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信息报送
1)迅速报告信息。一旦掌握和发现突发公共事件信息,要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立即根据其性质和威胁程度,将有关信息报告有关单位。
2)严格报告制度。项目监理部成员接到报警信息后,要按照相关预案和报告制度的规定,在组织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的同时,及时掌握和汇总相关信息,重要信息要及时向上级报告(突发应急事件发生后半小时内向公司口头汇报,一小时内书面报告)。要做到事发后报告迅速,处置时报告正确,事件结束后要有总结报告。
3)及时处置信息。接到重要信息后,要及时处理或提出应急处置建议反馈到相关单位。
4)建立防汛、防台信息的通报、协调渠道。
11、应急结束
防汛、防台突发事件的结束需经有关的权威部门宣布,并注意区别于现场抢救活动的结束。
12、调查与总结
1)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完毕后,项目监理部应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调查,并按要求提供有关情况。
2)对责任事故,应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3)对应急工作进行总结,找出管理上的薄弱环节,找出预防、预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环节中的经验和教训,提高管理水平和相应能力,及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逐步完善应急机制。
13、专业保障
1)对供电系统:一旦出现倒杆,吹断高压输电线路等,及时向业主、供电部门报告。
2)环境卫生:出现灾情,项目监理部要督促施工单位认真做好卫生工作,确保清洁,灾后配合防疫部门进行消毒防疫。
14、治安与医疗保障
治安保卫:一旦出现灾情,项目监理部要配合公安部门做好治安保卫工作。
15、社会动员保障
一旦出现灾情,项目监理部应执行市防汛指挥部根据情况发布抗灾命令,立即抗灾。发生防汛、防台突发事件后,首先应采取自救措施,减少损失,同时请求援助,再由专业队伍处置,如果事态继续扩大,则需要向上级部门报告,请求支援,全力抢险救灾。
16、监督管理
1)公众宣传教育
公布应急、报警电话等。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开会学习等,进行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常识的宣传教育,增强施工人员、监理人员风险防备意识和应急基本技能。
2)培训:督促施工单位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组织防汛、防台知识培训,提高防汛、防台人员的业务能力。
3)应根据预案,督促施工单位定期组织专业性和综合性的应急演习,明确演习的队伍、内容、范围、场所、频次、组织、评估和总结。
4)积极参与上级组织的防汛、防台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专项演练。
三、防汛、防台安全措施
1、监理部组织开展防汛、防台风安全检查
(1)根据建设工地的实际情况,对在建或未回填的基坑周边维护情况,排水措施,大型机械设备、设施、临时用电设施防水防触电的进行排查,全面消除建设工地防汛、防台安全隐患。
(2)对塔吊、井架、临时灯架等较高设备的安全检查,风力达六级以上时,一律停止吊装及高空作业,保证人身和机械设备安全。
(3)开展高空悬挂物及高处作业排查,如有缺陷应采取加固措施,对钢结构等高处上的悬挂物及轻型材料进行清理或固定,确保安全。遇暴雨、六级以上强风,一律禁止进行攀登、悬空露天作业,确保人员安全。
(4)对临时加工棚、材料仓库、彩钢围墙等临时设施的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要立即做好修缮加固工作,防止被风刮倒、掀掉、移位发生事故;对低洼工地出现堵水或内涝的,要及时采取抽水措施,确保排水畅通,边坡不坍塌;对临时设施位置偏低的,要落实防范措施,或及时转移;对可能出现安全问题的施工现场要及时通知组织人员撤离,确保安全。
2、审核防汛、防台措施方案,督促落实安全责任
(1)制定的安全措施,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领导牵头,责任明确,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得应付检查、流于形式。督促施工单位把防汛防台责任落实到位,做好防汛、防台设施、物资的准备工作;把可能出现灾情险情的施工地段作为重点、预防预控,做好抢险救灾准备工作。
(2)要督促施工单位,做好加工棚、脚手架、塔吊、井架等施工设施的安全加固;对临时用电设施的防水防触电装置、基坑、管沟(槽)等地下作业工程的排水、放坡、支护和防护栏杆情况检查处理、对施工工棚、基坑处设立警示牌,并加强对工地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严防事故发生。
(3)通过检查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及时通报,督促整改,如施工单位不落实或不及时整改,要及时报告业主和上级主管部门。
3、认真落实值班与应急响应工作制度
要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警与预报信息,安全监理做记录,及时掌握汛情和天气变化,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防范工作;严格执行汛期监理人员值班、险情巡查、灾情速报和应急响应制度。值班人员在值班期间的具体工作和要求、联系方式和防汛防台防暑降温安全措施等上报业主和公司项目管理部。并要求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安全员,在岗在位,出现灾情、险情要第一时间上报,确保及时掌握、及时处置汛情灾情,以减少因灾害造成的损失。
4、对项目监理人员的要求:
监理人员在巡视检查中要注意自身的安全,按规定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保持手机畅通,对危险性较大的区域或部位,应先看后查,并及时通知施工单位做好安全围护,挂好警示标志,以防发生其它意外事故。
四、防暑降温安全措施:
督促施工单位制定防暑降温的具体计划,加强对防暑降温措施的指导,要求施工单位对施工人员工进行自身防暑知识的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应做到以下几点:
1、施工单位要购置医药急救箱,配足防暑药品及急救药品和医用材料,安全人员在高温季节要对工地进行安全防暑巡视,清点施工人员开工前及收工前人数,并做好记录,密切关注现场施工人员身体状况,发现中暑者,立即送当地医院进行紧急治疗;
2、在各施工作业点搭建临时遮阳棚,设立饮水点,提供安全卫生饮用水,保证员工喝水暂歇方便;
3、适当调整作息时间,在室外温度达到35度时,应延长午休时间避开高温时段(特殊情况除外),对体力消耗较大的工作避开在高温时段施工,尽量减轻劳动强度,严格限制加班加点,保证员工有足够的休息时间,有充沛的体力,防止因高温发生中暑事故和引发其它的人身伤害事故。
慈溪市建设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项目监理部
二O一三年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