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摆正“没事”与“有事”的关系。一是要把“没事”当“有事”,主动防范。要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如履薄冰的心态,坚持“预则立”,做到想在前、抓在前,防患于未然。二是创造条件,使“有事”向“没事”方面转化。当发生问题时,要认真坐下来查原因找教训,弄清问题的症结所在,进而采取相应措施,举一反三地排除隐患,做好“亡羊补牢”的工作,以期固强补弱,变暂时的“失”,为永久的“得”。三是“有事”后别“忘事”,变教训为财富。要防止步入平时不想事,有事又怕事,事后还忘事的怪圈,绝不能发生了问题痛心疾首,事情过后依然如故,把教训忘得一干二净。要学会在问题中“淘金”,把工夫下在剖析问题的由来和原因,寻求对策,改进工作上,当好“事前事后诸葛亮”,做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努力把坏事变成好事。
三、举一反三,摆正“别人的事”与“自己的事”的关系
对兄弟单位发生的安全事故问题,不能采取漠不关心的消极态度,而要注重“借堑长智”,做好自己的工作。首先,要邻里失火,自查炉灶。每当接到上级转发的安全事故案件通报后,或从报刊看到这类信息后,都要认真在本单位及时搞好传达教育,把兄弟单位的问题与本单位“挂钩对号”,举一反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和对照检查,借以发现自身存在的类似问题和隐患,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增强安全工作的针对性。其次,要吃人一“堑”,长己一“智”。对别人发生的安全事故问题要进行系统性分析,当作本单位的警示并在实践中加以借鉴和运用,对于改进自己的工作,避免可能出现的失误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安全工作不仅要在别人出成绩时去取“经”探“宝”,而且要在别人出问题时,跟着分析原因教训。只有善于吸取别人的教训,视探究他人失误为请良师,才能使自己少付代价,少交或不交“学费”,才能使可能发生的问题被遏止。总之,常嚼人家吃过的“苦头”,就能使这“苦头”转化为自己的“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