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人员安全管理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05月29日


  人员安全管理的任务与内容
  人员安全管理的任务就是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预防事故的发生。人的不安全行为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于安全意识差而做的有意的行为或错误的行为;二是由于人的大脑对信息处理不当而所做的无意行为。前者如使机器超速运行、未经许可或未发出警告就开动机器、使用有缺陷的机器、私自拆除安全装置或造成安全装置失效、未夹紧工件或刀具而启动机床、装卸或放置工夹量具不当、没有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人处于不适当的工作位置或接近危险部位、在机器运转中进行维修和调整或清扫等作业。后者如误操作、误动作;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漏;忘记关闭设备;按钮、阀门、扳手、把柄等的操作错误等。引起行为失误的原因有物缺陷、人方面缺陷、作业不合理和管理缺陷等。
  要预防事故就要减少不安全环境和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提高人员的安全性。提高人员安全性的途径主要是通过选拔和配置、提高人员素质、规范人的行为等(如图所示)。
  选拔和配置主要通过职务分析、职业适应性测试、职业选拔测试等方法保证人的特性与所从事职业或工种更加匹配,减少事故倾向者,从而减少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事故。提高人员安全素质的主要方法是宣传、教育、培训,包括对新工人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等。规范人的行为主要是利用各种控制力来实现,如激励措施、纪律措施、组织管理措施、文化力作用等。
  对人员的安全管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提高人员安全性的途径选拔与配置提高安全素质利用各种作用力规范人行为
  职务分析职业适应性测试职业选拔测试宣传、教育、培训心理调试激励措施纪律措施组织管理措施文化力作用-安全文化建设
  图提高人员安全性的途径
  
  把好选人关
  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新选人员应保证符合岗位安全特性的要求,尤其对于比较危险的作业、特种作业岗位,必须严格按有关安全规程要求选拔作业人员;二是在职人员的动态考核,对于那些由于生理、心理等变化不再胜任本岗位操作的人员应及时给予调整。此项工作的主要技术方法有:安全素质分析法、职务分析法、职业适应性测试法等。
  
  
  提高人员的安全素质
  这是预防工伤事故的根本,主要技术方法有:宣传、教育、培训、训练、安全活动等。
  
  有关人员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
  如安全活动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奖惩制度、劳动组织制度等。
  
  对人员作业过程的监督管理
  人员工伤事故大多数发生在作业过程,因此应加强对人员作业过程的监督管理。主要内容包括:
  1.人员不安全行为的监督
  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因此要预防事故就必须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因人的行为受生理、心理、社会等因素影响,所以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控制是整个人员安全管理中的难点。主要技术方法有:心理调适法、激励措施、纪律措施、组织管理措施、文化力作用控制法、行为抽样法等。
  2.现场作业方法合理性的监督
  现场作业方法不合理就容易导致事故,尤其对于危险作业,必须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要求的程序作业,如动火管理、设备维修管理等。主要技术方法:现场观察法、类比法、功能程序分析法、“六何”分析法等。
  3.人员操作动作的合理性监督
  合理的操作动作应做到安全、经济、高效。主要技术方法有:现场观察法、动素分析法、人机分析法、模拟分析法等。
  
  人员安全信息系统的建立与管理
  主要是人员安全台账的建设与管理,如人员的安全心理特征类型、生理状况、身体检查记录、作业工种、违章记录、安全考核情况等方面的信息。主要技术方法有:手工安全台账建档法、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法等。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