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浅谈如何实现本质安全

作者:赵关虎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02月09日


  
  3、防火防爆方面
  
  除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外,对危险性较大的生产、储存场所还应设置灭火系统,对散发易燃易爆气体的生产装置、储存库区应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和火灾报警灭火系统;其生产装置应尽可能地采用敞开式或半敞开式框架式结构厂房;在0区、l区、2区范围内都应采用符合规范的防爆电气设备;对易产生静电的设备、容器、管道等都应有有效接地装置或跨接等措施,整个生产、储存设施要设避雷设施;对压力容器、管道、设备等都应有防爆泄压安全装置,使用防爆工具等。
  
  4、工业卫生方面
  
  对生产、储存有毒危险化学品的场所,应设置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并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或强制通风设施,现场还应配备足够的防毒器材。对生产装置产生的噪声、粉尘、微波、射线等,都要有安全措施和设施,确保作业场所的安全卫生环境。
  
  5、操作环境方面
  
  所设置的阀门、开关,要便于操作人员操作;工艺管道布置除了要横平竖直外,横向布置管道一般离地高度2m以上,低的横向管道应布置在地沟或楼层下,以保持操作通道的畅通。平台、栏杆、扶梯的设置都应符合国家标准。
  
  6、应急救援方面
  
  对突发的跑料、排放等,都应有控制、回收设施:如围堤、控制流入下水道的阀门;防爆型抽水泵,以及用于中和处理的蓄水池等;设置自动报警、灭火装置等;液化石油气充装系统上的自动切断装置;事故应急照明、通讯等;应急喷淋冲洗装置等。
  
  除此之外,对危险性较大的或新设计的工艺流程和工艺装置,为尽可能地达到本质安全,可以请安全咨询机构进行评价,也可以聘请有关方面专家进行咨询,最后报国家安全监管部门审查。总之,要做到本质安全,除了要有好的设计外,施工质量也是必须要抓好的。要把建设工程交给有施工资质的单位施工,并要有具备监理资质的单位负责把关,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用。好的工程必然来自好的设计,因此抓本质安全还必须从源头设计抓起。
  
  四、装置、设备投用后的改进措施
  

  但是要真正做到设计100%的本质安全井不是件容易的事。本质安全是一个过程,由于认识客观世界的水平是在不断地发展和提高,加上国家对安全生产的要求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不断地提高,因此本质安全问题要从设计时得到完全实现也是不现实的。所以在生产装置、设备设施投用后,还有一个不断完善改进的过程,使之尽快达到本质安全的要求。生产装置、设备设施投用后的本质安全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去实现:
  
  1、生产装置、设备设施投用后,操作中必然会暴露出一些问题或不安全隐患。只要深入一线,这些问题就可以收集起来,作为下一步改进的任务和目标。通过不断地改进、完善,逐步达到生产装置、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
  
  2、日常安全检查查出的问题、隐患也是完善改进的依据。生产装置、设备设施尚未建成时,有些问题还未暴露或还未想到。但建成投用后,各级具有实践经验的部门领导、工程技术人员、专职安全干部等,在日常的安全检查中,对一些问题和隐患会有所发现,这些隐患和问题会引发事故,也是本质安全必须要解决的。
  
  3、国家标准和上级对安全工作的要求也是不断完善改进的依据。“以人为本”的理念,人的健康和生命权优先的原则被普遍接受,“安全第一”的思想深入人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安全装置和安全设施、设备也在不断改进和更新,国家标准也随着这些变化而修改和提高。按原有标准建设的工程、设备、装置等与现行的标准和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需要不断改进,才能达到本质安全的要求。
  
  4、所有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也是不断完善改进的依据。由于知识和认识水平是有限的,对化工装置、设备、操作的本质安全性的评估在设计中不可能一步到位,因此现实的生产装置、生产过程必然存在一些隐患。这些隐患一般不至于会立即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但对本质安全的要求来
  讲,是有差距的。所以无论是本公司的是与否,各单位发生事故的经验教训,甚至国外的经验教训,都是对类似生产装置、生产过程进行完善、改进的依据。通过这种不断的改进、完善,从而达到本质安全的目的。
  
  5、对现役生产装置的安全评价和工作危害分析也是不断完善、改进的依据。化工行业是一个安全风险较高的行业,因此国家有明确的规定:生产危险化学品的现役生产装置每2年必须进行1次安全评价,评价中找到的问题和隐患,就是本质安全所要完善、改进的内容。
  
  抓本质安全,要作为生产经营的日常工作来抓,作为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抓,不能抓抓放放,只有不断努力,才能使生产装置设备逐步做到本质安全。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