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效益第一的观念
效益是指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所得到的有效的结果。它可以用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的比值来表示,也可以用产出与投入的比值来表示。在人类所从事的活动中,效益表现在各个方面,它既包括经济效益、也包括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安全效益等。
以尽量少的投人获得尽量多的产出,即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一切安全管理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因而也是安全管理择优观念的主要的表现形式。
在实际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不仅是企业安全管理本身的要求,而且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要求。实际上,我们所说的发展,应当包括速度和效益二重涵义。也就是说,所谓发展,是指在提高效益的前提下保持一定的速度,也是指在一定速度下取得较好的效益。否则,只讲速度,不讲效益,不仅不能增强经济实力,推动企业发展,提高职工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而且还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如果只讲效益,不讲速度,也谈不上经济和企业的发展,也不会普遍地满足职工不断提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需要。为此,可以总结出这样的公式:
速度×效益=发展
其次,我们所说的效益,是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相统一的效益。不可否认,上述诸种效益在实际中有时是矛盾的。例如,有时为了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对资源进行过量开发,甚至生产一些对社会或消费者有害的东西,或者造成环境污染,或者发生人身伤害事故。这样的生产,可能会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却会给社会、生态以及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这种效益不是真正的效益,我们也不应树立这样的效益第一的观念。
再次,我们所说的效益主要是指整体的效益,而不是局部的效益。所谓整体效益,就是把效益放在一定范围内的全局来考察,看其效益的大小,而局部效益则可能只是整体效益的一部分,或相对全局来说,只是在某些方面,某些局部的效益。在实际中,有时局部效益和整体效益是统一的,有时也出现矛盾。树立效益第一的观念,就是要力争达到整体效益与局部效益的统一。
在企业安全管理中获得较好的效益,需要对整个安全管理系统和安全管理过程的优化。为此,相对全面安全管理的观点,也应提出全面安全效益管理的观点。仅从安全管理的组织系统来说,就应要求人人树立效益第一的观念,人人参与安全效益管理。从安全管理的全过程来说,就要在每一个安全管理环节上讲效益,在每项安全管理工作中讲效益。例如,制定企业安全管理目标,要把效益作为主要内容,在总结评价安全工作时,也要把效益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和考察指标。
四、人才第一的观念
人才第一的观念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在企业安全管理中重视人才的作用,把培养、选拔和使用人才的工作放在一切安全管理工作的首位。以下,作者仅强调在企业安全管理中树立人才第一观念的另一内容,就是要把培养人、发展人、不断提高人的安全素质作为安全管理的目的之一。
传统的安全管理都把追求利润、效率、效益作为主要目的,而对于人本身的发展和提高却重视不够。行为科学虽然重视对人的需要的满足,但是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也并非重视人本身的发展和提高。在现代社会中,特别是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人们不但越来越追求精神上的满足,重视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且越来越认识到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价值。从需要层次上说,是越来越追求受人尊重和自我实现的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这种趋势,就要求我们在现代企业安全管理中充分重视人的价值,并尽力为人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条件,从而把尊重人、培养人、解放人、发展人作为安全管理的重要目的之一。
在安全管理中树立人才第一的观念,不仅是做到安全第一、时间第一、效益第一的根本保证,而且提倡把人的发展和进步作为安全管理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安全管理不断优化,不断提高的表现。这就是我们把人才第一观念列入安全管理择优观念重要内容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