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安全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
4.6 安全专项投入
4.7 其它
5 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参考目录
5.1 编制说明
5.1.1 预评价目的、范围及工作程序
5.1.1.1 预评价目的
5.1.1.2 预评价范围及重点
5.1.1.3 预评价工作程序
5.1.2 评价依据
5.1.2.1 国家法律
5.1.2.2 国家行政法规
5.1.2.3 地方法规
5.1.2.4 政府部门规章
5.1.2.5 政府部门规范性文件
5.1.2.6 国家标准
5.1.2.7 安全生产行业技术标准
5.1.2.8 水电水利行业技术标准
5.1.2.9 行业管理有关规定
5.1.2.10 其它技术资料:《×××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等
5.1.3 建设单位简介
5.2 建设项目(工程)概况
5.2.1 项目地理位置、建设内容
5.2.2 主要设计方案
(1)水文、气象
(2)工程地质
(3)工程规模
(4)工程布置及水工建筑物
(5)机电及金属结构
(6)消防设计
(7)施工组织
5.2.3 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简表
5.3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5.3.1 工程选址和枢纽布置危险性辨识分析
5.3.1.1 工程选址
5.3.1.2 总体规划与厂区总平面布置
5.3.2 主要生产建(构)筑物、设备事故危险因素辨识分析
5.3.2.1 地震危险性分析
5.3.2.2 坍塌危险性分析
5.3.2.3 大坝及主要建筑物缺陷危险性分析
5.3.2.4 水轮机(水泵水轮机)、水轮发电机(水泵水轮发电机)、主变压器等主要机电设备及其系统缺陷危险性分析
5.3.2.5 金属结构设备缺陷危险性分析
5.3.2.6 压力钢管缺陷危险性分析
5.3.2.7 特种设备缺陷危险性分析
5.3.2.8 水淹厂房危险性分析
5.3.3 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因素辨识分析
5.3.3.1 淹溺危险性分析
5.3.3.2 火灾危险性分析
5.3.3.3 爆炸危险性分析
5.3.3.4 电伤害危险性分析
5.3.3.5 机械伤害危险性分析
5.3.3.6 高处坠落伤害危险性分析
5.3.3.7 物体打击伤害危险性分析
5.3.3.8 起重伤害危险性分析
5.3.3.9 车辆伤害危险性分析
5.3.3.10 水库渗漏危险性分析
5.3.3.11 泥沙淤积危险性分析
5.3.3.12 自然灾害(洪水、暴风雨雪、台风、冰雹等)危险性分析
5.3.4 生产作业场所有害因素辨识分析
5.3.4.1 噪声及振动危害因素分析
5.3.4.2 高温、低温危害因素分析
5.3.4.3 潮湿危害因素分析
5.3.4.4 采光照明不良危害因素分析
5.3.4.5 电磁辐射危害因素分析
5.3.4.6 粉尘、有害物质危害因素分析
5.3.4.7 窒息、中毒危害因素分析
5.3.5 施工期危险性分析(包括施工导截流、溃堰危险分析)
5.3.6 重大危险源辨识分析
5.4 评价单元划分和评价方法选择
5.4.1 评价单元划分
5.4.2 评价方法选择
5.5 定性、定量评价
5.6 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5.6.1 安全对策措施建议的依据、原则
5.6.2 安全技术对策措施
5.6.3 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5.6.3.1 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
5.6.3.2 安全监测站与设备配置
5.6.3.3 安全管理制度(含人员、物料、应急预案等管理制度)
5.6.4 施工期安全对策措施
5.7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原则及框架要求
5.7.1 事故应急预案的定义和目标
5.7.2 应急预案编制要求和依据
5.7.3 应急预案编制程序
5.7.4 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及其主要内容
5.7.5 本工程应编制的主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5.8 安全专项投资估算
5.8.1 编制依据
5.8.2 价格水平年
5.8.3 安全专项工程量(设备、设施清单)
5.8.4 投资估算
5.9 评价结论
5.10 附件和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