
4.在以下情况出现时,应及时下令撤退:一是建筑物出现变形、开裂增大,局部坍塌,发出断裂声和发现灰浆墙塌下来的征兆时;二是在石油及其产品和其他易燃易爆化工原料储罐火灾扑救中,风向突变,直接威胁到邻近贮罐、设备,必须调整部署时;三是石油及其产品和其他易燃易爆化工原料储罐燃烧过程中出现火焰突然变白,增亮,罐体发生颤动,并发出“嘶嘶”呼叫声等爆炸前兆时;四是沸喷性油品浓烟变淡,发出“嘶嘶”的噪声等沸溢、喷溅前兆时;五是在化学事故处置中,新的、更大的泄漏发生,必须调整部署时;六是在灭火抢险战斗中,供水突然中断,并不能立即恢复正常供水,即将发生重大险情时;七是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具发生故障,又不能马上排除时。
(五)应加强灭火抢险救援业务理论的学习和研讨。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要想战时少流血,就得平时多出汗。这就是现代消防指战员必须重视、加强灭火抢险救援业务学习和探讨的重要性、必要性。
(六)应加强灭火抢险救援装备器材建设。根据辖区参与灭火抢险救援工作的实际需要,应积极动脑子、想办法、找机遇,争取地方政府和各有关部门重视、支持和解决个人防护装备的配套工作。尤其是在个人防护装具和消防通讯设备上,要不断进行技术改良、功能改进,以方便操作使用。同时要加快研究开发消防机器人在灭火抢险救援中的推广使用,以减轻消防员在灭火抢险救援中危险程度和工作强度。
总之,加强消防指战员的自我防护工作,避免和减少指战员在火场上伤亡事故的发生,应当成为各级消防指战员研究的重要课题。而事实上,一切悲剧在发生前,往往会由于各种原因而表现出种种迹象,只要我们平时在灭火抢险救援中引起高度重视,把各项防护措施落到实处,有些伤亡事故是可以做到有效遏制和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