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良好的心境
心境是一种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都染上某一种色彩的、微弱而又持久的情绪状态[5]。心境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积极良好的心境有助于提高效率,克服困难;消极的心境则使人消沉,降低工作效率。
根据国家煤炭环境监测总站对山东、河南等省矿区职工的调查,矿工对生产和生活环境状况不满意的占62%[6]。另一方面,由于生产环境对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会使人情绪低落、心情抑郁、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轻者生产效率降低,重者造成生产事故,使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这些惨痛的教训在矿区屡见不鲜。
如果长期工作在恶劣的环境中,矿工容易造成身体健康状况下降,心理负担增加,进而导致对所处环境产生厌恶感和恐惧感。同时,这样的环境还会对人产生不良的感官刺激,造成对心理潜在的危害,出现焦虑、压抑、心理失衡,日积月累,形成心理疾病。因此,在煤炭企业管理中应将矿工生活环境与条件的提高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
煤矿矿工这一特殊群体存在一定的特殊性[7],所以建议煤炭企业在生产管理过程中,综合考虑人格、应激与心理健康各方面因素,注意矿工人格特征与岗位的适应性,
尽量改善矿工的应激状况,从而降低煤矿安全事故,提高矿工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彭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刘德信.话说井下的色彩选择[J].陕西煤炭技术,1996,2:51~51.
[3]张康,韩光越.心理因素与安全生产[J].健康心理学,1997,51(1):59~60.
[4]梁玉光,陈建田.煤炭生产重任的不安全行为及对策[J].安全与健康,2002,19:41~42.
[5]叶亦乾.普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梁旭燕.矿山作业条件与矿工心理健康[J].劳动保护,2006,9:83.
[7]睦衍波,陈龙,裴华等.煤矿矿工的人格、应激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临床心理学,2003,11(4):273~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