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经营管理精细化。煤矿经营管理大多实行单一产量、成本和利润的计划管理模式。但在市场经济竞争激励的今天,满足现状就意味着落后,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要不断创新管理理念,从点滴做起,精打细算降消耗,精抓细管降成本,在煤矿经营管理中推行精细化管理。要在财务管理上,实行全员、全额、全过程的全面预算管理。建立“成本分级控制,资金收支预算”模式,通过细致、科学的测算编制全年盈亏成本费用指标,将有关成本项目分解落实到有关责任部门,每月由财务部门根据产量,成本计划编制下月各成本项目控制指标,下达给有关责任部门执行。重点对材料、工资、电力、修理费、管理费下达给相关责任部门单位和其他有关部室进行控制。真正做到事前有预测分析机制、事中有预警考核机制,事后有评价责任追究机制。要在材料管理上,实行全过程材料精细管理。对于材料消耗,每月在生产计划会上根据生产任务安排,矿下达月度材料专控指标,使用单位按计划领料,从计划管理源头控制材料费用支出。矿对各单位下达的指标要科学合理,供应部门根据下达的年度材料承包总指标,按材料的属性将其划分为定额材料和限额材料。将定额材料如:坑木、炸药、雷管、水泥、黄沙、石子等按采掘工作面的自然条件、技术规程和工艺要求制定单项定额,严格按定额和年度生产任务测定指标;对部分品种规格少,资金占用量大的材料,如:钢丝绳、钢管、工字钢、电缆、皮带及十二小专用工具实行分项承包,按月度分解计划投入,实行月度考核。同时为保证材料成本的均衡性、时效性、效益性,将资金占用量大的U型钢、工字钢、轻轨、液压支柱、铰接顶梁等材料由区队对矿进行承包,实行按月度分解指标,按季度进行考核。将油脂、配件、其他材料划分为限额材料,实行限额发放。对于消耗量大的综采、高普配件,如刮板、链条、载波电话、行走组件、齿轮箱、中间槽等40余种配件性材料,由机电厂承包。为严格控制上述材料的丢失,对采掘单位领用的上述配件性材料执行“以旧换新”,对于丢失无法交旧的,全额计入生产单位当月材料费进行考核。对采煤工作面安装、拆除不易进行月度考核的,由经管部制定单项材料考核办法,待完工后,一次性进行考核。通过以上细化、量化后,按横向分解落实到分管部门承包人后,再按纵向分解到各基层单位,各分管领导为总承包人,各基层单位行政正职为材料第一责任。同时,规定材料计划的报送时间,审批程序及生产单位申报材料计划的准确率。规定两用材料审批领用制度,防止材料流失。要实行材料比价采购,严格材料验收制度和电算化管理,强化统计与分析,建立现场材料使用跟踪督查制度,杜绝材料浪费。要强化物质回收复用,加强井下材料回收复用工,明确废旧物资回收复用范围、最低回收率及责任单位和回收奖励措施。建立专门的废旧物资回收仓库,健全废旧物资回收、修复、验收、领用、出售明细台帐。严格执行以旧换新制度,确定以旧换新的物资范围,减少浪费。通过完善区域划片管理,使材料投入到所有生产管理区域,努力降低材料成本。要对办公费、文印费、小车使用费、招待费、摄录费、电话费、差旅费等实行定额管理,严格考核,控制非生产性支出,提高资金营运率。
三、加大执行力,确保精细化管理落实到实处。
实行精细化管理是一项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只有对基础管理进行长期的细化,使其根源于管理创新之中,融入于生产经营之中,才能营造出一种无形的约束力。在实践中要针对新情况,新要求不断完善、补充各项管理工作制度和工作标准,建立起一套既科学规范又操作性强的制度体系,才能形成一种具有强大动力的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在这种机制的作用下,使职工在一种动态管理中不断完善自我,使企业在动态管理中不断得以创新,进而推进精细化管理工作。
一是以人为本,增强精细化管理执行意识。人是团队中唯一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主题因素。以人为本就是要确立职工在管理中主导地位,并围绕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组织一切管理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职工的能动性,全方位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实现“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执行意识。精细管理是对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经营和所有的事都实行精细化管理,通过鼓励全员参与,实现每件事都有人管,所有的人都有可管的事。把人本思想渗透到管理工作的全过程,进而形成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的良好氛围,达到管理精细的目标。
二是加强学习,确保精细化管理机制执行到位。煤炭企业要掀起一个学习、贯彻精细化管理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的热潮,努力让每个职工都能了解、掌握、熟悉本岗位的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增强全员执行岗位考核标准的自觉性、主动性。使职工上标准岗位、干标准活成为自觉行动。同时,抓好全员教育培训。制定各工种培训计划,并严格实施。要本着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相结合的原则,从设备或工程的质量标准、企业标准(完好标准和安装标准)、相关安全技术管理规定、本专业安全生产基本知识、企业文化、职工道德和行为规范、安全常识、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等各个方面强化对职工的教育,努力提升全员安全生产素质,提高工作效率。
三是強化考核,推进精细化管理纵深发展。煤炭企业要严格落实各级人员的岗位责任制,狠抓各项工作标准、工作任务的考核、落实和现场监督检查,及时总结分析本专业、本单位在推行精细化管理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具体措施加以改进,推进全矿精细化管理的实施。从煤矿实际和精细化管理体系构成来讲,凡负责实施考核控制的环节,都是班组长以上的管理岗位,这就要求煤矿各级管理人员必须对工作高度负责,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地实施考核,兑现奖罚,做到按章办事,不徇私情,持久以恒,这是确保精细化管理能够纵深发展的根本保证。
综上所述,要打造煤矿成本低、投入少、效率高、质量优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根本在制度、关键在领导,成败在考核。因此,煤矿要建立健全精细化管理制度,用职工自己认同的管理制度、行为规范约束自己的管理行为,自觉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消除管理过程中的跑、冒、滴、漏现象,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