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补牢安全管理的“短板”。管理学中的木桶原理告诉和启示我们,组成木桶的每一块木板,如果有一块木板短了、坏了,就会影响整个木桶的容量。如果把每个职工比作是组成木桶的每一块短板,如果有一个职工由于个人因素出了问题,造成事故,那么,一个单位的整体安全、职工个人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把管理学中“木桶理论”嫁接到安全教育管理上,必须把安全薄弱人物作为教育重点。根据这个原理,把排查出的15种安全薄弱人物作为“短板”,确定为教育重点:一是初来乍到工作岗位的新工人;二是变换工种的改行人;三是体力较弱或身患疾病、力不从心,精神不佳的“疲倦”人;四是干事急于求成、手忙脚乱的急性人;五是习惯于按老习惯干活、盲目效仿老做法,习惯性违章作业的固执人;六是不按程序,缩减步骤,总认为紧紧手就过去,不会出什么事,心存侥幸的麻痹人;七是图省点事、省点力气,凑凑合合的懒情人;八是冒冒失失、冒险作业、冒险蛮干,不遵守操作规程的莽撞人;九是不求精细,只求大概、可以、差不多、郎里郎当的马虎人;十是受了批评或处罚,不是接受教训,反认为与自己过不去,发泄在工作上不负责任的斗气人;十一是反应迟钝、嗅觉不灵敏、行动缓慢、不顾忌前后的危险人;十二是性格内向、遇事想不开、处理不了,畏难发愁,心烦意乱的忧愁人;十三是对事、对工作不放在心上,安全教育前听后忘,满不在乎的粗心人;十四是家中遇有红喜白事,大喜大悲,精神变幻无常的异常人;十五是认为工作时间长、有经验、爱出风头、善于自我表现,走“捷径”巧路、图省事、少出力、投机取巧的“逞能人”。以此为重点,采取了四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实行“三包三到”。党委正副书记、工会主席包区队、党支部书记包班组、党支部委员包个人,到工作地点、到住所、到个人。实行重点区队,薄弱时段、时差,薄弱人物重点监控。采取包质量、保安全;包遵章、保守纪;包学习、保正规操作的办法,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教育工作。二是强化薄弱时段的安全警觉教育。利用薄弱时段发生的事故案例,采取召开“职工说案例说事故”座谈会的形式,让职工讲述本单位和自己的事故经历,提高职工的安全警觉。组织开展安全宣传月、安全稽查月、举办《事故案例》展览等活动,提升职工对安全薄弱时段的警示,时刻保持高度的自主警觉。三是强化安全警戒管理。把安全薄弱时段作为安全警戒管理的重点时段,专职安监人员实行重点时令重点抓,重点时段重点盯,不留安全管理空档。组织群监组织配合专监人员,加大对薄弱时段的岗位巡查的力度,确保薄弱时间的安全工作。四是对“三违”职工进行安全学习教育关、班组检查关、党支部成员谈心教育关、区队与家庭共同帮教关的“四关”帮教。通过采用多种教育形式,补牢安全管理上的“短板”。实践证明,以此消除职工思想根源上安全隐患,是确保安全生产上的根本所在。
三、强化职工的安全行为养成。安全生产的实践主体是职工,因为设备要靠职工去操作,制度要靠职工去遵守,安全措施要靠职工去实施,事故隐患要靠职工去排除。而职工的安全意识如何,直接表现为职工在现场的安全行为。因此只有把行为养成作为落脚点,固化安全行为,才能使职工散见的个人行为变成统一规范的安全行为,提高安全生产效益。为此,以教育渗透为先导,行为养成为落脚点,制度管理为两者的纽带,在坚持“严细管理,惩防并举”的方针,严责任、严制度、严措施、严奖惩,以“三铁精神”狠抓责任落实的同时,注重从教育渗透入手,强化、促进职工安全行为的自觉养成。结合本矿实际,总结提炼出了以“打造一个安全愿景、一个安全核心理念和九种行为观念”为主要内容的“119”安全文化体系。根据119”安全文化理念内容,编写印发了《良庄煤矿职工1676安全行为规范手册》,明确提出职工须做到的十个“必须”、六个“不准”、七个“严禁”和井下安全行为六项规范。坚持运用“两个载体”渗透于员工心灵深处,由理性理解升华为行为意识。一是以班组安全会、区务会和广播、电视、简报为载体,通过开展用文化理念指导和践行安全行为的专题教育,班前宣誓,诵读安全理念、行为规范,进行强力宣灌。二是以安全文化长廊为载体,通过视觉冲击进行理念渗透促进行为养成。在井上下各类公共场所制作了安全文化理念宣传牌板,拍摄制作了“安全生产,我的责任”电视专题片进行滚动播出,营造一个视听交融、强势导入的宣传氛围,增强安全教育的渗透力和感染力,以此促进安全行为的养成,实现对每个人、每件事、每一处、每一物运行的控制,以安全行为养成实现人的本质安全。
四、持续不断的安全教育影响。煤矿多年安全生产的实践告诉我们:实现安全生产,最为重要的一条是加强经常性的安全教育。通过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警钟长鸣,常抓不懈的安全教育,使职工产生一种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始终保持高度的警觉。因此,要根据各个时期的安全形势,不失时机地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月月不断、季季相连,使安全宣传教育一环扣一环,形成安全宣传教育连锁,产生连锁反映。按照“超前防范抓教育,关口前移抓培训,亲情帮教自移到个人,温馨提醒嘱咐到家庭”四项原则,采取普遍教育与针对性教育相结合,行为监控与思想预防相结合,教育与开展活动相结合,先后组织开展了“学规程、查隐患、反违章”,党员安全责任区,党员身边无事故,“青年安全示范岗”,“关爱生命,关注安全”安全演讲,“家队共建保安全”,“家属心愿”安全文艺演出,“三声一风”争创“安全光荣户”(家属子女在职工上班前嘱咐一声安全,下班后过问一声安全,日常生活中提醒一声安全,常吹安全生产“枕边风”)等安全教育主题实践活动,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理念宣灌渗透,通过延伸安全教育渗透的范围转化到具体行为之中。为此,先后下发2500份《致全矿职工家属的一封信》和《安全知识摘要》;组织6700多名职工家属观看了安全警示教育展览;组织2900多职工参加了大型安全生产高潮日活动,组织500多职工家属参加了“夫妻互学互帮”安全有奖问答活动;先后组织了4场次的“做安全事,当安全人”进区队、进社区安全文艺演出,使安全宣传教育的内容入耳、入脑、入心,融入到职工的日常行为之中,提升职工安全意识,规范安全行为,实现从教育到实践的落地,保证促进了矿井安全工作的平稳健康发展。
总之,煤矿职工群体的思想、行为是不断变化的,只有认真分析和深入探讨煤矿职工的个性性格特点,因势利导,多管齐下,对症下药,切实增强安全教育工作的创新性、适应性,才能帮助职工自觉克服各种不良心理状态,修正个性性格缺陷,为实现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