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论当前煤炭工业改革与发展的几个重大问题

作者:濮洪九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02月28日

  4 结构调整与深化改革

  加快国有煤炭企业战略性重组。支持大型煤炭企业通过产权联结改造中小煤矿,培育8~10个生产规模5000万t以上的大型煤炭企业;构建4~5个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经营、亿吨级以上的大型企业集团。这些企业集团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成为商品煤供应基地、出口煤基地、煤炭深加工基地和市场投资主体。

  建设大型煤炭基地,提高煤炭安全供应能力。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大中型高产高效现代化矿井。加快对现有矿井的技术改造,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大型矿井全部达到“双高”水平,中型矿井80%达到“双高”标准。严格办矿标准,依法关闭非法开采和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对资源条件较好、依法生产的小煤矿,实施联合、改造,实现有序健康发展。

  大力发展煤电、煤电铝、煤化工、煤建材、煤焦化、煤气化等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要加大动力煤入洗比重,到2020年力争洗选率达到90%以上。鼓励煤炭企业建设大型坑口电厂,实现煤炭就地转化。大力开发煤炭气化、液化和焦化产品,积极建设大型煤化工基地。抓好与煤共伴生资源的开采利用,大力开发煤层气,发挥矿区劳动力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第一、第三产业。

  抓好洁净煤技术的推广应用,鼓励使用洁净煤产品。以综合利用为重点,以增效减污为目的,扩大煤矸石、矿井水和焦化煤气的利用领域,2020年利用率均达到90%以上,实现洁净生产和环境保护。

  振兴煤炭装备制造业。要抓住机遇,按照专业化分工协作和规模经营原则,推进结构调整和优化重组,形成一批立足煤炭、面向社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装备制造企业和企业集团。鼓励大型煤炭企业与煤机制造企业通过产权联结,优势互补,实现新的联合。抓住全球制造业转移,国外煤机企业伺机进入我国市场的有利时机,按照以市场换技术、以技术促发展的思路,厂矿联合,共同应对,在引进先进设备的同时,注重引进技术;在积极消化和吸收的同时,强化自主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加速重大装备国产化水平。

  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对大型国有骨干企业,通过规范上市、法人相互参股、中外合资、债权转股权、内部职工持股和民营资本入股等形式,组建多元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进一步规范公司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企业管理。到2010年,多数大中型煤炭企业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对资源枯竭、资不抵债的煤炭企业,依法实施关闭破产;按照主辅分离政策,放手发展民营经济。

  5 科教兴煤与人才强煤

  加大以实现煤矿生产机械化、集约化、高产高效为目标的矿井生产系统技术改造,优化生产布局,大力发展综采综掘技术。加大以防治安全事故、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为目标的安全技术改造,增强矿井防灾抗灾能力。加大以推广应用洁净煤技术为目标的技术改造,提高煤炭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水平。加大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技术在煤炭工业的广泛应用。

  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实现技术跨跃式发展。结合结构调整和生产建设实际,重点对煤炭资源开发、煤矿安全、煤炭洁净利用与环境保护、煤矿信息化和管理科学等5大领域的共用技术、关键技术、前沿技术组织科技攻关,培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主导产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以基础、高新技术研究为主要内容,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以信息、咨询、技术服务为内容的科技服务体系。推动应用类研究机构进入煤炭企业,鼓励和支持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同煤炭企业合作,促进知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搞好人才引进和培养,建立人才汇集机制。调整政策,多种形式引进优秀人才,鼓励和支持大中专毕业生到煤炭行业工作,提高科技人员比重。构建学习型企业和学习型行业。建立面向全体职工的教育培训体系,推行关键岗位持证上岗制度,改革煤矿职工招聘办法,变招工为招生。建设覆盖全国的现代煤炭教育远程网络,加强职工继续教育;筹备设立“煤炭艰苦专业定向助学基金”;总结推广经教育部批准的“对口单招”经验,将“对口单招”扩大到10个省区。

  加强煤炭企业家队伍建设。企业家在企业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家更需要社会各方的支持和理解。近几年,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坚持评选优秀企业、优秀企业家和“双十佳”煤矿、“双十佳”矿长和优秀矿长活动,努力为企业家创造一个良好、宽松的外部环境,今后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工作。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