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不锈钢压力容器制造管理规定

  
评论: 更新日期:2015年07月07日

4.7 不锈钢压力容器应按照JB4708《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标准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并据此编制焊接工艺。在不锈钢压力容器上施焊的焊工必须具备相应的焊接资格。

4.8 有抗晶间腐蚀要求的不锈钢压力容器在焊接时应严格执行焊接工艺规范,严格控制焊道层间温度。焊道清根时,应将渗碳层打磨干净。

与工作介质接触的焊道一般应最后施焊。

4.9 不锈钢压力容器的施焊不允许用碳钢材质作为地线搭铁,应将地线搭铁紧固在工件上,禁止点焊紧固。

4.10 不锈钢压力容器施焊前应用丙酮或酒精将接头处的油污等杂物清洗干净,采用等离子切割的坡口,应打磨至金属光泽,焊接时,不允许在不锈钢非施焊表面直接引弧,采甩手工电弧焊焊接时,在接头二侧应有1OOmm范围的防飞溅涂层,以易清除飞溅物。

4.11 严格控制不锈钢压力容器的焊缝返修次数,有抗晶间麻蚀要求的,焊缝返修仍应保持原有要求。

4.12 不锈钢压力容器产品焊接试板应根据设计图样要求进行晶间腐蚀试验,除设计图样另有要求外。晶间腐蚀试验办法和检验依据按2。3规定进行。

4.13 制造不锈钢压力容器时,应避免尖锐、硬性物质擦划伤不锈钢表面。如进行容器内工作。应采取铺设衬垫等保护措施。

4.14 不锈钢压力容器的表面如有局部的磕碰划伤等影响耐腐蚀性能的缺陷,必须修磨。

4.15 不锈钢压力容器的铭牌座应选用与筒身同型号的材料。

5 表面处理

5.1 不锈钢压力容器的表面处理应按设计图样要求进行。

5.2 在不锈钢压力容器表面处理之前,所有的焊接修补工作应该结束,压力容器表面的焊接飞溅物、熔渣、氧化皮、焊疤、凹坑、油污等杂质均应清除干净。在表面处理过程中禁止用碳钢刷清理不锈钢压力容器的表面。

5.3 采用机械抛光时,抛光磨料一般应选用氧化铝或氧化铬,不得使用铁砂作磨料。严禁不同粒度的磨料混放。

5.4 抛光等级应按顺序逐级提高。粗抛后,应用10倍放大镜进行表面检查,如在局部区域发现小麻点,应将小麻点抛磨干净后方可进行亮抛。局部区城的小麻点抛磨后,不允许有明显的凹坑。

5.5 在整个抛光过程中,应始终控制抛光粒度,预防变形和过热,且应注意抛光纹路的一致性。抛光等级按设计图样和GB1031《表面粗糙度》的要求进行评定。

5.6 采用电抛光或其它方法抛光时,应事先进行工艺性试验,工件抛光时应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

5.7 不锈钢压力容器的酸洗钝化应以浸渍法为主,亦可采用湿拈法或膏剂涂抹法。

5.8 凡不锈钢压力容器上有碳钢零件部的,应尽量避免碳钢件的酸洗,无法避免时,碳钢件必须预先做好保护措施。

5.9 酸洗后的不锈钢表面不得有明显的麻蚀痕迹,不得有颜色不均匀的斑纹,焊接有热加工表面不得有氧化色。不锈钢压力容器酸洗后,必须用水冲洗净,不允许残留酸洗液。钝化后的不锈钢表面应用水冲洗,呈中性后擦干水迹。

5.10 有抗晶间腐蚀要求的不锈钢压力容器表面处理后,必须进行钝化膜检查,按设计图样的规定进行钝化膜的检查,设计图样无规定时用蓝点法进行检查。钝化膜检查应避免在腐蚀介质表面进行。

5.11 需排放的酸洗液,应采取中和措施,达到国家有关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

6. 压力试验及包装运输

6.1 不锈钢压力容器制造完毕后,应根据设计图样要求进行耐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

6.2 不锈钢压力容器作水压试验后,应立即将水排净,吹干水迹,如因结构原因无法吹干水迹时,试验用水的氯高子含仅不超过25ppm。

6.3 不锈钢压力容器在耐压试验、气密性试验以及包装过程中,与介质接蚀的表面如有钝化膜被破坏时。应及时采取重新钝化措施。

6.4 不锈钢压力容器制造完毕后,所有密封面和管口应及时用盖板盖好,并采取适当保护措施。设备的碳钢部分应涂油漆。除设计图样有要求的外,一般情况下不锈钢表面不需涂漆保护。

6.5 不锈钢压力容器运输时,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铁离子污染和设备表面的损伤。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