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企业普通员工安全教育的目标
21世纪,是科学的世纪。对企业职工的要求也是很高的。企业的职工将是“知识型”。从安全文化素质方面,企业职工通过安全教育应该具有较高的安全文化素质:(1)在安全需求方面。有较高的个人安全需求,珍惜生命,爱护健康,能主动离开非常危险和尘毒严重的场所。(2)在安全意识方面。有较强的安全生产意识,拥护“安全第一,以防为主”方针,如从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作业,能谨慎操作,不麻痹大意。(3)在安全知识方面。有较多的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操作规程。(4)在安全技能方面。有较熟练的安全操作技能,通过刻苦训练,提高可靠率,避免失误。(5)在遵章守纪方面。能自觉遵守有关的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劳动纪律,并长年坚持;(6)在应急能力方面。若遇到异常情况,不临阵脱逃,而能果断地采取应急措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或杜绝事故扩大。
3.企业普通员工安全教育的方法
对企业一般职工的安全教育通常可以采用讲授法、谈话法、访问法、练习法、复习法等。随着我国安全管理的不断深化,职工安全教育体系已初步形成。
(1)职工的三级教育:是我国企业长期一直采用的企业安全教育形式。其主要方法和内容是:①厂级教育。对新入厂工人、大中专毕业生在分配到车间或工作岗位之前,由厂安全部门进行初步的安全教育。教育的内容包括国情教育、厂情教育、国家安全保密、劳动法和劳动合同的教育;国家有关劳动保护的文件;本企业安全生产状况,企业内不安全点的介绍,一般的安全技术知识等。入厂教育的方法根据一次入厂人数的多少、文化程度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一般可采取讲课、参观厂区等方法。②车间教育。新工人、大中专毕业生从厂部分配到车间后,再由车间进行安全教育。教育内容包括:本车间的生产概括、工艺流程、机械设备的分布及性能、材料的特性;本车间安全生产情况,以及安全生产的好、坏典型事例;本车间的劳动规则和应该重视的安全问题,车间内危险地区、有毒有害作业的情况和安全事项;有针对性地提出新入厂人员当前应特别注意的一些问题。车间级教育的方法主要采取参观讲解、现场观摩等形式。③班组教育。教育内容包括:本工段、本班组、本岗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工作性质、职责范围和安全规章制度;各种机具设备及安全防护设施的性能、作用,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管理等。岗位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工作点的尘、毒源、危险机件、危险区的控制方法;讲解事故教训,发生事故的紧急救灾措施和安全撤退路线等。三级教育考试合格后,企业应填写“三级安全教育卡”。
(2)转岗、变换工种和“四新”安全教育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企业内部的改革,优化组合、产品调整、工艺更新,必然会有岗位、工种的改变。转岗、变换工种和“四新”(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产品)安全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和车间、班组教育几乎一样。转岗、变换工种和“四新”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应填写““四新”和变换工种人员教育登记表”。
(3)复工教育:这是指职工离岗三个月以上的(包括三个月)和工伤后上岗前的安全教育。教育内容及方法和车间、班组教育相同。复工教育后要填写“复工安全教育登记表”。
(4)特殊工种教育:特殊工种指对操作者本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工种。由于特种作业人员不同于其他一般工种,它在生产活动中担负着特殊的任务,危险性较大,容易发生重大事故。一旦发生事故,对整个企业的生产就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必须进行专门的训练。特殊工种大致包括:电工作业、锅炉司炉、压力容器操作、起重机械作业、金属焊接(气割)作业、机动车辆驾驶、机动船舶驾驶、轮机操作、建筑登高架设作业、爆破作业、煤矿井下瓦斯检验等等。对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进行脱产或半脱产的专门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本工种的专业技术知识、安全操作技能训练两个部分。培训后,经严格的考核合格,由劳动部门颁发特种作业安全操作许可证,方准独立上岗操作。
(5)复训教育:复训教育的对象是特种作业人员。劳动部门将定期对已取得上岗操作证的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复审,凡复审合格的将发给复审合格操作证书,复审不合格的,禁止继续从事特殊工种作业。特殊作业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证书后,企业应建立“特种人员安全教育卡”。按国家规定,每隔两年要进行一次复训,由设备、教育部门编制计划,聘请教员上课。企业应建立“特种作业人员复训教育卡”。
(6)全员安全教育:全员教育实际上就是每年对全厂职工进行安全生产的再教育。许多工伤事故表明,生产工人安全教育隔了一段较长时间后对安全生产会逐渐淡薄,因此,必须通过全员复训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
企业全员安全教育由安技部门组织,车间、科室配合,可采用安全报告会、演讲会方式;班组安全日常活动职工讨论、学习方式;由安技部门统一时间、学习材料,车间、科室组织学习考试的方式。考试后要填写“全员安全教育卡”。
(7)企业日常性教育及其他教育:①企业经常性安全教育。如定期的班组安全学习、工作检查、工作交接制等教育;不定期的事故分析会、事故现场说教、典型经验宣传教育等;企业应用广播、闭路电视、板报等工具进行的安全宣传教育。②季节教育。结合不同季节中安全生产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灵活多样的超前思想教育。③节日教育。节日教育就是在各种节假日的前后组织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国内的各种统计表明,节假日前后是各种责任事故的高发时期,甚至可达平时的几倍,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节假日前后职工的情绪波动大。④检修前的安全教育。许多行业的生产装置都要定期检修大、小检修。检修安全工作非常关键。因为检修时,任务紧、人员多、人员杂、交叉作业多、检修项目多。所以要把住检修前的安全教育关,教育的内容包括动火、监火管理制度,设备进入制,各种防护用品的穿戴,检修“十大禁令”,进入检修现场的“五个必须遵守”等等。除此,检修人员、管理人员都要做到有安排、有计划、分工合理项目清。
一般安全技术知识教育的效果有一定的限度。对工人的具体的安全技术训练,主要靠基层管理人员根据不同工种的特点,进行专业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在进行安全教育时必须要有针对性,如教育工人了解工伤事故的类型、场所、原因,结合工人本岗位工作,使他了解不安全因素,在出现事故征兆时,应采取何种安全措施,以避免事故的发生,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实践证明,运用典型事例进行安全教育是一种有效的形式;“讨论会”型的安全教育,如能够选好讨论主题(如讨论某部门工伤事故的原因)、注意鼓励职工的参与(鼓励职工自愿参加、与会人员毫无保留的提出各自的看法并热烈讨论)和勾通(鼓励职工在会上提出咨询并由管理人员进行答复),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