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移动式起重吊装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评论: 更新日期:2014年05月23日

        (六)起重机处于工作状态时,不应进行维护、修理及人工润滑。停机维护时应采取下列安全预防措施:
        1. 起重机应转移到安全区域,将吊臂下降至地面,在吊臂无法下降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将吊钩滑轮组下降至地面上,否则应将吊钩滑轮组机械固定。
        2. 将所有控制器置于空档位置并关闭开关,锁定启动器,取下点火钥匙。
        3. 安装或拆卸吊臂时,应将吊臂垫实或固定牢,严禁人员在吊臂上下方停留或通过。
        4. 维护时,手、脚、衣服应远离齿轮、绳子、绳鼓和滑轮组。
        5. 在穿钢丝绳时应使用木棒或铁棍。
        6. 在重新启动前,应安装好防护装置和面板,并通知周围人员撤离至安全位置。
        7. 凡2米以上的高处维修作业,必须采取防坠落措施。
        8. 其他。
        (七)在起重机的明显位置应配置有金属标牌。标牌的内容包括起重机名称、型号、额定起重能力、制造厂名、出厂日期及其他内容。起重机拥有单位应对本单位的起重机、重要的专用辅具建立设备技术信息档案,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 起重机出厂技术文件,如产品合格证、图纸、质量证明书、安装和使用说明书等。
        2. 启用时间、日常使用、检查、维护、修理、变更和试验等记录。
        3. 设备、人身事故记录。
        4. 设备存在的问题和评价。
        如果制造厂家提供的使用规范和最大吊杆起重能力等数据遗失,应送厂家指定或委托的专业机构进行检验、鉴定,鉴定结果应存档。
        第十二条 起重指挥人员、司索人员(起重工)和起重机械司机属于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取得地方主管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后,方可从事指挥和操作,严禁无证操作。
        第十三条 在进行吊装作业时,必须明确指挥人员。
        第十四条 任何人员不得在悬挂的货物下工作、站立、行走,不得随同货物或起重机械升降。
        第十五条 关键性吊装作业,生产单位必须指派专人到作业现场实施全过程监督管理,普通吊装作业可采取区域巡监的形式,对吊装作业现场进行管理。
        第十六条 起重机械司机在吊装作业过程中持续作业一般不超过2小时,如需,则应中途休息或配备双司机轮流作业。
        第十七条 起重机安全基本要求
        (一)平台和走道应采用防滑表面。
        (二)人员可接触的运动件或旋转件应安装有保护罩或面板。
        (三)所有排气管道应设置防护装置或隔热层。
        (四)起重机驾驶室所有窗户的玻璃应为安全玻璃。
        (五)根据起重机型号,出入起重机驾驶室、操作室均应配备梯子(带栏杆或扶手)或台阶。
        (六)配置有标尺的油箱应密封良好,避免燃油溅出或溢出。
        (七)起重机操作室和驾驶室中应配置灭火器。
        (八)所有主臂副臂设置机械式安全停止装置。
        (九)如果起重机遭受了异常应力或载荷的冲击,或吊臂出现异常振动、抖动等,在重新投入使用前,应由专业机构进行彻底的检查和修理。
        (十)在加油时起重机应熄火,在行驶中钓钩应收回并固定牢固。
        (十一)随机备有安全警示牌、使用手册、载荷能力铭牌并根据现场情况设置。
        第十八条 吊装作业安全要求
        (一)进入作业区域之前,应对基础地面及地下土层承载力、作业环境等进行评估。较复杂的吊装作业还应编制吊装作业计划(HSE作业计划书)。
        (二)任何情况下,严禁起重机带载行走。
        (三)指挥信号明确并符合规定。对紧急停车信号,不论何人发出,都应立即执行。
        (四)在可能产生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的空间或环境中工作时,应进行气体检测。
        (五)需在电力线路附近使用起重机时,起重机与电力线路的安全距离应符合相关标准。在没有明确告知的情况下,所有电线电缆均应视为带电电缆。必要时应制定关键性吊装计划并严格实施。
        (六)在正式开始吊装作业前,司机应巡视工作场所,确认支腿是否垫枕木,发现问题应及时整改。
        (七)起重机司机应与指挥人员保持可靠的沟通,沟通方式的优先顺序如下:
        1. 视觉联系。
        2. 有线对讲装置。
        3. 双向对讲机。
        当联络中断时,起重机司机应停止所有操作,直到重新恢复联系。
        (八)密切注意货物摆动、提升、下降对起重机稳定性的影响。
        (九)严禁起吊超载、重量不清的物货和埋置物件;严禁斜拉斜吊。在大雪、暴雨、大雾等恶劣天气及风力达到六级时应停止起吊作业,并卸下货物,收回吊臂。
        (十)起重机吊臂回转范围内应采用警戒带或其他方式隔离,无关人员不得进入该区域内。
        (十一)起重机吊钩的防脱钩设施应处于良好状态。
        (十二)操作中起重机应处于水平状态。在操作过程中可通过引绳来控制货物的摆动,禁止将引绳缠绕在身体的任何部位。
        (十三)在下列情况下,司机不得离开操作室:
        1. 货物处于悬吊状态。
        2. 操作手柄未复位。
        3. 手刹未处于制动状态。
        4. 起重机未熄火关闭。
        5. 门锁未锁好。
        (十四)在起重机运行时,任何人不得站在起重机上。
        (十五)遵循制造厂家规定的最大负荷能力以及最大吊臂长度限定要求。
        (十六)严禁在使用钢绳悬吊的载荷上进行焊接;严禁使用钢丝绳、吊带吊装气瓶。
        第十九条 在吊装作业中,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准吊装:
        (一)指挥信号不明、错误或乱指挥不吊。
        (二)重量不明,埋入地下或超负荷不吊。
        (三)工件捆绑不牢、棱角未包未垫、捆绑方法错误和吊挂重物直接进行加工或焊接时不吊。
        (四)吊索具不合格或报废时不吊。
        (五)吊物上有人,用人作配重或吊物上有散浮件时不吊。
        (六)光线不良,照明不良不吊。
        (七)歪接斜吊(大于5%)不吊。
        (八)六级以上强风不吊。
        (九)起重机电铃、吊钩限位器缺陷时不吊。
        (十)制动器等部件不可靠时不吊。
        第二十条 起重作业完毕,作业人员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将吊钩和起重臂放到规定的位置,所有控制手柄均应放到零位。对使用电气控制的起重机械,必须将总电源开关切断。
        (二)将吊索、吊具收回放置于规定的地方,并对其进行检查、维护。对达到报废标准的要及时更换。
        (三)对接替工作人员,应告知设备、设施存在的异常情况及尚未消除的故障。
       
        第四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本规定由西南油气田公司质量安全环保处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原《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吊装作业安全管理规定》(西南司质〔2009〕92号)同时废止。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