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状况直接关系到项目的顺利推进、员工的生命安全以及企业的社会声誉和经济效益。
一、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力
许多施工企业虽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大打折扣。部分管理人员对安全制度重视不足,未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开展安全检查、隐患排查等工作。有的项目,按照安全管理制度,每周应进行一次全面的施工现场安全检查,然而负责检查的管理人员因忙于其他事务,仅在办公室编造检查记录,实际并未深入现场。对于一些明显的安全隐患视而不见。对于违反安全制度的行为,未能及时、严肃地进行处罚。有工人多次在施工现场吸烟,按照制度应给予罚款及警告处分,但由于管理人员未严格执行处罚规定,导致其他工人纷纷效仿,安全违规行为屡禁不止,严重损害了制度的权威性,员工对制度缺乏敬畏之心。
2、安全教育培训流于形式
安全教育培训是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的重要手段,但不少施工企业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未根据不同岗位的风险特点进行差异化设计。对所有岗位员工进行的安全培训内容几乎相同,未考虑到各工种面临的不同安全风险。培训方式单一,多以集中授课、观看视频为主,缺乏实践操作和互动环节,导致员工参与度不高,难以真正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
新员工入职培训时间过短,未能使其充分了解企业的安全文化和工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就匆忙上岗作业,由于对安全操作规程和防护要点了解不足,在作业过程中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
3、安全投入不足
安全投入是保障施工现场安全的物质基础,但部分施工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在安全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配备不齐全或质量不合格,无法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安全警示标识设置不规范或数量不足,无法有效提醒员工注意安全风险。在交叉作业区域、危险设备附近,没有设置足够数量的警示标识,导致员工对潜在危险认识不足。在施工设备的维护和更新方面也存在问题,一些老旧设备超期服役,缺乏必要的保养和维修,设备故障频发,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有的设备已使用多年,超出正常服役期限,且日常维护保养不到位。
4、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
施工企业内部安全管理责任划分不够清晰,存在职责交叉和空白区域。一些部门和人员对自身的安全管理职责认识模糊,在工作中相互推诿扯皮。在有的施工现场,对“三管三必须”认识不到位,工程部门认为安全是安全管理部门的事情,在施工过程中只关注工程进度和质量,忽视了施工安全。而安全管理部门则认为工程部门应负责具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未能及时督促整改,导致安全管理工作出现漏洞。此外,对于安全管理责任的考核机制不完善,未能将安全管理工作的成效与个人绩效紧密挂钩,无法充分调动员工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安全管理责任难以落实到位。
二、施工企业安全管理问题的改进措施
1、强化安全管理制度执行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执行的监督机制,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定期对项目施工现场的安全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监督小组应制定详细的检查清单和评估标准,确保检查工作全面、深入。对安全检查记录的真实性进行核查,不仅要查看记录内容,还要实地验证是否按照记录进行了检查。对执行不到位的项目和个人,要及时下达整改通知,并跟踪整改落实情况。整改通知应明确整改要求、整改期限和责任人,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加大对违反安全制度行为的处罚力度,制定详细的处罚标准,根据违规情节的轻重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警告、停工整顿等处理措施。要加强对安全制度的宣传和培训,通过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确保员工充分了解制度内容和要求,提高员工对制度的执行力。
2、优化安全教育培训体系
根据不同岗位的风险特点和工作要求,制定个性化的安全教育培训方案。丰富培训内容,除了常规的安全法规、操作规程等知识外,还应增加事故案例分析、应急处置技能等实用内容。通过分析真实的安全事故案例,让员工深刻认识到违规操作的严重后果。创新培训方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模拟演练、现场实操等多样化的培训形式,提高员工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组织员工进行现场灭火器使用、心肺复苏等实操培训。延长新员工入职培训时间,确保新员工在入职初期能够系统地接受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建立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档案,记录员工的培训情况和考核成绩,作为员工晋升、奖励的重要依据之一。
3、加大安全投入力度
施工企业要树立正确的安全投入观念,认识到安全投入是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成本。设立专门的安全经费账户,确保安全资金专款专用。按照规定足额提取安全费用,并合理分配使用,优先用于安全防护设施的购置和更新、施工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安全警示标识的设置等方面。定期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网、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进行检查和更换,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及时更新老旧设备。定期对安全投入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和公示,接受员工和社会的监督,确保安全投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要积极引进先进的安全技术和设备,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水平。
4、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并加强考核
进一步明确施工企业内部各部门和岗位的安全管理职责,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责任清单,使每个部门和人员都清楚自己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具体任务和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责任考核机制,将安全管理指标纳入企业绩效考核体系,与员工的薪酬、晋升、奖励等直接挂钩。定期对各部门和岗位的安全管理责任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对安全管理工作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部门和个人进行严肃问责,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推动安全管理责任的全面落实。
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关乎企业的兴衰成败和员工的生命福祉。通过采取强化制度执行、优化培训体系、加大安全投入、明确并落实安全管理责任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施工企业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的安全管理水平,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为企业的稳定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