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模板工程
1、模板施工前要进行模板支撑设计、编制施工方案,包括模板制作、安装及拆除施工程序,根据砼输送方法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经申报批准后方可实施。现浇砼的梁、板的模板支撑系统不仅要有计算书,还要有细部构造大样图,对材料规格尺寸、接头方法、间距及剪刀撑设置等均应详细注明。在浇筑混凝土前,必须按照构件的形状和规格安装坚固的模板,以确保混凝土浇筑作业的顺利进行,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和规定的强度时,方可拆除模板。
2、安装模板应该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本道工序模板未固定之前,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模板的支柱必须支撑在牢靠处,底部必须用木板垫牢,不准使用脆性材料铺垫。沿立柱的纵向及横向加设水平支撑和剪刀撑。
3、当下层楼板未达规定强度要求的情况下,支设上层模板时,下层的模板支柱不能提前拆除。为了保证模板的稳定性,除按照规定加设立柱外,还应在沿立柱的纵向和横向加设水平支撑和剪刀撑。
4、支模时,上下层立柱应在同一垂直线上,使其受力合理。当模板高度在4m以上时,施工人员应在操作平台上作业;不足4m的,可在高凳上作业。不准站在模板上、钢筋上操作或在梁底模板上行走,更不准从模板的支撑杆上上下和攀登。
5、绑扎钢筋或安装钢筋骨架时,必须在操作平台上作业,施工人员上下必须在斜道上行走。不得在钢筋骨架上工作或上下攀登。浇筑离地2m以上的框架、过梁、雨罩、小平台混凝土时,应在操作平台上作业,不得直接站在模板和支撑杆上作业。
6、大模板堆放应有固定的堆放架,必须成对、
面对面存放,防止碰撞或大风刮倒。模板堆放要整齐,高度不超过1.6m。临时堆放处离楼层边沿不应小于1m,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米,楼层边口、通道口、脚手架边缘等处严禁堆放任何拆除物体。大模板的拆除工作,应注意模板的稳定性,防止碰撞。
7、模板拆除前,必须确认混凝土强度已经达到要求,经工地负责人批准,方可拆除。拆除模板时应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并有专 人指挥。高处拆除的模板和支撑,不准乱扔。
8、拆除现场要有专人负责监护,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拆模现场。
9、禁止拆模人员在上下同一垂直面上作业,防止发生人员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
第5节 高处作业
1、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高处作业。高处作业必须严格执行JGJ80-9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2、高处作业要身穿紧口工作服,脚穿防滑鞋,头戴安全帽,腰系安全带。遇到大雾、大雨和六级以上大风时,禁止高处作业。
3、高处作业平台四周要有高1~1.2m的防护栏杆,栏杆内侧密目网封闭。底部四周铺18cm高挡脚板。平台板为5cm厚木脚手板。平台设梯子,供作业人员上、下。梯子要与平台骨架固定牢固,踏板间距30cm。
第6节 墩台施工
1、施工前搭好脚手架及作业平台,并在平台外侧设栏杆。
2、墩高10米以上应设安全网。
3、吊斗落斗前,下面的作业人员必须躲开,严禁吊斗碰撞模板和脚手架。
第7节 滑模施工
1、施工前作好安全交底。
2、遵守“高空作业”的安全规定。
3、墩上养生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
4、混凝土浇注时,不得用大罐漏斗直接灌入而冲击模板。
5、震捣时不得震动支撑杆、钢筋和模板。
6、提升模板时不得进行震捣。
7、经常检查操作平台的倾斜情况。
8、发现支撑杆弯曲变形应及时加固。
9、平台上按规定限定人数和堆放材料,不得多人聚集一处。
10、拆除滑模设备时,警戒线到建筑物的安全距离不小于10米。
第8节 桥梁梁板运输
1、严禁酒后作业。
2、进行试吊试运及刹车实验。
3、轨道平车:纵坡2%,轨道半径大于25米。
4、平板拖车:限速5km/h, 以防倾覆。
5、使用方木等材料防止制动失灵。
第9节 架设梁板
1、架梁前作好安全交底。
2、严禁酒后作业。
3、吊车架梁时,旋转范围内严禁站人。
4、龙门吊架梁时,龙门吊安装须经过安监部门验收。
5、龙门吊架梁时,必须遵守操作规程。
6、梁体及下部不得站人。
7、钢梁悬臂拼装时须加设安全网。
第10节 预应力张拉法施工
1、张拉作业区,无关人员不得进入。
2、张拉端方向严禁站人。
3、注浆作业时,操作人员须带目镜,保护眼睛。
张拉端部要设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