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企业的安全管理浅析

  
评论: 更新日期:2012年07月25日

  5、开展多种形式、有针对性的安全检查。安全检查是发现消除隐患,落实各项安全措施,预防事故的重要手段。认真落实安全检查制度,并结合季节特点开展有针对性专项检查,通过检查及时发现作业人员、设备、工具、作业环境等方面存在的不安全隐患,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及时彻底地消除不安全隐患,杜绝事故发生。

  6、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重点把握好培训的对象、内容、形式、效果四个环节,做到培训内容有针对性、培训对象有层次性和培训形式多样性。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安全技术水平和应变能力,消除职工在安全生产上的麻痹大意思想和侥幸心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四、今后安全管理的建议

  安全管理始终是燃气行业永恒的研究课题,虽然我们加强教育,但领导及员工的重视程度依然不一;虽然我们加强治理,但工作仍有不到位的方面,虽然我们在完善制度,但传统管理和人制管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为使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发挥越来越强大的安全效益,结合实际情况,拟定以下建议:

  1、安全工作既要法制管理,又要细化管理

  按照《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认真组织培训学习,达到在生产管理中知法、懂法、用法,减少违规操作;同时,结合实际工作,细化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及程序,并形成连贯的企业法规文件,使其更具有符合性、适宜性和可操作性,高效指导和规范实际工作,减少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2、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安全专业队伍

  安全是一门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专业学科,目前存在管理人员实践经验多,专业知识少的现象,为此,应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安全专业知识培训、素质培训和安全管理能力培训,培养出具有国家级注册安全工程师,打造一只既有安全专业知识又有安全素质能力的专业队伍。

  3、推广新技术应用,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技术重点之一要大力推广“四新技术”,通过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手段,改变不安全现状,通过技术创新改变旧工艺及模式,如不降压带气器具,带气作业压力调节器,引入管疏通导流器等设备的研制及应用,大大降低了设备及操作带来的不安全隐患。

  4、加强检查与考核制度建设,实现决策、检查、控制、落实的良性循环

  检查不应流于形式,而应有课题,带有目的性;检查不应浮在一定层面上,而应深入一线;检查不应查出无果,而应限期整改;检查不应改而无事,而应追究当事人及负责人的责任;检查不应查一处改一处,而应举一反三,建立机制,防患于未然。这样检查的广度、深度和力度便能彰显出来,实现决策、检查、控制、落实的良性循环。

  五、结论:

  安全工作是燃气行业的头等大事,安全工作必须警钟常鸣,常抓不懈。要把安全工作纳入企业的日常管理中,不要把安全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真正把“管安全”上升为“要安全”,使安全工作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事故发生,切实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