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领导干部应树立四种安全观念

作者:单亚明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05月20日


  
  三、人是安全生产最重要的因素
  

  安全是系统工程,是企业各项工作的综合体现。在保证安全生产的诸因素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人既是保护的对象,又是难以控制的灾害之源。有调查表明,大多数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原因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其比例远远超过因安全工作条件不到位而造成的事故发生率。先进的安全装备、完善的生产系统、健全闭合的管理制度等等,最终都要通过人起作用。忽视人的作用,在安全管理上见物不见人,往往导致安全失控。重视人的作用,从做人的工作入手抓安全,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好效果。人是安全的动力,人是安全的主体,人是安全的目的。如何从做人的工作入手抓安全?我认为,一要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切实增强职工安全意识,这是前提。要注意克服目前煤炭企业安全教育普遍缺乏针对性的问题,对领导干部和一线职工、老工人和新工人、不同岗位、不同性格的职工,都要在开展一般性教育的基础上,分门别类地做好针对性工作。二要加强安全培训,经常性地开展技术比武等活动,开展拜师学技、传帮带等活动,提高安全技能,这是必要条件。三要规范职工岗位行为,开展治理“三违”活动,杜绝职工中的“三违”现象。要坚持推广“手指口述”操作法,使之成为职工的自觉行动。四要加强质量标准化建设,搞好文明生产,改善职工工作环境,保证职工心情舒畅地工作。五要关心职工生活,使职工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吃好睡好,有充沛精力完成当班任务。做人的安全工作是煤炭企业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一方面,多数煤炭企业用工形式多样,特别是一线职工更替频繁,另一方面,人是变化的,人的思想是变化的。安全教育、安全培训不能一劳永逸,对新入矿的职工要及时抓,对安全思想滑坡的职工要重复抓,对情绪波动的职工要有针对性地抓。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还要针对职工队伍的变化不断改进,做到与时俱进,才能真正起到好效果。
  
  四、安全文化建设是煤矿长治久安的战略之举
  
  文化具有强大而持久的力量。企业安全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安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或有意识塑造的又为全体职工接受、遵循的种种安全物质因素和安全精神因素之总和。由于多种原因,我国多数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仍然比较落后,有些职工依旧对事故习以为常、对生命不够珍惜,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跳出传统管理的圈子,把安全放置在文化的大视野中去研究,就要在企业中构建一种以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为基础的安全文化,借助文化所特有的持续影响力、广泛渗透力和经久扩张力,引导职工养成正确的安全行为习惯,实现本质安全目标。如何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一要确立先进的安全文化理念。《易》曰:“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2006年,集团公司主要领导提出徐矿集团安全与健康管理理念:所有死亡、工伤和职工疾病都是可以避免;每项任务,无论多么紧急或重要,都可以安全地完成;所有的危险都可以被发现并进行风险管理;每个人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与健康都负有道德义务和责任。这一理念代表了职工的共同心愿。二要积极探讨先进的与企业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安全文化建设模式。近年来,很多企业积极探讨安全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形成了如安全文化精神模式、安全文化标兵激励模式、安全文化宣传教育模式、安全文化文明道德模式、安全文化绩效模式等多种说法,基本上还处于一种探讨和简单归纳阶段。作为煤炭企业,一定要根据矿井和职工队伍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做好这些工作,不要追求所谓理论上的成果。要着眼长远又要立足当前,存在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地说,煤矿主要领导一定要对安全工作作出足够强有力的承诺,一定相信依靠广大职工,一定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各种隐患和问题,一定要对各类安全问题采取根治的解决办法。三要采用多种有效的的安全文化建设方法。比如征文、讨论、讲故事、搞演讲、组织安全文艺活动等,都是有效方法。四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落后安全文化。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